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載鏈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數:3626
卒中后抑郁的心理護理【摘要】目的:探討心理護理對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復的重要性。方法:將102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隨機分為兩組,一組為心理護理組,在給予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給予心理護理;另一組為對照組,只給予常規護理。兩組的抗抑郁藥物治療及其他治療干預措施相同。2周后采用統計學方法評估心理護理前后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 scale,HAMD)的差異性,評估心理護理組的有效率。結果:2周后心理護理組的HAMD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之間評分存在顯著差異。心理護理組有效率高于對照組。結論:心理護理對腦卒中抑郁的康復治療有著重要意義,可以顯著改善腦卒中患者的抑郁癥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關鍵詞】:腦卒中 卒中后抑郁 心理護理 我國腦卒中發病率在逐年增高,而卒中抑郁是腦卒中后常見的并發癥和后遺癥,據統計腦卒中后抑郁的發生率高達40-60%[1]。雖然臨床醫生對本病的重視程度和藥物治療水平在不斷提高,但仍有很大部分患者愈后不良,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生存質量。因此,根據每位患者的具體社會、家庭背景及受教育程度,有針對性加強的卒中后心理護理就顯得尤為重要。 1 資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我院神經內科收治的腦卒中患者,經臨床醫生診斷,結合頭CT 、MRI 等檢查,確定為急性腦卒中。發病一周內經臨床醫生診斷,其中102例患者存在卒中后抑郁。102例患者中年齡56-78歲,平均年齡62.3±5.8歲,其中男性58例,女性44例。102例患者中腦梗死85例,其中前循環腦梗死65例,后循環腦梗死20例。腦出血15例,均為高血壓腦出血,均為大腦半球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2例。所有患者既往無抑郁癥病史,無其他精神病史,無家族性精神病史,神志清楚,查體能夠配合,無失語及聽、理解困難。 1.2心理評估方法 對所有102例患者均進行HAMD量表(24項)評分檢查,評分工作由兩名專業心理培訓的專業人員共同完成。總分均>17分。受教育程度大專以上學歷10人,高中及初中學歷75人,小學以下學歷17人。 1.3神經功能缺損評估 采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NIHSS)方法,與臨床醫生共同對所有102例患者的軀體神經功能缺損情況進行評估。 1.4心理護理方法 首先對患者進行全面的心理評估,了解患者的軀體神經功能缺損情況,針對每個患者進行個體化的心理護理。每天由專門的心理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1次,每次≮30分鐘,持續2周。 1.5 研究方法 將102例患者隨機分入兩組:心理護理組和對照組。心理護理組在給予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針對不同患者不同的社會生活背景、受教育程度等給予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兩組接受的抗抑郁藥物及腦血管病方面的治療均無差異性,兩組間年齡、受教育程度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經統計學處理均無差異。2周后將兩組治療前后的HAMD評分進行統計學處理,以HAMD總分下降50%為有效。 1.6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1.0統計軟件,數據以 ± s表示,兩組間HAMD采用t檢驗,兩組間有效率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心理護理組2周后 HAMD評分為10.1±4.8,,對照組為16.3±4.3,心理護理組HAMD明顯降低。心理護理組有效者為40例,占78.6%,對照組有效者為32例,心理護理組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經統計學檢驗,P<0.05,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兩組間2周前HAMD評分、經心理護理2周后的評分及有效率情況見下表。 兩組間HAMD評分及有效率比較 例數 2周前 2周后 有效率%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心理學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