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載鏈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數:6339
呼喚真正意義上的因材施教
[摘要]:兩千多年前的孔子是第一個提出并踐行因材施教原則的先哲。實際上,直到今天,名目繁多的教學法仍在直接或間接地從不同側面展現著這一古老原則的魅力。本文主要從因材施教的來源、含義及其思想和影響,因材施教的原則,還有因材施教的實施等幾個方面來具體闡述真正意義上的因材施教。 看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人問一位雕塑家:“你是怎樣把石頭雕成人像的?”雕塑家答道:“把石頭上不是人像的地方去掉。”由此,我忽然想到了我們的教育。我們的教育也是雕塑人的 。我們是不是和雕塑家一樣明白的知道哪些是我們去掉的?哪些是我們應該保留的 ?我們應該把人雕塑成什么樣子呢?早在2000多年前我們的教育家孔子早就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方針。那么應該怎樣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對因材施教的內涵應怎樣理解?難道僅僅是看他們的學習成績嗎?為什么有些人只是大呼小叫地盯著成績不放呢?我倒覺得這是教育的誤區。一個地區,一個民族,都有其傳統的教育特色。我們呼喚真正意義上的因材施教。 一 因材施教的來源、含義“因”是根據、依照之意,“材”指教育對象的個體差異性。顧名思義,因材施教就是指教育者根據教育對象的個體差異有針對性地實施教育的一種原則。 1、“因材施教”是我國古代教學思想中的一條重要教學原則。“因材施教”體現了我國古代教育家對學生個別差異以及這種差異與教授行為間相互影響的深刻認識。可惜這一點很少有人作深入闡述。孔子實行因材施教有其客觀的歷史條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小學教育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