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談小學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摘 要]語文教學不應該給學生太多的框框,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理念就是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和能力,實踐這一理念就是要打破陳舊的教學方法,開展創新的教學模式,讓學生能獨立完成盡可能多的學習任務,盡力理解、領會和掌握所學的知識。
[關鍵詞]自主學習 探究 合作 興趣
新課程要求下,更加尊重了學生在課堂的主體地位,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課堂中樹立學生在課堂的主人翁地位,這就要求學生在課堂中做主人了。語文教學要順應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致力于構建開放而又活力的語文教學,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堅實的語文基礎。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在教學中呈現靈活多樣的方式,有助于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重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作條件,使學生在學習中不斷有所發現,不斷獲得成功的愉悅,不斷提高語文能力。 一、小學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1、什么是小學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 自主學習,顧名思義就是指不依賴別人的獨立自主的學習。自主學習能力則是指學習者在學習活動中表現出來的一種綜合能力。具備這種能力的人具有強烈的求知欲,能夠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學習活動,具有刻苦鉆研精神,并且能夠對自己的學校效果進行科學的評價。有了一定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就不再是被動接受知識的機器,而是能用科學的方法主動探求知識。敢于質疑問難、個性充分發展的學習的主人。 2、當前小學生缺乏語文自主學習能力的表現及原因。 (1)表現:現在的孩子大都嬌生慣養,獨立能力差,在家有家人為自己準備安排好一切,依賴性大,隨著時間的推移,養成沒有主見的性格。在校學習也是機械性地接受,沒有質疑的態度,沒有求知的欲望,做事常要老師的督促和提醒,對學習難以產生興趣,從而影響學習自主能力和學習質量的提高。 (2)原因:許多家長讓孩子嬌生慣養是因為太愛孩子了,所以幾乎毫無選擇地滿足孩子的需求;甚至是對孩子弱小的過分保護,害怕他凍著、累著、餓著,甚至哭一下也擔心他情緒受到傷害。事實上,孩子是需要從小經歷一些自然的風雨的,在成長中經歷一些磨難,吃一些苦頭,這能鍛煉孩子的意志力,也能讓孩子知道幸福不是必然的。在這不僅有利于孩子適應本來如此的環境,而且從小增強身體的自我保護和調節的能力。從而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在學習上,都能培養其自主獨立的性格。 3、培養小學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性。 (1)有利于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積極參與教學,提高教學質量。(2)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擴充和豐富自己的知識。(3)有利于滿足學生終生學習的需要,跟上和推動時代進步。 二、小學語文教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途徑和方法。 1、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讓學生想學。 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來說,興趣是一個人傾向于認識、研究獲得某種知識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動人們求知的一種內在力量。學生對某一學科有興趣,就會持續地專心致志地鉆研它,從而提高學習效果。從對學習的促進來說,興趣可以成為學習的原因;從由于學習產生新的興趣和提高原有興趣來看,興趣又是在學習活動中產生的,可以作為學習的結果。所以,學習興趣既是學習的原因,又是學習的結果。 語文課堂中無論是識字教學還是課文教學,都需要教師對知識點的引導和講述,但假如一直都是老師講,學生聽,這樣的語文學習不能使學生對知識點理解,掌握和運用,因此,在語文教學課堂中,教師的教學方法要靈活多樣,可以用不同形式的比賽,合作,互評等,引起學生對知識點的注意,從而讓學生去探索,配合教師的引導,則令學生在學習中感受的成功的喜悅,使其對語文學習產生興趣。 2、指導學生預習,掌握自學方法,讓學生會學。 預習是學生在教師講讀課文之前的預先學習,它是學生自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預習的好壞直接影響課堂的教學效率和質量。 學生自己邊讀課文邊自己解決生字詞的障礙,主要形式可以是把生字標上拼音在課文中找出生字,并劃出記號,借助拼音初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找出不理解的詞,把讀得不通順的句子畫出來。學生在預習中對知識有了初步的認識并且能發現問題,便能更投入教師的課堂學習中,教師對學生的自學的勞動給予重視和鼓勵,對其自學成果給予肯定,激發他更加自覺地、主動地學習。 3、實施合作學習,通過交流、討論、辯論,讓學生質疑、解疑,相互評價,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新課標指出:語文是實踐性、思維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語文實踐能力。語文實踐活動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學習的過程。其間可以發揮學生的獨立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其主動參與、主動質疑、主動探索、主動思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學習交流,討論,辯論等實踐活動,繼而相互評價,既能體現集體的智慧,又能從小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養成與人合作的習慣。通過合作實踐,既發揮了學生的智慧,同時也使學生認識到通過多人合作,能使問題得到圓滿的解決,大大增強了學生協作互助的合作意識。 4、拓展課外閱讀,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習慣。 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語文是母語教育的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教師應鼓勵學生多讀課外書,開展不同形式的閱讀課,讀自己喜愛的書籍,說自己喜愛的故事,增添閱讀的樂趣,在閱讀中體會語感,并能在閱讀中將學習到的生字和詞語跟同學分享。語文教學滲透字詞句,應該讓學生更多地接觸語文,課外閱讀不僅是學生開闊眼界、儲備知識、的有益橋梁,而且更是語文課堂所必不可少的一項重要內容,是提高小學生語文素養的一個無形的資產元素。 5、鼓勵和指導學生帶著任務自學,在服務社會的實踐中提高自己的自學能力和語文能力。(如辦墻報和專刊、給廣播站投稿、寫社會調查報告等)。
三、通過語文教學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效果和體會。 1、通過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教學質量,并提現了語文服務社會的本質要求。 2、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社會責任感,是培養學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的根本動力。 3、教師為人師表、熱愛讀書、學識豐富,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條件。 并且始終貫徹以教師指導以學生為主體,以自學為主線的原則。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其他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