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載鏈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數:6809
關于中小學生網絡成癮行為與人格特質的關系研究 [摘 要]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網絡成癮問題日益引起全社會的關注,據國內不同研究表明,網絡成癮的“發病率”在6%~14%,并呈逐年上升之勢。網絡成癮不僅危害青少年個體的身心健康及社會功能,還影響了家庭幸福及社會安定。現針對青少年網癮的成因、危害及根治進行了深入的闡述,希望能給被網癮困擾的家庭帶來幫助。 關鍵詞: 因特網 行為 綜合預防 青少年 網絡成癮對青少年的負面影響已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本文從家庭、學校、社會及心理干預等方面對綜合防治對策及治療干預措施等加以綜述,為網絡成癮高危人群的干預措施提供依據。 一、網絡成癮的命名及我國中小學生網絡成癮的現狀 1、網絡成癮的命名 (1) 紐約的伊凡·戈德伯格醫生打算開個玩笑。1995年他仿照《診斷與統計手冊:精神障礙》寫了一個叫“網絡成癮診斷標準”的帖子放在網上。這個帖子列出了幾條診斷標準,其中包括“手指經常不自覺地做出敲打鍵盤的樣子”。令他沒有想到的是,對這個本意是想開個小玩笑的帖子。居然有人當真。很快,他收到大量郵件。詢問如何應對這種新“癮”。“網癮”這個詞就這樣延續下來了。 (2) 網絡成癮的概念最早由Goldberg提出。Young的研究證實了這一現象的存在:她報告了在其研究中的496例網絡用戶中,有396例是依賴型網絡用戶。Young的研究發現過度的網絡使用對用戶的損害是多方面的:損害身體健康、導致人際關系障礙、學業成績下降及影響正常工作。她的另一項研究發現,網絡使用依賴者具備特定的人格特質。Kraut等的研究發現過多的網絡使用導致用戶同家人的交流減少、社交圈子縮小、抑郁和孤獨感的增加,他們的后繼研究還發現更多的網絡使用對性格外向者或有較多社會支持者產生積極影響,而對性格內向者或缺乏社會支持者產生消極影響 2、我國中小學生網絡成癮的現狀 (1)全國調查報告顯示我國中學生網絡成癮傾向流行現狀及其表現特征,為進行預防干預提供依據。方法 資料來自2005年全國青少年健康危險行為調查,對18個省(區、市)城市181 832名中學生長時間上網和網絡成癮傾向報告情況進行分析。結果 中學生長時間上網報告率為6.7%(男生為10.1%,女生為3.5%),網絡成癮傾向報告率為8.6%(男生為12.4%,女生為5.0%),性別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值均<0.01)。中學生網絡成癮報告率隨年級而上升,高中生高于初中生,高一達最高峰。有成癮傾向者位居前3位的上網目的分別是聊天、玩游戲和多媒體娛樂。結論 針對中學生網絡成癮現象開展健康教育非常必要。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小學教育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