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載鏈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數:5745
論小學語文中的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是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所強調和提倡的新型學習方式之一,但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和合作學習方式逐漸推廣,新的問題隨之產生。在教學實踐中發現,許多教師在合作學習過程存在許多誤區,導致合作不順、合作解體的現象,使得合作學習“有名無實”。為此,本人想借此文簡單闡述如何通過合作學習來提高學生對學習過程的參與面,如何有效地提高合作學習的有效性。一、“合作學習”的內涵、特征及要素 “合作學習( 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紀70年代初興起于美國,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實質性進展的一種富有創意和實效的新型教學組織形式。90年代初,我國開始出現了合作學習的研究與實驗,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XX師范大學博士肖川對合作學習這樣定義:“合作學習是針對教學條件下的組織形式而言的,相對的是‘個體學習’。合作學習的實質是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合作學習是一種學習方式,其組織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小組合作學習是合作學習的一種具體組織形式。 “合作學習”具有四個基本特征:以異質小組為基本形式,以小組明確的目標達成為標準,以小組成員相互依賴的合作性活動為主體,以小組總體成績作為評價和獎勵的依據。其中,“以小組成員相互依賴的合作性活動為主體”是“合作學習”區別于傳統班級教學最本質的特征。而通過創設“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小組形式改變了傳統班級教學結構。 “合作學習”改變了傳統班級教學中以個人成績為標準,以學生個人為獎勵對象的做法,以小組明確的目標達成為標準,從而改變了班級教學中學生成員間以個體競爭為主的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小學教育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