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移動電子商務的應用和發展
三、移動電子商務的應用 移動商務的應用范圍很廣,可從電子訂票、自動售貨機支付,到通過無線設備實現的各種商品和服務的在線選購和支付,以及金融交易和其它銀行業務等。移動商務是能夠為人們生活帶來變革的業務,與傳統電子商務相比,它具有明顯優勢,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移動商務消除了距離和地域的限制,能夠實現在任何地方通過無線技術直接把電子商務能力提供給用戶。真正做到隨時隨地! ∑浯,移動商務比Internet上的電子商務更具安全性。由于移動電話已經具備了非常強大的內置認證特征,因此比Internet更適合于電子商貿。手機所用的SIM卡對于移動商務中就像身份證對于社會生活一樣,因為SIM卡上存貯著用戶的全部信息,可以唯一地確定一個用戶的身份,對于電子商務來說,這就有了認證安全的基礎。 最后,移動電子商務可以為用戶提供方便的個性化服務。“移動商務的魅力除了方便快捷和高效之外還有著最具個性化的特征。 下面是針對我國近幾年移動商務的應用方面的幾個實例: 1、手機錢包:方便、快捷、實用 作為銀行與中國移動共同推出的一項服務,手機錢包以儲蓄卡賬戶為資金支持,手機為交易工具,將客戶的儲蓄卡賬戶和手機號碼綁定,通過層層加密的技術手段,實現購物消費、代繳費、轉賬、退貨以及賬戶余額和話費余額查詢等功能。如2004年中國移動已經和廣東發展銀行簽約,用戶只申請一次,以后不管在本地還是漫游到外地,都可以通過手機進行移動支付。北京移動還開通“手機錢包”業務。將用戶銀行賬戶和手機號碼進行綁定,北京移動的手機用戶就可通過短信息、語音、GPRS等方式,實現手機支付。 [摘 要] 移動電子商務(M-Commerce)是電子商務發展的一個新方向,有著十分廣闊的市場前景。通過對我國移動電子商務的發展現狀、發展技術以及發展動因的分析,展望我國移動電子商務發展的前景。
[關鍵詞] 移動電子商務
隨著我國電子商務軟、硬件環境的不斷完善和發展,電子商務正從低谷中慢慢崛起,逐漸走向成熟。移動電子商務將會是今后電子商務的發展趨勢,用手機和PDA等移動終端來進行交易和支付更加靈活方便。 一、概述 在我國,從1999年1月,中國手機用戶數為2448.1萬戶,從百人手機擁有數1.88;截至到2006年11月,中國手機用戶達到4.55億,百人手機擁有數達到34.6,平均每三個人擁有手機數量超過1臺。手機用戶數位居世界第一,加上數目眾多的PDA,這些移動終端構成了移動電子商務巨大的潛在市場,過去的一年中,其總市值達到250億美元! ∷^移動電子商務,是指利用手機、掌上電腦等移動通信設備與因特網有機結合,進行電子商務活動。移動電子商務包括移動支付、無線CRM(客戶關系管理)、移動股市、移動銀行與移動辦公等。移動電子商務能提供以下服務:PIM(個人信息服務)、銀行業務、交易、購物、基于位置的服務(Lo-cation based service)、娛樂等。目前中國移動已推出手機銀行、手機炒股、手機彩票、GPS位置服務、移動OA、UM(統一消息服務)、PIM(個人信息管理)、WAD(無線廣告)等移動電子商務服務。 二、實現移動電子商務技術 移動因特網應用和無線數據通信技術的發展,為移動電子商務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目前,推動移動電子商務發展的技術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無線應用協議 WAP是開展移動電子商務的核心技術之一。通過WAP,手機可以隨時隨地、方便快捷地接入因特網,真正實現不受時間和地域約束的移動電子商務。WAP是一種通信協議,它的提出和發展是為了滿足在移動中接入因特網的需要。WAP充分借鑒了因特網的思想,其應用程序和網絡內容用標準的數據格式表示,使用與PC機上使用的瀏覽器軟件相類似的微瀏覽器,按標準的通信模式進行網上瀏覽。