行政管理論文編號:XZ169 論文字數:10822,頁數:11
目 錄 一 、 我國原有的經濟發展模式是一個和建立節約型社會發展要求相矛盾的發展模式 2 (一)建立節約型社會是我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戰略舉措 2 (二)我國原有的經濟發展模式是與我國國情不相適應的發展模式 2 (三)我國原有的經濟發展模式是一種與建立節約型社會背離的耗費資源型經濟發展模式 3 (四)我國現有的資源消耗型經濟發展模式對我國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污染和破壞 3 二、建立與節約型社會相適應的新的經濟發展模式要求轉變原有的經濟觀念 4 (一)建立節約型特征經濟發展模式必須樹立起資源是最重要的生產要素的觀念 4 (二)建立節約型特征的經濟發展模式必須建立正確的經濟發展觀和經濟效益觀 4 (三)建立節約型特征的經濟發展模式必須建立新的生產觀 5 (四)建立節約型特征的經濟發展模式要建立正確的消費觀和消費行為 5 三、建立節約型特征的經濟發展模式思路與對策 6 (一)建立節約型特征的經濟發展模式相適應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 6 (二)建立與節約型特征的經濟發展模式相適應的法規法律體系 6 (三)建立與節約型特征的經濟發展模式相適應的技術支撐體系 7 (四)建立與節約型特征新的經濟發展模式相適應的生產方式 7 四、結論 8 參考文獻 9
摘 要
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以來,我國經濟已進入新的快速增長階段,中國經濟獲得舉世矚目的發展。但是,隨著經濟與社會的發展,一些深層的經濟和社會問題也日益凸現出來。當前,自然資源的短缺和生態環境的惡化已經成為嚴重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重大因素。為了更好地實現經濟與社會的和諧發展,使經濟發展符合以人為本、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要求,我們黨不失時機地提出建立節約型社會的要求。資源節約型社會是指在社會的經濟生活中,通過采取相應的政策、手段、機制,達到用較少的資源消耗獲得最大的經濟和社會收益,實現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為此,本人認為必須要從根本上轉變傳統經濟發展模式、觀念,轉變不適宜的體制機制,建立和完善相應的政策體系、法律法規體系、技術支撐體系及生產方式等方面入手,從而建立一個與節約型社會要求相適應的新的經濟發展模式。確保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為把建設小康社會的發展目標落實到實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關鍵詞:節約型社會 經濟發展模式 對策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行政管理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