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編號:XLX629 論文字數:5197
淺談邊緣型人格障礙及其治療 [摘 要] 每個時代都有其獨特的社會文化,每一種社會文化都有其相對應的心理疾病。弗洛伊德年代的歇斯底里的神經癥代表著二十世紀早期被壓抑的歐洲文化,而如今,很多精神科領域的專家認為,我們生活在一個“邊緣化的時代里”,因此邊緣型人格障礙成為當代最普遍的人格障礙類型。在此背景下,對邊緣型人格障礙的定義、診斷、起因及其治療進行相關的研究與討論,并且對我國邊緣型人格障礙系統研究的空白進行反思。[關鍵詞] 邊緣型人格障礙 心理障礙診斷統計手冊 移情焦點治療 辯證行為療法
“邊緣型人格障礙是迄今為止最為普遍的一種人格障礙類型。”[ [美]杰羅德·克雷斯曼、哈爾·斯特勞斯:《邊緣型人格障礙》,群言出版社,2012年,第一版,第4頁]隨著我國心理學的不斷發展,“抑郁癥”、“精神分析”等常見心理學名詞開始為公眾熟悉,但“邊緣型人格障礙”對一般人來說卻幾乎一無所知。 一、邊緣型人格障礙的定義與診斷邊緣型人格障礙的定義 20世紀80年代,邊緣型人格障礙被正式列入美國《心理障礙診斷統計手冊(第三版)》(DSM—Ⅲ),這是精神科領域最權威的手冊。邊緣型人格障礙被定義為“一種以不穩定的人際關系和自體意象、反復發生的自傷或自殺行為、情緒不穩定及慢性空虛感為核心特征的一種人格障礙。”[ 林萬貴:《精神分析視野下的邊緣性人格障礙:克恩伯格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一版,第18頁]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心理學專業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