它提供了一套開放、統一的技術平臺,用戶使用移動設備很容易訪問和獲取以統一的內容格式表示的因特網或內聯網信息和各種服務。它定義了一套軟硬件的接口,具備這些接口的移動設備和網站服務器使人們可以利用移動電話收發電子郵件甚至上網瀏覽。同時,WAP提供了一種應用開發和運行環境,支持當前最流行的嵌入式操作系統,如PalmOS,Windows CE,Windows Mobile,FLEXO,JavaOS等。WAP可以支持目前使用的絕大多數無線設備,包括移動電話、FLEX尋呼機、雙向無線電通信設備,等等。在傳輸網絡方面,WAP可以支持目前的各種移動網絡,如GSM,CDMA,PHS等,還可以支持未來的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目前,許多電信公司已經推出了多種WAP產品,包括WAP網關、應用開發工具和WAP手機,向用戶提供網上資訊、機票訂購、流動銀行、游戲、購物等服務。WAP最主要的局限在于應用產品所依賴的無線通信線路帶寬。 2、移動IP 移動IP通過在網絡層改變IP協議,從而實現移動計算機在因特網上的無縫漫游。移動主機通過截獲歸屬代理和外地代理廣播的代理廣播消息來確定自己所處的位置。當它連在歸屬鏈路上時,移動主機就可像固定主機一樣工作。如果移動主機移動到外地鏈路上,它可以向歸屬代理注冊它得到的轉交地址,然后由歸屬代理根據移動主機注冊的轉交地址,通過隧道技術將數據包傳送到移動主機。移動IP技術使得節點在從一條鏈路切換到另一條鏈路上時無需改變它的IP地址,也不必中斷正在進行的通信。移動IP技術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很好地支持移動電子商務的應用,但是目前它也面臨著移動IP協議運行時的三角形路徑問題,移動主機頻繁移動時外地代理間的平滑切換問題,移動主機的安全性和功耗問題。 3、藍牙 藍牙(Bluetooth)是由愛立信、IBM、諾基亞、英特爾和東芝共同推出的一項短程無線電技術標準,旨在取消有線連接,實現數字設備間的無線互聯,使大多數常見的計算機和通信設備之間可方便地進行通信。藍牙作為一種低成本、低功率、小范圍的無線通信技術,可以使移動電話、個人電腦、個人數字助理、便攜式電腦、打印機及其它計算機設備在短距離內無需線纜即可進行通信。例如,使用移動電話在自動售貨機處進行支付,這是實現無線電子錢包的一項關鍵技術。藍牙技術使用2.4GHz工業、科學、醫療(ISM)頻段,并采用頻率調制和跳頻技術、前向糾錯編碼及自動請求重發、時分雙工技術,基帶協議為電路交換與分組交換相結合。藍牙支持64Kbit/s實時話音傳輸和數據傳輸,傳輸距離為10?100m,組網采用主從網絡方式。 4、通用分組無線業務 傳統的GSM網中用戶最高只能以9.6Kbit/s的速率進行數據通信,這種速率只能用于傳送文本和靜態圖像,但無法滿足傳送多媒體業務的需求。通用分組無線業務(GPRS)突破了GSM網只能提供電路交換的思維定式,將分組交換模式引入到GSM網絡中。它僅僅通過增加相應的功能實體和對現有的基站系統進行部分改造來實現分組交換,從而提高資源的利用率。GPRS的基本原理是使多個用戶共享某些固定的信道資源,它將每個時隙的傳輸速率從9.6Kbit/s提高到14.4Kbit/s。如果把TDMA一幀中的8個時隙都用來傳送數據,則最高速率可達164Kbit/s。GPRS主要提供突發性數據業務,它能快速建立連接,適用于頻繁傳送小數據量業務或非頻繁傳送大數據量業務。GPRS提供的承載業務有:點對點無連接網絡業務、點對點面向連接的數據業務、點對多點數據業務,等等。 5、移動定位系統 基于位置的業務是移動電子商務的主要應用領域之一,它能夠向旅游者和外出辦公的公司員工提供當地新聞、旅游、天氣及旅館等信息。這項技術將為本地旅游業、商店和餐館業的發展帶來巨大的商機。 6、第三代(3G)移動通信系統 經過2.5G發展到3G之后,無線通信產品將為人們提供速率高達2Mb/s的寬帶多媒體業務,支持高質量的話音、分組數據、多媒體業務和多用戶速率通信,這將徹底改變人們的通信和生活方式。