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格式
        電氣工程 會計論文 金融論文 國際貿易 財務管理 人力資源 輕化工程 德語論文 工程管理 文化產業管理 信息計算科學 電氣自動化 歷史論文
        機械設計 電子通信 英語論文 物流論文 電子商務 法律論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場營銷 電視制片管理 材料科學工程 漢語言文學 免費獲取
        制藥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裝工程 模具設計 測控專業 工業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應用物理 電子信息工程 服裝設計工程 教育技術學 論文降重
        通信工程 電子機電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學 藝術設計 新聞專業 信息管理 給水排水工程 化學工程工藝 推廣賺積分 付款方式
        • 首頁 |
        • 畢業論文 |
        • 論文格式 |
        • 個人簡歷 |
        • 工作總結 |
        • 入黨申請書 |
        • 求職信 |
        • 入團申請書 |
        • 工作計劃 |
        • 免費論文 |
        • 現成論文 |
        • 論文同學網 |
        搜索 高級搜索

        當前位置:論文格式網 -> 免費論文 -> 其他論文

        對陳鶴琴幼兒教育思想的實踐與感悟

        本論文在其他論文欄目,由論文格式網整理,轉載請注明來源www.donglienglish.cn,更多論文,請點論文格式范文查看

        對陳鶴琴幼兒教育思想的實踐與感悟

         三、提供與主題相吻合的游戲趣味化的“活材料”
         針對傳統教育過分迷信書本知識的缺點,陳鶴琴提出了“大自然、大社會都是活教材”的活教育課程論。陳鶴琴認為:兒童的知識是由經驗得來的,一定要讓小孩子有與環境充分接觸的機會。只有引導兒童自己去探討、去求索,才能發現屬于他自己的真知識和真世界。既然兒童的知識和能力是在其親自參與各種活動中逐漸積累的,這就要求各科圍繞某一自然和社會的話題組織活動單元教學,而不僅僅注重傳統的課堂書本教學。那么怎樣提供與主題相吻合的游戲性、趣味化的“活教材”呢? 在實踐中我們看到:熟悉的生活環境,能使幼兒自由自在地融入。真實的生活用品,能使幼兒在自然適應。所以,教師們注重為幼兒提供不僅是現成的游戲材料,更多的是利用廢舊材料做成的游戲材料。這些低成本高價值的游戲材料,讓幼兒在自由自在的操作擺弄中積累了相關的經驗,并不斷地激發著他們進行新的操作。如:在大班主題活動“我們的城市”中,我們設計了“各種各樣的房子”、“社區地圖” 等活動內容。在給“各種各樣的房子”提供材料時,我們先投放的是同孩子一起收集來的各種紙盒等廢舊材料,讓幼兒隨意地選擇材料制作房子,滿足幼兒的好奇和創作欲望;經過一段時間后,能力強的幼兒勢必會產生不滿足,我們就再投放自制的自動投幣機、路邊電話亭樣板、讓這部分幼兒自主探索,發現它的制作方法,隨后自己嘗試操作,再后來我又提供多種其他材料,支持幼兒用自己制作的房子、電話亭及其他材料搭建“我家門前一條街”的探究,激發了幼兒進一步探索的興趣。
         又如:小班幼兒的思維帶有很大的直覺性,離開了一定的具體事物的感知,他們的思維也就會隨之停止或轉移,他們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而“見異思遷”。小班幼兒剛來園時,往往不會用餐具,進餐時,有的用手反拿勺子,有的干脆不用勺子,直接用手拿著吃。針對這一現狀,于是,我們在生活區內放入了用“小籮筐和動物臉”制作的各種“動物寶寶”,又提供了小勺子、紅棗、黃豆、綠豆等材料。顏色鮮明、形象生動的“動物寶寶”吸引了孩子們,他們爭著喂“動物寶寶”吃東西,喂時嘴里還說著“大熊貓我喂你吃棗子,要把核吐出來。”稚嫩的言語,讓人忍俊不禁。其實,在喂“動物寶寶”的同時,孩子們已不知不覺地學習了使用小勺子。當然,幼兒的發展是存在著各別差異的。我們在提供材料時,遵循了層次性原則的同時,還要考慮到材料的“游戲化”、“趣味性”,年齡偏小的孩子尤為突出。由此,我們感到豐富多彩的活動環境及材料的投放有著密切的關系,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興趣以及學習效果。
         四、拓展與主題相關聯的多元化的“活方法”
        [內容摘要]
         陳鶴琴先生在半個世紀前對幼兒團課程的思考和實踐在今天依然能引起共鳴,說明其形成與發展是符合我國幼兒教育發展規律的.反映了兒童的幸福要求、人文精神、兒童發展和教育創新的要求,也和當代世界教育發展息息相通。因此我們要繼續學習,認真探索,結合實際,充分挖掘陳鶴琴幼兒教育思想的精華。
         陳鶴琴幼兒教育思想和今天我們提倡的自主游戲、綜合課程、愉快教育、創新教育和素質教育、強調游戲的作用、重視幼兒實踐能力的培養等異曲同工。

