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載鏈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數:3111
淺談我國古代與現代心理健康標準[摘要]關于心理健康很多人認為它是西方文明的表現。其實不然,在古老的中國,先秦時代就有了豐富的心理健康理論。例如“形神合一”、 “君子.仁人和上人”、 “極高明而道中庸”,以及最具代表性的《黃帝內經》之中的心理健康標準。現代中國心理健康標準,例如王效道的心理健康水平的七條標準、王鑒峰,張伯源提出的八條心理健康指標、以及現在比較新的十三條標準。在制定我國心理健康標準時應有本土特色,可以“古為今用”批判性繼承。[關鍵詞]古代 現代 本土化 “心理健康標準”一詞從普通大眾的理解來看好像是舶來品,是由西方發達國家傳入中國的。其實不然,在我國古代就有豐富的心理健康理論,并且長期幫助中國人民維護心理健康。作為一種傳統文化它具有它的傳承性。透過我國古代心理健康標準,來看我國現代心理健康標準它是否具有本土化特色。 一、我國古代心理健康的標準 1.我國古代心理健康標準理論 (1)中醫理論中的“形神合一”。把身體看作“形”,把心理看作“神”,人體是一個有機的統一的整體,只有身形兼備,身體心理都健康才能成為健康的人。祖國醫學《黃帝內經》就明確提出上醫治未病,就是說防病是治病的上上策,這充分說明了我國古代處理疾病和心理問題的綜合觀念。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心理學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