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應對幼兒入園焦慮情緒 -----幼兒入園焦慮情緒分析及應對措施
【摘要】:幼兒新入園時,由于幼兒園環(huán)境與家庭環(huán)境的迥異,幼兒離開了溫馨熟悉的家庭和家人,來到我們的幼兒園大家庭,會有一段時間的不適應,通常會產(chǎn)生一定的焦慮情緒, 隨之產(chǎn)生的一些舉動會讓家長變得措手不及。其實要克服這些心理上的障礙也不是一件難事,這里我們需要園方和家庭雙結合,通過耐心的教導來解決并調整好幼兒的心態(tài),從而減少他們對父母的依賴感,順利過渡到正常的幼兒園生活中去。 【關鍵詞】:幼兒焦慮情緒 應對方法 適應及鞏固 一、什么是幼兒焦慮情緒 焦慮屬于情緒范疇,就是心理上對即將發(fā)生的事產(chǎn)生一種惶惶不安、心神不寧、手足無措的心態(tài)。當幼兒知道要與親人分離深感不安而產(chǎn)生明顯的焦慮情緒,通常表現(xiàn)在不愿意去幼兒園或拒絕上學,即使勉強送去,也有哭鬧、掙扎等不穩(wěn)定情緒的表現(xiàn)。 二、焦慮情緒對幼兒的癥狀 進入幼兒園,是孩子從小家庭走向社會大家庭的第一步。他們有許多這樣那樣需要適應的問題,沒有了家里人的陪伴,只有陌生的環(huán)境、老師和同年齡的小朋友們。第一次走出家人的呵護,獨立和陌生人交往。有些孩子會變得不適應,特別在入園的初期階段,通常表現(xiàn)在不愿意入園、大哭吵鬧、飲食減少、睡眠不安、情緒不穩(wěn)、少言寡語甚至是拒絕進食等。 我負責的小班里有一個小女孩,在入園時給我留下頗深的印象,也可以說是比較典型的焦慮癥。在與父母告別的時候,拉著父母的手又哭又鬧,大喊著要回家,不要去幼兒園,任由兩位家長好說歹說都無濟于事,最后硬是被她媽媽硬拽著送進了班級。父母離開后,小女孩的孤獨感和恐懼感明顯加深,在小朋友們集體做游戲的時候,她略顯沉默、不合群,不愿意過多的和小朋友們接觸,經(jīng)常一個人默默的站在角落。老師提問的時候,也不是很愿意說話,即使回答,聲音也比較小,比較扭捏。午睡的時候,面對陌生的環(huán)境又是再一次哭鬧了起來,吵要回家睡覺。這個小女孩的表現(xiàn)充分體現(xiàn)了幼兒的焦慮情緒,如果沒有正確的應對方式,這一系列的表現(xiàn)將持續(xù)并惡化。不過如果有了針對性的方法,這些問題也不難解決。 三、對幼兒焦慮情緒的應對方法 有關的研究表明,人類在0-6歲是一生中發(fā)展最快、最大的時期。就譬如造房子打地基,地基越堅固,房屋越堅固。由此可見,幼兒期的心理建設很重要,我們可以從家庭和園方分別著手,讓幼兒排除焦慮,愉快入園。 (一)家長如何應對 1、熟悉環(huán)境 首先我們可以從家著手,在一開始就幫孩子建立起好習慣,帶孩子去幼兒園參觀一下,邊看邊向他敘說一些幼兒園里的信息,每天都做點什么?讓他知道幼兒園是什么樣子的,在那里可以學到很多本領,還有很多小朋友們可以一起玩游戲,每一天過的可開心啦!通過這些讓孩子建立起“幼兒園”的概念,讓他們的心中有一種期待感,自豪感。覺得幼兒園是自己長大的開始。 2、環(huán)境及時間模擬 在熟悉了環(huán)境之后,家長在家可以按照幼兒園日常的作息時間,調整下孩子的生物鐘。培養(yǎng)他們各項生活自理能力,比如自己洗手,吃飯,自己穿衣服,想上廁所要會叫等等。在吃飯的時候要求孩子一定要自己吃,并且要坐在餐桌邊吃飯,不能隨意走動,或邊吃飯邊玩耍。培養(yǎng)他們自己午睡,睡醒起床后自己穿衣服。家長還可以模擬一下在幼兒園上課這類游戲,通過這些循序漸進的過程來讓孩子知道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從而減少孩子入園后的焦慮感和自卑感。 3、能力培養(yǎng) 現(xiàn)在很多孩子出門都是坐車,到家上樓坐電梯。有很多甚至出門不愿意自己走路,一定要爸爸媽媽抱著。可是到了幼兒園不是這樣哦,很多剛入園的孩子活動能力都不是很理想,在玩耍時和小朋友稍有碰撞就會跌跤,摔倒后又比較嬌氣,會哭,還會賴在地上不肯爬起來。這個小問題,家長們在入園前也可以培訓起來,讓他們多走,多跑跳,即使摔倒也不要第一時間去拉或者責罵,而是鼓勵孩子自己站起來。并在起身之后給他們一些表揚。千萬不能因為心軟而事事包辦。 4、排除對陌生環(huán)境的恐懼感 現(xiàn)在獨生子女居多,從小習慣了一個人在父母、長輩的陪同下生活,面對突如其來的陌生環(huán)境和那么多陌生的小朋友,不免會產(chǎn)生一些不習慣和恐懼感。我們可以在孩子玩耍的過程中,讓他獨處一會。