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基礎教育正積極探索新的運行辦法,教育改革也很艱難和關鍵。在這個辦學多樣化的時代,如何建設優秀的小學,如何優化辦學資源,如何建立小學管理機制,推進規范辦學特色建設,是實現小學辦學管理集中化,規范辦學特色建設的根本。那么什么是規范辦學特色?規范辦學特色就是學校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所形成的獨特的個性風貌和風格。它包括特色教材、課程設置、教學方法、培養目標、管理模式、管理風格、教育教學組織運作形式、校園文化等等。規范辦學特色一旦形成就會表現出它應有的基本特征。 其特征有:辦學的獨特性、辦學的價值性、辦學的穩定性、特色的動態性。上述優勢、特色會因社會的共同進步而不復存在。為此,學校要具有特色地辦學,須不斷地創新,要最大限度地發揮自主性和創造性,以特色贏得不斷發展的空間。 [關鍵詞] 規范 辦學特色建設 設計 一、小學通過改革規范辦學特色建設的背景和要求[ ] 1、 通過全方位的教育改革,爭取達到四大目標。一是形成先進的辦學理念。辦學理念是否先進,主要看它是不是學校辦學思想的高度概括;是否符合黨的教育方針,符合社會經濟和教育發展的總體走勢,符合師生的實際情況;是否具有堅實的群眾基礎。在探討、醞釀、形成辦學理念的過程中,要十分重視其先進性。要動員全體師生廣泛開展討論,善于汲取集體智慧,確保辦學理念達到統領思想凝聚力量的目的,以成為全體師生的行為指南。 2、教育系統的改革,對規范辦學提出了現實的要求。建設特色小學,順應課程改革,注重以人為本,注重社會實踐,注重精神文明建設,注重社會的和諧發展,注重創新知識,堅持人文精神,發展個性。小學教育正由農村教育城市化、傳統教育現代化、素質教育標準學校學校規范化,辦學現代化和國際化已成為小學發展的方向。依據小學的特色和需要,依據教育改革的內容,我們在規范辦學特色建設方面應主動出擊,認真規劃,小心推進,細化實施。 始終堅定不移的促進辦學行為的學校學校規范化和辦學條件的學校標準化,假如沒有辦學行為的學校學校規范化和辦學條件的學校學校標準化就不可能真正有規范辦學特色建設。所以學校標準化和學校規范化是不少學校必須下決心、下功夫做的。學校標準化和學校規范化就是一個令人信服的規范辦學特色。離開了特色就脫離了根本,脫離了社會。 3、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化,為規范辦學提供了可靠的保證 。始終堅持以人為本、以德治理的辦學思想。發展人、培養人、信任人、理解人和尊重人就是以人為本。“以人為本”就是堅持人的自然屬性、社會屬性、精神屬性的辯證統一,是我們從事教育工作時應當樹立的一種哲學觀。在教育工作中堅持“以人為本”的基本要求,就是把具有全面綜合素質的“人”放在一切教育活動的中心。它有以下幾層意思:教育發展不僅是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人自身發展的需要,“社會”和“人”都是需要教育的主體;教育工作的最終目的是推動人類社會的不斷延續和發展,但教育推動人類社會的不斷延續和發展是通過增減社會所要求的“人”來實現的,因此,培養社會所要求的“人”,是一切教育活動的中心;培養社會所要求的人,必須全面提高人的綜合素質,把學生增減成為富有主體精神和創造力的人”。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以人為本有這兩點,第一點是以學生發展為本,第二點是以教職員工素質全面提高為本。當今教育的重點、最具核心力的詞:發展。發展誰?發展什么?怎樣發展?是我們須研究和實踐的課題。 始終堅持突出人文教育,營造豐富的學校文化。學校的創業史就是學校的建設史。有的學校稱其為“綠色學校、健康學校、科技學校、人文學校、藝術學校”,有的學校把文化教育定格為:“學習社會美、追求生活美、欣賞藝術美、陶醉環境美、鑄造人格美、創造科技美。” 始終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因校而宜,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選擇適合本校的教育內容和創建項目。 二、小學規范辦學特色建設項目設計的基本現狀 1、小學辦學目標設計和辦學方法設計。辦學特色目標,應有較高的視野和品位,要體現卓越、一流的思想,求實創新、進取向上的精神追求。辦學目標應設計到辦學思想、辦學條件、辦學規范、辦學水平等方面。