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師課堂評價語的思考 [綱要]言語交流是師生互動的基本方式。教師語言具有教育的功能。教師課堂教學評價語的研究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促進學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教師課堂教學評價語具有導向性、發展性、激勵性等教育功能;教師課堂教學評價語的使用要準確、及時、豐富、真誠;課堂評價語既要關注個體的發展,又要關注知識的學習。 [關鍵詞] 課堂評價 語言學習 導向性 發展性 激勵性 言語交流是師生互動的基本方式。課堂是師生共生的舞臺。決定課堂教學效果優劣的因素很多,但師生話語交流的質量是關鍵因素之一。其中教師的課堂語言又是關鍵中的關鍵。教師課堂語言具有教育的功能。它大致可分為教師的指導語言、問題語言和評價語言三類。這里著重就語文教師課堂教學評價語言的問題談談個人淺見。 一、課堂評價語的功能 語文課程評價具有檢查、診斷、反饋等多重功能,那么語文教師的課堂評價語也就具有導向性、發展性、激勵性等多重功能。 1、教師課堂評價語的導向性。語文學習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在個過程中教師評價語的引導作用至關重要。因為“對于他們的思想”,有些應該“加以支持和發展,而有些則機智地予以抵銷”。(贊可夫語)教師的課堂評價語的導向性包括檢查、判斷、引導、修正的功能。當學生理解正確的時候老師要予以肯定,當學生的理解錯誤的時候老師要給予糾正,當學生理解偏離思維軌道的時候,老師要點撥引導,矯正原有的認知偏差,以促使新見解的獲得。其中引導與修正功能在學生語言能力的形成與提高中發揮重要作用。 下面讓我們看看特級教師薛法根在教學中通過評價語幫助學生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的做法。在教學《雪兒》一課時,薛老師讓學生讀書思考“我是怎樣對待雪兒的”后,學生分別用一句話概括,此時薛老師評價:“同學們概括得很準確,說明同學們已經初步讀懂了課文的內容。現在,誰能將這些內容連起來,完整地概括一下?”一學生回答:“我給雪兒療傷、取名;盼望著它的傷快點兒好起來;為雪兒歡呼;祝福雪兒重返藍天。”他的回答是正確的,但是語文學習追求的不只是正確,更何況這是一篇富有詩意的課文,即使概括也應該能像課文那樣詩性些。于是薛老師順勢點評、啟發:“很概括!但不美了。”這名學生馬上修正自己的表達:“在雪兒受傷的時候,我給它療傷、取名;在知道雪兒是‘藍天信使’的時候,我更盼望著它的傷快點兒好起來;當雪兒展開雙翅飛起來的時候,我為雪兒歡呼;在雪兒舍不得離去的時候,我祝福雪兒重返藍天,為雪兒感到高興。”這樣的語言表達不但簡潔,而且句式、內容也更富有詩意了。還記得特級教師王林教學蘇教版九冊習作六時,為了讓學生學會“把話說生動、形象”,她不直接教給學生描述方法,而是順著學生的發言引導,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比如一名學生口述:“老貓想:一頓美餐來了!這只貓前爪著地,后退騰空,然后撲了過去……”老師及時評價:“他不但看到了貓的動作,還會想,想到貓的心理!”她的評價后學生馬上明白了要說得“生動、具體”不但要說出看到的,還要描述想到的,這樣習作方法的指導就在不經意間被學生牢記在心了。以上兩位老師在教學中都通過評價語促使學生及時調整表達思路,進行積極的建構,提高語言表達質量,形成語言能力,發揮了評價語的導向功能。 2、教師課堂評價語的發展性。如果說“導向性評價”是橫向評價,那么“發展性評價”則是縱向評價,前者是“點評+引導修正”式,后者則是“點評+提升認識”式。“點評+引導修正”式評價語側重對學生學習活動中出現錯誤內容矯正的評價。當學生在學習中出現理解錯誤或表述不準確時,老師要對其內容作出修正,這樣的修正可能是老師直截了當地糾正,但更多的是引導學生在討論中逐步澄清問題,自行糾正。而“點評+提升認識”式的評價語則更注重在學生討論問題表層基礎上通過追問使討論向縱深推進,它既能從“面”上有效地引導更多的學生深入思考,又能從“度”上提升討論的質量,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提高認識。這樣的提升認識一般有兩種途徑:直問的深入式和曲問深入式。直問深入式一般是教師承接學生話語,通過直接追問的方式使討論,達到提高認識的目的。而曲問深入則是“運用迂回戰術變換提問的角度,讓思路拐一個彎,從問題側翼尋找思維的切入口”。(錢夢龍語)所以曲問多見巧思,易于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下面我們來欣賞錢夢龍老師的《故鄉》教學片段,體會這種“迂回戰術”的巧妙: …… 生:《故鄉》中的“我”,《社戲》中的“我”,還有一些魯迅作品中的“我”是不是就是魯迅?如果不是,為什么都很相似? 師:這問題提得很好。這位同學把許多課文聯系起來了,想得很廣。那么你認為怎樣,我想先聽聽你的意見。 生:不是。 師:什么理由?(生不能答。老師繼續啟發)你們知道魯迅寫的《孔乙己》嗎? 生:(齊)知道! 師:那里面的“我”是個酒店的小伙計。魯迅賣過酒嗎? 生:(齊)沒有! 師:所以這個“我”是作者在小說中所塑造的…… 生:(接話)藝術形象! 師:小說的情節是可以虛—— 生:(接話)虛構的! 師:你們真聰明!所以我們看作品中的“我”是不是作者自己,只要看看這作品的體裁是不是小說就行了。那么,《故鄉》中的“我”是不是魯迅自己呢? 生:(齊)不是。 師:為什么? 生:(齊)《故鄉》是一篇小說。 師:你們怎么知道的? 生:《吶喊》是小說集,《故鄉》是從《吶喊》中選出來的一篇,當然是小說。 …… 發展性評價能使學生突破原有的體驗與理解,促成新知的生成,因此它要求教師要善于傾聽學生的話語,熟練地掌握互動調整的策略,才能及時調整自己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 導向性評價的引導過程一般是可以預設。發展性評價的引導過程往往是生成的。 3、教師課堂評價語的激勵性。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兒童聽了鼓勵的言詞會精神煥發”。兒童都是在賞識中成長起來的。教師的課堂評價語要注意關注兒童心理,發揮評價語的激勵性特點,使學生課堂思維更活躍,學習活動更有效。我們常常發現當老師對學生說出“你的發言真精彩!”“你的想法很獨特!”這樣贊賞的話語時,學生喜悅地坐下并更加專心地投入課堂的學習與討論活動中去。可見,在學生回答問題或完成某個學習任務后老師適時的鼓勵能促進學習活動的發展。 二、課堂評價語的要求 課堂教學中的評價語言,貫穿整個課堂。有了精妙的評價語課堂內生機勃勃,學生思維活躍,課堂教學效果不言而喻。教師的課堂評價語能有效地促進課堂學習和個體發展,那么課堂評價要注意什么呢? 1、教師課堂評價語要準確。教師自身課堂評價語言的表述要準確、規范。兒童學習規范語言的途徑主要在課堂。語文老師應該做“兒童的語言醫生”。老師要幫助學生樹立處處學語言,時時學語言的意識。在大力提倡語文教學要注意“語言訓練”的今天,很多老師片面理解“語言訓練”,認為在語文課堂上老師挖掘教材的“語言訓練點”才是進行語言訓練。于是課堂教學中學生表達有問題的時候看不到老師在糾正,甚至還有很多老師自己的語言表達也毛病百出。在一位老師執教的《普羅米修斯盜火》時,一名學生讀完后,老師這樣評價:“你讀出了大發雷霆。”這樣的評價語本身就是個病句,這是不利于孩子語言學習的。 2、教師課堂評價要及時。教師要重視傾聽學生的發言,在需要鼓勵的時候不能吝嗇自己的贊美;在需要點撥的時候,要及時指明方向;在回答失誤的時候要及時引導矯正……因此,教師的評價要及時,不要錯失評價時機,造成錯誤認識的形成和學習資源的浪費。另外,及時評價也便于學生掌握正確的知識,激發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及時評價也能促成精彩生成。 3、教師課堂評價語要豐富。我們常常在有些老師的課堂上聽到“讀得不錯”“讀得真好!”“你真棒!”之類的泛化評價和“哦”“嗯”之類不置可否的評價,這樣的評價語單調乏味,讓學生無法正確感知學科知識的正確與否,也導致學生求知不深,不利于學生能力的發展。教師的課堂評價語應該豐富而有內涵。這樣的評價既讓學生準確感知學習內容的深度,又給學生學習語言提供了范本,也使學生明確努力的方向。 4、教師課堂評價語要真誠。課堂評價語的使用在師生面對面的交流中出現,因此它要求教師一定要發自內心地、真實地評價學生的學習結果。那種不論學習內容一味鼓勵為主的做法既不利于學生的進步,也不利于師生關系的融洽。真誠的評價語要求教師關注學生發言的內容,關注每個學習個體的不同狀態,了解個體的實際能力,看到個體的進步。為了讓學習者看出老師評價的真誠,你還可以將話語和體態語言結合使用。比如在學生回答完問題的時候,你可以走上前拍拍他的肩,或注視著他的眼睛,或豎起你的大拇指……這樣更容易形成和諧的課堂學習氛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課堂評價語關注的內容 關注個體的發展。新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之一就是改變課程評價的“甄別與選拔”功能,讓評價“有效地促進學生發展”。課堂評價更應該從促進兒童的發展著眼,所以教師課堂評價語要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要尊重個體差異,激發個體的學習熱情,體現主體精神,以促進個體最大可能實現有價值的發展。不同學生的知識、經驗、能力等是不同的,他們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和接受也各異,教師的評價語要關注個體的實際知識和能力差異,體現因才施“評”,才能順勢引導,這樣的學習才是有價值的。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教師要通過評價語喚醒個體的學習熱情,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讓課堂學習成為一次愉快的精神之旅,成為促進生命成長的契點。 關注知識的學習。教師要注意學生發言內容,及時修正、及時指導,這樣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才不至被忽視。特級教師孫雙金老師曾說:“那種對學生的發言不作評價,一概肯定、輕易肯定的做法是不能給學生以正確的知識的。給學生以正確的評價,看似簡單,其實很不容易。一個詞,一個句子,一段文字要準確理解它的意思和內在含蘊,需要教師有較深厚的功底,特別要吃透教材,甚至連一個標點都不輕易放過。”可見課堂評價語不但要關注學生個體的發展,還要關注知識的學習,這樣才能體現課堂教學的價值。 課堂評價語是教師教育智慧的顯示,更是教師文化底蘊、人格魅力、教育素養的展示,希望教師的課堂評價語能成為學生成長路上導航的燈塔。
參考文獻 1、《全日制語文課程標準》 2、宋尚琴:《小學語文課堂提問話語轉化方式的對比研究》,《江蘇教育(小學教學)》,2008年,第二期 2、,《課堂教學臨床指導》,柳夕浪 3、郭根福:《小學語文新課程教學法》,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6月,第三版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其他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