3G作為寬帶移動通信,將手機變為集語音、圖像、數據傳輸等諸多應用于一體的未來通信終端。這將進一步促進全方位的移動電子商務得以實現和廣泛地開展,如實時視頻播放。 目前國內支持手機支付的銀行有:廣東發展銀行、農村信用使用社、招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商業銀行、福建興業銀行、深圳發展銀行、中信銀行等。在業務發展之初,中國移動將手機支付的主要應用放在小額支付上,如交納電子信箱費、QQ會員費、網絡游戲月費、從自動售貨機上買飲料食品、購買地鐵票以及足球彩票投注等業務! 2、小額支付:手機買彩票 一種被稱為是移動小額支付的業務,正在投入應用。現在移動用戶已經可以利用小額支付業務買可樂、彩票和保險等,操作非常簡單。當您購買彩票時,系統首先會查詢一下剩余話費夠不夠用作投注金。當然,嘗了鮮后如果想取消該業務也非常簡單,只需發送“ZX客服密碼”到投注系統即可。如2001年6月,深圳移動與深圳福利彩票發行中心合作建設了手機投注系統,開通了深圳風采手機投注業務。2001年10月,中國移動與51CP(中彩通網站)合作,嘗試推出世界杯手機投注足球彩票業務。2002年5月,浙江移動在嘉興地區試行開通小額支付業務,提供網上支付、話費充值、自動售貨機等服務。廣東移動、福建移動和江蘇移動也搭建了本省的小額支付平臺,提供足球彩票和福利彩票投注等服務! 3、會易通:非常時期大顯身手 拿起手機,可以同時給最多150個人打電話——這是浙江移動推出的“會易通”業務。現在開會可以不用會議室,會議召集人只要在電話中輸入一個個會議成員的手機號碼,就可與多方召開電話會議,也可以群發短信等等。非典時期,“會易通”的非接觸開會方式得到了浙江很多大企業的認同和歡迎。 4、隨e行:互聯網隨身而行 你只需在筆記本電腦或PDA中插入GPRS網卡和專用的數據SIM卡,不依靠任何其他外部設備,即可實現無線上網,讓互聯網隨身而行。沒有線路接來接去的麻煩,“隨e行”實現了無線上網。平時只要把“隨e行”的SIM卡一直放置在筆記本電腦的GPRS網卡中就可以了,不用每次使用前都安裝,實在很方便。 從移動電子商務的特點來看,移動電子商務非常適合大眾化的應用。移動電子商務不僅僅能提供在因特網上的直接購物,還是一種全新的銷售與促銷渠道。它全面支持移動因特網業務,可實現電信、信息、媒體和娛樂服務的電子支付。不僅如此,移動電子商務不同于目前的銷售方式,它能完全根據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和喜好定制,用戶隨時隨地都可使用這些服務。設備的選擇以及提供服務與信息的方式完全由用戶自己控制。他們可以在自己方便的時候,使用移動電話或 PDA查找、選擇及購買商品和服務。服務付費可通過多種方式進行,以滿足不同需求,可直接轉入銀行、用戶電話賬單或者實時在專用預付帳戶上借記。同時, 移動電子商務的發展將使普通的消費者在預定門票、支付費用、股票交易以及財務辦理上受益。 四、我國移動電子商務的發展 移動電子商務在我國的出現要從1999年底算起,伴隨著WAP的應用,手機銀行、手機炒股等互聯網上的電子商務形式被移植到手機終端。然而由于終端及網絡的局限,其并未得到商業上的成功推廣。至今近十年的時間過去了,移動電子商務所涉及到的商務領域有書籍、音像制品、軟件、各類門票、彩票的銷售、旅游服務和網上證券交易等,但仍未形成大規模的使用。下面我們從正反兩方面來分析中國移動電子商務的發展。 1、助力分析 首先是廣泛的用戶基礎。至今,移動網絡快速發展,截止2006年11月,中國手機用戶達到4.55億,而且未來幾年移動用戶仍將保持穩定增長的趨勢。面對如此巨大的市場,將服務于約一億互聯網用戶的電子商務應用擴展到服務于約四億手機用戶的移動電子商務該是怎樣一番景象。移動市場規模的大幅度擴張以及移動電子商務應用的特殊性,都將會使更多企業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 其次是無限終端的方便、及時與個性化特征。