        [關鍵詞]  幼兒教育  教育思想  教育創新  愉快教育
         
         一、引言
         “活教育”理論是陳鶴琴幼兒教育思想的核心。他指出“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做人、做中國人、做現代人”,認為應該“愛國家、愛人類、愛真理”。這也是當今對孩子進行德育的目的之一。他主張把大自然、大社會作為出發點,讓幼兒在與自然、社會的直接接觸中,在親身觀察中獲取經驗和知識。把孩子引向生活,將生活引向孩子也是如今所倡導的課程理念。他不完全否定課本,他所追求的是讓自然、社會、兒童生活和幼兒園教育內容形成一個有機聯系的整體。這與如今所倡導的“綜合課程”非常相似。他還提倡“做中學、做中敦、做中求進步”——“凡是兒童自己能夠想的,應該讓他自己想;凡是兒童自己能夠做的,應當讓他自己做”,這與現在提出的重視幼兒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是一致的,也體現了素質教育的基本精神。而在陳鶴琴幼兒教育思想中體現出來的熱愛兒童、尊重兒童、以兒童為中心的思想,更是如今幼兒教育所大力提倡的。
         一、對陳鶴琴“活教育”理論的感悟
         身在一線老師的我,在陳鶴琴先生的理念和活教育中有著這樣的實踐和感悟。
         首先是實踐。在我們幼兒園很好的結合和了陳鶴琴老師始終倡導玩中學、學中玩。怎么樣能更好的實施呢!我們的切入點就是從區角活動的觀察中入手,我在日常觀察中比如有一天區角活動重點是讓幼兒練習撕紙,我把活動的要求向幼兒交待完,小朋友有的說“老師,我會把紙撕得碎碎的;”有的說:“老師,一會我把紙撕成面條;”而有的說:“我把紙撕成小小的、一張張的”等等。  雖然老師把練習撕紙的要求再次地強調,在撕的時侯要注意保持環境整潔,撕下的廢紙要堆一起,最后扔到垃圾箱。可是在撕紙的活動中,我發現如果老師盯得緊小朋友會做得好一些,紙屑會記得放好,老師不在盯著囑咐的話,幼兒就不能好好地按活動的規則及要求去做了。在撕紙的活動中,幼兒由不懂規則將紙亂撕到會撕并且能撕得光滑,進步很快。這說明幼兒對手工活動的興趣還是比較濃的,并且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在自主、自覺的游戲活動中不斷學習不斷發展,有一定的自信心,在開始不會的情況下能不氣餒、不怕困難繼續學習、繼續練習最終達到目標。
         再如:班上的女孩子居多,而好表現的女孩子也很多。例如:樂樂。音樂表演區是很多女孩子的喜愛,因為那里不僅可以唱歌,還可以用那些漂亮的飾物把自己打扮得美美的,凸顯了女孩子愛美的天性。音樂表演區能培養孩子們大膽表現,增強自信的能力,所以樂樂每次的區角活動都是選擇音樂表演區,成為音樂表演區忠實的“粉絲”。今天,樂樂還沒進入音樂表演區,里面就已經滿人了。一下子樂樂都不知道應該選擇哪個區好。我建議她到美容院去,因為那里還缺個美容師,可是在美容院里樂樂就一直呆呆的坐著。    每個區都有每個區的功能和培養目標,像樂樂始終如一的堅持在一個區里玩,對她的發展是不夠全面的,她也許在表現方面很強,但在與人溝通和社會發展上有所欠缺了。    我以顧客的身份去引導她該如何幫我美容,起初樂樂面對我手足無措,不知該如何下手。我讓她請了一個助手,她當老板。老板在旁邊看就行了,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她學習。樂樂看到助手忙的不亦樂乎,她的興致來了,也手忙腳亂的加入來。我的目的是首先讓她對別的區角感興趣,看來這個目的已經達到了。以上是我在區角觀察中發現孩子的教育是隨機的,老師必要靈活變通。 
           陳鶴琴先生主張“幼稚園是要適應國情的”,他認為,"不是說美國化的東西是不應當用的,而是因為國情上的不同。有的是不應當完全模仿的,盡管在他們美國是很好的教材和教法,但是在我國采用起來到底有許多不妥當的地方"。我院注意運用陳鶴琴幼兒教育思想 ,并吸收當前國內外優秀幼兒教育思想與成果,把弘揚延安精神作為幼兒園德育的切人點和結合點,賦予延安精神鮮活的時代內容,讓延安精神始終成為我院不斷創新與發展的靈魂,形成了以弘揚延安精神為靈魂的校園建設和幼兒思想道德啟蒙教育上的辦園特色。
