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載鏈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數:4444
人的幸福感[摘 要]當今的中國是一個高速發展,多元化的社會。但經濟上去了,人的幸福感卻減少了。人需要去適應社會的變化,享受社會變化給自身帶來的好處。本文通過分析幸福感的影響因素,人的適應能力,試圖去建立一個生活模式,使人們能夠獲得更多的幸福感,進而提高人們的心理素質和生活水平。[關鍵字]幸福 同時做三件事 關注
關于幸福感,簡單的說就是心理欲望的滿足,是一種感覺。美國的經濟學家P.薩繆爾森提出了一個幸福方程式:效用/欲望=幸福指數。社會的高速發展無疑刺激了人的欲望,是降低人的幸福指數的,但同時也為滿足欲望創造了條件,提高了人的幸福指數。社會的發展是大勢所趨,不可改變。個人要學會如何適應這個高速發展的社會,并從中取得幸福感。 一:中國的現狀:錢多了,幸福少了 32歲的李琳(化名)在一家世界500強企業工作,在旁人看來,她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工作穩定、收入豐厚,在北京靠自己的打拼有了房、買了車,不久前還嫁人組建了自己的家。但李琳卻經常愁眉不展,她告訴記者,自己常不知道整日忙碌為了什么。“快樂、幸福好像離我越來越遠了。記得上學時,去校門口吃個麻辣燙,在地攤上買條牛仔褲都會高興很久,但這兩年,已經很少能找到那種幸福的感覺了。” 生活中,像李琳這樣的人不在少數。事實上,中國快速增長的經濟并沒有保證國民幸福感的持續增長。美國“蓋洛普世界民意調查”在2005—2009年間,訪問了來自155個國家及地區的數千名民眾,讓他們對自己的生活進行評價,并對“是否有足夠的休息、能否受到尊重、健康狀況是否良好、是否有有益的休閑”等問題進行了回答。研究者據此進行“幸福排名”,結果顯示,中國大陸位列125位,香港排名81。 二:七大原因偷走幸福 1.老愛比較。現代人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競爭中,比職位、比房子、比財富……比來比去,人們的心里只剩下欲望,沒有了幸福。一旦人追求的不是如何幸福,而是怎么比別人幸福時,幸福也就離你遠去了。 比較是人的天性,是人與社會相處的需要,也是社會發展和個人發展的一種動力。但是比較也要適度,要知道欲望的滿足比欲望的產生困難多了,應當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欲望的滿足上,才能獲得幸福感。 2.缺乏信念。在經過20多年沖刺般的財富賽跑后,一些人除了賺錢,不知道人生中的目標與追求到底是什么,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這種缺乏信念與理想的狀態,難以產生長久、快樂的幸福感。 人活著都是以獲得幸福感為最終目的的,再做具體的事情時,這個最終目的會被具體化。由于我們過多的關注于具體的目的,很多時候會忘記我們最終的目的,就好比大海上的一個小船在到達了一個島嶼之后,因為一直關注于克服到達小島過程中的困難,就忘記自己為什么要來這個島嶼了。3.不善于發現陽光面。生活中有許多積極的、好的方面,但許多人卻忽略了它們,“只看到自己的不幸,忽略了自己的幸福”、 “放大了別人的幸福,縮小了自己的快樂”是其真實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心理學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