從物物交換時代到今天的電子交易時代,每一次商業交易模式的變革都是從交易工具開始的。在今天這樣一個無線通訊時代里,有誰能比以手機為代表的無限終端設備更具時代代表性。它們有著與生俱來的輕便、易攜帶及個性化設計等諸多優點。它們使用戶可隨時隨地獲取所需的服務、應用、信息和娛樂,在任何方便的時候選擇及購買商品和服務,并通過多種方式完成交易的支付。移動終端不受時間及空間限制完成交易活動的特性決定了電子商務向移動信息領域遷移的必然性。 2、阻力分析 首先,移動支付還處于不成熟期,F階段真正使用移動支付的無線交易主要是手機代繳費、手機投注彩票、手機證券及小額支付,但即使是在這些領域的使用也是非常有限的。造成如此尷尬局面的主要原因有:(1)相對于互聯網電子商務,移動電子商務的安全性更加薄弱。網絡的安全性(無線傳輸因為在空中傳遞而有可能被竊取)、與移動付款應用相關的安全性(如交易者身份的認證等)、裝置的安全性(移動裝置的遺失與裝置上的資料被破壞)都沒有得到有效解決。(2)使用并不方便,F在的手機支付和銀行卡捆綁,用戶先要注冊賬號綁定,每進行一次交易還要記住一個商品代碼,許多人會覺得麻煩,而手機銀行則需要更換專門的STK卡,很少有人會為此換卡。 其次,使用成本高。(1)支持移動電子商務的終端產品價格偏高,不能普及。為了能夠吸引更多的人從事移動電子商務活動,必須提供方便可靠和具備多種功能的移動設備。目前制約手機終端發展的主要問題有:體積偏大、重量過重、待機時間短、成本偏高等。且撇開終端存在的技術問題,在我國4億多的手機用戶中使用支持多種功能的手機終端的用戶畢竟是少數。(2)交易手續費高。用戶采用移動支付方式銀行要收取交易手續費,移動網絡運營商還要收取服務費,再加上發送短信的費用,用戶使用手機支付要比傳統支付方式成本高。 再次,誠信缺失。商業交易的誠信問題不是有了電子商務才出現的,在傳統的交易模式下即存在,而在電子商務的虛擬環境中更顯突出,那么當進人移動電子商務交易時本就脆弱的信用體系就更顯得無可奈何。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看到,與幾年前相比,手機等移動終端設備不再是普通老百姓可望不可及的東西;隨著3G網絡的建設,在手機上實現快速接入互聯網并進行圖片、視頻下載等一系列原本只有計算機連入互聯網才能實現的業務通過手機就可輕松完成;并且在2004年—2005年的兩年時間里,國家相繼出臺了《電子簽名法》、《電子支付指引》等政策法規,給電子商務的發展創造了更加完善的法律環境。這一系列從硬件到軟件的變化無疑都為移動電子商務的成長壯大培育了一塊肥沃的土地。如果說過去的幾年出現的移動電子商務只是一種萌芽,那么幾年后的今天移動電子商務是真正的開始迎著陽光成長了。 總的來說,我國移動電子商務的各種發展條件已經成熟或正在成熟,其發展前景將十分廣闊和誘人。 參考文獻1蔡巖兵,賈素彤等.電子商務-走進數字化電子商務時代.知識產權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2關翔,秦瓊,婁海,劉丹.中國電子商務與實踐.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年6月第2版3宋玲,王小延.電子商務實踐.中國金融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4劉克峰等.實戰網絡營銷——理論和實踐.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5 吳曉松.國際電子商務發展狀況及我國應對策略.云南財貿學院學報,2001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其他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