         首先,在環境建設上打破常規,賦予延安精神生命力,讓延安精神之花在我院每一片角落生根開花,永不凋謝,力求創設給人以美感并啟迪心智的生態環境。“笑容可掬的朱德總司令和圍在他身邊開懷大笑的孩子們的浮雕”“一群展翅高飛的鴿子雕塑”“綠樹蔥蔥、鮮花盛開的院落”“一套套一流現代、干凈整齊、錯落有致的大型玩具”“色彩斑斕的攀登墻”、“分類回收的垃圾箱”......展示了我們“一保”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時代風貌。
         感悟:針對現在的國情也好,教育的發展也好.我的感悟是中外教育能夠相互的有效結合,我可能一直身在民辦的雙語幼兒園,對于國外的孩子的觀察,吸收了部分國外家長的育兒新念。我深深的感受到因材施教的重要性!也就是活教育變通性!我們班就有個日本媽媽帶著孩子來幼兒園的辦理入園手續的第一天,就向我們說明,準備若干個大大小小的包。書包(統一)、裝毛毯的包、裝餐具的包、餐具盒、裝衣服的包、裝備換衣服的包、裝換下來衣服的包、裝鞋子的包,然后A包多少厘米長,B包多少厘米寬,C包放在D包里,E包放在F包里。甚至所有的包都要媽媽一針一線縫制!經過兩年,孩子也可以非常有條理的分門別類。我常想,京都人可以對垃圾精細分類處理而不覺其煩,是否和從小所受教育有關。
         這是很震動我的一個場景,早晚接送孩子的時候,看到日本家長,無論是爸爸、媽媽,還是爺爺奶奶,手里一律空著,而上面所說的那些少說也有兩三個大包外加書包都由那些花朵們肩背手拿著,而且還都跑得飛快。我們呢,自然還是咱國內的傳統,田田空手,我拿包。過了兩天,老師就來和我聊天了:“田田媽,他在學校可是什么都自己做啊……”日本人慣于只說半句話,后面的讓你琢磨去。我立刻就明白是在問家里的情形了,看我還在想,老師就說了“比方說上學時拿包吧……”這就是委婉的提醒。從此就只好讓田田自己拿了。等開家長懇談會時,我和大家說“在中國幼兒園,習慣家長拿東西”這回輪到日本媽媽目瞪口呆了,異口同聲地問:“為什么?”是不是因為我們中國人愛孩子更多一點呢?
         我的感悟是家長給予了孩子的生活習慣就是家庭環境,而老師教給他學習習慣和學習的方法。根據國情來實施我們的活教育是需要方法和環境。
         作為陳鶴琴教育思想生活情景化的“活環境”、游戲趣味化的“活材料”、教學多元化的“活方法”,并在實踐反思中把時間、空間、大腦還給孩子的研究,走出一條推進幼兒學會生活、學會創造、學會關愛的幼兒“活的發展”之路
         二、創設與主題相適應的生活情景化的“活環境”
         環境作為一種隱性課程,正越來越被教育工作者所重視。而情境化的學習環境更能激發學前兒童的學習主動性。所以,如何選擇幼兒感興趣,能推動其綜合能力的發展的主題,則是我們一直在思考的。為此我們以幼兒的生活經驗、最近發展區、情感興趣為依據,選擇貼近其現實生活的主題,如《好玩的水》、《冬天不怕冷》、《我要上小學了》等幼兒喜聞樂見的內容。一些能啟迪幼兒情感、充實其對生活認知的內容,又與幼兒生活有著若即若離關系的主題活動如:《新老建筑》、《民間游戲》等,則是我們充分挖掘幼兒生活中的各種資源而來,模仿旅游景點,我們創設情景化的老街、廟會、弄堂……孩子們在城隍廟的虎頭鞋、小水桶、煤油燈的把玩中,在跳房子、甩菱角、斗斗雞的游戲中感受著濃濃的民族情、家鄉情。當孩子們在自由活動中向同伴展示由旅游地帶來的特色服裝——“新疆帽”時,教師及時捕捉到幼兒對民族服飾的好奇心,于是由旅游生活而引發的“民俗文化”的主題誕生了。由于活動的內容來自于孩子們的生活,他們的探究、好奇、問題接連不斷,教師則以此為基礎,和孩子們共同創建了 “中華民俗村”展,不斷滿足孩子們表達創造的欲望,同時“中華民俗村”展也成為班級弘揚民族文化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陳鶴琴先生所倡導的“做中學”,“放手讓孩子去親身體驗”的教育思想也自然在教師的實踐中得到了充分運用。