具體目標可設計為:示范小學、實驗小學、文明小學、傳統項目小學等。爭創示范小學,創文明小學是首要選擇。 辦學內容設計。教學內容豐富多彩,主要選擇德育、美術、體育、勞動技術或衛生健康教育,還包括語、數、外等學科創優,在教學渠道方面,社區教育、家長教育、地方和校本課程等等。全面貫徹方針,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質量,提高素質教育,多媒體輔助教學。合作探究方法的教學成為課堂教學特色,文化地方課程、社會實踐活動的課程特色。張揚個性、開展興趣活動、培養學生特長。構建以學生發展為本,以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為重點,以注重學生精神生活為目標,位創新素質教育。探討社會人才需求的社區教育和社會實踐教育活動,在農村小學以服務新三農(即新農業、新農村、新農民)的科學和人文素養教育,創新農村教育境界。教育內容都貫徹落實面向全體。推進素質教育。 小學規范辦學特色需全面貫徹方針,加強社會實踐活動與勞動教育,突出學科優勢,推發展強勢,塑造人文學校,提高常規管理的質量。 2、辦學規范化管理。從目前各校的管理模式來看,所謂“規范化”就是把所有的考核與管理指標做定性與定量化處理,而不以某一個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甚至可以直接用微機和軟件來管理和考核的體系。說到底這更多考慮的還是管理者的方便。其針對管理模式,并根據評估結果對所在校進行多方面的獎懲。除此之外,學校利用控制在手里的有限資源和權力資源,促使各高校規范化管理的方向趨近。 三、小學規范辦學特色建設的誤區分析與完善規范辦學特色建設的對策 小學規范辦學特色建設既是個理論問題又是實踐問題,在小學實踐中往往產生許多困惑和偏差,小學規范辦學特色建設存在誤區:規范辦學特色思考與建設僅為自發行為,而不是自覺行為,沒有特色的指向,建設也就毫無文化可言;規范辦學特色難以形成品牌,有些小學往往有特色意識,但要么條件標準不夠,要么行為規范不夠,使得規范辦學特色建設如紙上談兵;規范辦學特色缺乏對規范辦學特色長期實踐的認識;規范辦學特色建設不著實際;規范辦學特色建設好高鶩遠,往往選題要么空洞無物,要么財力、人力跟不上;規范辦學特色建設表面化。凡是總總,小學在規范辦學特色建設中必須加以避免,堅持特色創新,堅持理論和實踐的統一,堅持走自己的路。 增加投入,硬件建設有新氣象。為推進教育現代化起到了積極作用。科學規劃,調整進展。為優化教育資源配置,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享受平等的教育,深入細致的工作,認真做好準備工作,為下一步調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創設條件,強化聯系,發展各類新教育。積極發展學前教育,大力實施幼托一體化教育,基本建立了以社區為基礎,托幼園所為中心的學前教育服務網點。義務教育階段,提高教育質量,實現辦學條件學校標準化。加強學習,提高素質。重視教師師德修養的提高,開展師德學習,將教師師德狀況列入重點考核項目,良好師德成風。同時,開展社會公德、職業道德教育活動和普法教育活動,提高法制意識,依法執教的自覺性。重視對《新課程改革標準》的學習,領會精神,教學實踐,緊跟潮流。鼓勵教師進修,提高教師教育水平。積極鼓勵教師參加高學歷進修、繼續教育。確立終身學習的觀念。重視培養青年教師。積極開展師徒上課、隨堂聽課、討論評課活動,互相探討,形成濃厚的教研氛圍。為抓好年輕教師的培養,小學積極創造條件給他們搭舞臺、讓他們多多亮相,鍛煉他們的教學能力。完善用人機制,優化人力資源配置,加強干部培訓,提高干部的管理能力. 展望未來,我們應該深刻地認識到,時代的車輪是滾滾向前的,求新的變化日新月異,挑戰和機遇并存,只有創新發展才是硬道理,才能出類拔萃。今后,我們要繼續發揚已形成的良好傳統,克服困難,積極進取,為全面扎實推進草塔鎮教育現代化而努力。提高辦學效益,要走進課堂,要與廣大教師的直接參與,要體現時代要求。堅持理論和實踐的統一,堅持特色創新,堅持走自己的路,規范辦學,有所為有所不為。 1、孫綿濤:《教育管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 2、規范辦學行為、提高辦學水平》,喬乾意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其他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