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載鏈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數:3776
農村群體性事件的心理分析及預防[內容摘要] 當前農村群體性事件成為影響農村社會穩定的重要問題,綜合反映出我國經濟和社會變革過程中誘發農村產生的各種矛盾和問題。對農村群體性事件從理論上進行探索,實踐上進行總結,提高預防與處置能力,對于進一步做好新時期農村的社會政治穩定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試從犯罪心理學的角度,對農村群體性事件的特點、產生的心理原因及預防問題進行一些探討。[關鍵詞] 農村 群體性事件 心理分析 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的政法、經濟體制不斷深化,各種人民內部矛盾引的群體性事件不斷增多,特別是在農村城鎮化建設過程中,涉及的土地征用、房屋拆遷、環境污染、涉法上訪等問題,引發了大量的農村群體性事件,成為了影響農村穩定和治安秩序的突出問題。 一、農村群體性事件的特點 當前,大多數多農村群體性事件與經濟轉軌、社會轉型、社會利益格局的調整密切相關,農村穩定已成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進程的一個重要方面。農村群體性事件又呈現出不同的特點。 (一)非政治性。農村群體性事件80%以上是關于維權的,是利益之爭不是權力之爭。當農民之間、與政府之間出現利益糾紛時,誤以為聚眾鬧事、集體上訪可以對領導造成壓力,存在“大鬧大解決、小鬧小解決、不鬧不解決、快鬧快解決”的錯誤心理,但結果都是希望矛盾可以得以解決,基本不帶有任何的政治利益的訴求色彩。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心理學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