         陳鶴琴在方法論上提出一個基本方法,即“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這種以“做”為中心,并使教、學、做融為一體的方法論精神,實際上是貫穿其所有的教學原則和教學過程的。他要求教師要把學生從片面的知識灌輸中解放出來,讓孩子自己做、自己想、自己觀察、自己實驗、自己去發現這個世界的奧秘;而教師的作用則在于利用各種藝術化教學手法進行適時啟發和引導,并與學生一起研究探討和反省自己,以求得教與學的共同進步。鑒于幼兒必須在自主、自由的環境中才能獲得知識和技能的提高、體驗與嘗試的成功,進而得以建構自己的認知體系,在主題活動中我們進行了多元化的“活方法”實踐研究,旨在使幼兒在全面參與的各項活動中,親身感受主題活動的樂趣,獲得自由探索和學習的機會,最后實現和諧發展。如我們在布置“春天”這一主題內容時,有幼兒提議在墻飾上增加一棵柳樹以表示春天,幼兒制作后發現在初春柳樹只有小小的嫩芽,于是將“柳枝”上的柳葉換成了小小的“嫩芽”,等到春天慢慢走近,“柳樹上的嫩芽”也終于變成了“綠綠的新葉”。幼兒通過自己的觀察,在參與的過程中增強了主題意識,這也表現了參與式活動的自我調節的特性。又如,我們時常發現小班孩子們用好材料后隨意亂放,當游戲結束后,總要老師重新整理放置,為此我們開展了“玩具寶寶的家”的主題活動,在主題活動中,教師除了通過故事、兒歌等小班幼兒喜歡的活動,培養其生活習慣,更多的是通過家長的互動參與,提供“寶寶的家”,“找找寶寶的玩具”、“寶寶真能干”等家庭錄像資料,讓幼兒在接觸同伴的生活,了解同伴行為習慣的基礎上,進一步懂得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重要,同時我們又在幼兒的游戲生活中,注重環境的創設,為了便于幼兒在操作時能由易到難、循序漸進,也便于有序地自主地整理,我們將第一次放的材料在籃子上帖上一個“☆”,相應的位置也帖一個“☆”,由淺入深地編上“☆☆”,“☆☆☆”,現在幼兒活動時都能根據自身的需要取放材料,幼兒都知道了,一個五角星要和一個五角星做朋友,用好了要放回原處,孩子們良好的生活習慣已初見端倪。
         五、結語 
         探索和實踐證明:在主題活動中實踐“活的教育”需要的是教師鼓勵幼兒自己去探究和發現、學會傾聽幼兒的心聲。在活環境、活材料、活方法的深入研究下,不斷豐富和完善主題活動課程,促進幼兒的自主發展,更需要教師用心、用智慧去創造。
         


        相關論文
        上一篇:電子商務在國企經營管理中的應用 下一篇:電子商務網絡交易安全問題特征分析
        Tags:陳鶴琴 幼兒教育 思想 實踐 感悟 【收藏】 【返回頂部】
        人力資源論文
        金融論文
        會計論文
        財務論文
        法律論文
        物流論文
        工商管理論文
        其他論文
        保險學免費論文
        財政學免費論文
        工程管理免費論文
        經濟學免費論文
        市場營銷免費論文
        投資學免費論文
        信息管理免費論文
        行政管理免費論文
        財務會計論文格式
        數學教育論文格式
        數學與應用數學論文
        物流論文格式范文
        財務管理論文格式
        營銷論文格式范文
        人力資源論文格式
        電子商務畢業論文
        法律專業畢業論文
        工商管理畢業論文
        漢語言文學論文
        計算機畢業論文
        教育管理畢業論文
        現代教育技術論文
        小學教育畢業論文
        心理學畢業論文
        學前教育畢業論文
        中文系文學論文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計算機論文
        推薦文章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其他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

        Copyright@ 2010-2018 LWGSW.com 論文格式網 版權所有

        感谢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您可能还对以下资源感兴趣:

        论文格式网:毕业论文格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