在此期間,家長可以躲在暗處觀察下孩子的表現(xiàn),時間由短到長,比如初期可以告訴孩子:媽媽要離開一下,幾分鐘就回來,寶寶一個人先玩一會好嗎?幾分鐘后,家長一定要出現(xiàn)在孩子的面前。并表揚他們說:寶寶真棒,一個人的時候也這么乖!或者盡可能安排孩子和同齡人一塊玩,并每人都拿出自己的玩具交換著玩,讓他們學會互相謙讓的同時也達到了模擬的效果。通過幾次這樣的觀察,時間可以慢慢增加。讓孩子減少對父母的依賴感,排除一個人在陌生環(huán)境中的不適應和恐懼感。 5、家長的情緒控制 送孩子上學時,父母一定要處理好自己的情緒,不要讓孩子看到你不高興的樣子,以免讓孩子在幼兒園里為父母擔心,這可避免孩子因為你的苦惱而加重他的焦慮。也不要因為孩子的哭鬧而心軟,“三天打漁,兩天曬網(wǎng)”的去幼兒園。這樣很容易養(yǎng)成孩子的一個習慣,那就是只要哭鬧一下,我就可以留在家里,不用去幼兒園了。在送與不送這個問題上,家長的態(tài)度一定要堅決,要做到無特殊情況,必須每天堅持去。 (二)園方如何應對 1、充分了解情況 在孩子入園前,請家長配合園方填好調查表,以便老師充分了解幼兒的特點,家長的教育方式。教師的家訪我認為也是比較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以朋友的身份出現(xiàn)在孩子的家里,看看他平時在家里都喜歡玩些什么,生活習慣是怎么樣子的,為因材施教奠定下最初的基礎。 2、真情呵護 幼兒新生入園之初,老師所扮演的不僅僅是“老師”這個角色,更要表現(xiàn)出“母親”的特征。將這兩種角色恰到好處的融合在一起是關鍵所在。老師可以用親切的態(tài)度,溫柔的語言來喚起孩子們愉快的情緒。在孩子對你產(chǎn)生依戀的這個過程中,慢慢地將幼兒園的一些規(guī)則融入其中,讓孩子在感受像媽媽一樣悉心呵護的同時,逐步接受集體生活,為排除焦慮,適應幼兒園生活做準備。 3、走向室外,融入環(huán)境 幼兒園每天都會安排適當?shù)氖彝饣顒幼尯⒆觽兘獬淌覂鹊氖`感。老師們針對新入園的孩子會編排一些簡單的舞蹈,集體的游戲。室外開闊的活動場所,與其他同伴們的積極互動都能對新生起到激發(fā)其融入新環(huán)境、主動參與的興趣和熱情。例如:以班級為形式組織孩子們參觀一下中班、大班的活動室,派代表來講述他們的幼兒園生活是怎么樣豐富多彩的。 4、親子活動 利用休息日對新生的家長進行開放,邀請家長和孩子們一同來到幼兒園熟悉新環(huán)境,并將一些必要的活動常規(guī)告訴家長,讓他們加深了解。在家長的陪同下一起做一些有趣的親子游戲,從而調動孩子去幼兒園的熱情。
四、適應期及鞏固期 不要以為孩子做到以上這些就萬事大吉咯,這并不代表孩子真正喜歡上了幼兒園。在這個時候我們進入了緩解焦慮的適應期和鞏固期。 1、及時溝通 入園后,家長和老師仍需要勤溝通,在家長來接孩子放學的時候簡單交流一下,進一步讓老師深入了解孩子的個性,有的放矢的關心孩子,使孩子逐漸和老師建立起感情。讓他們感受到老師其實和父母一樣,都是愛他們的。 2、家庭教育 孩子接觸得最多的就是父母,所以他們的一些行為舉止很容易影響到孩子。父母應該教孩子要與全班小朋友都和睦相處,激發(fā)孩子的集體意識,使孩子相信并熱愛這個大家庭。配合幼兒園的教學,每天回家問一下孩子今天學到了些什么新本領?和小朋友們玩了開心嗎?可以把你學到的東西展現(xiàn)給爸爸媽媽看下嗎?無論孩子的表現(xiàn)好壞與否,都要積極的表揚或鼓勵他們。而不是說一些激將的話語,例如:表現(xiàn)再不好,就天天送你去幼兒園,不接你回來之類的。通過孩子的敘述來了解他們的心理感受,從而及時的幫助他們消除一些情緒問題。 3、幼兒心理影響 也許你的孩子在入園初期并沒有焦慮情緒的產(chǎn)生,但是這并不代表他們已經(jīng)真正融入了這個大家庭,還需要多加觀察。一些比較內向的孩子,看似比較好管理,因為他們的情緒比較平穩(wěn),但是往往心理藏的東西比較多,不擅于表達。這類孩子老師應該采取用余光去關注,通過全體活動來分散他們的注意力,而不是過多的去詢問他們一些情況,過多的交流,反而會引起內向孩子的苦惱,不利于他們的情緒控制。另一些比較外向的孩子,通常比較好動,淘氣,對新環(huán)境也比較容易熟悉適應。對于這類孩子,應該注意從入園起就進行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要限制一些不適當?shù)男袨椤?br /> 4、正確的表揚和批評 入園之后,你會發(fā)現(xiàn)孩子能做、會做的事情越來越多了。這個時候很多父母可能會奢求更多,有時候也會不自覺的表現(xiàn)在言語間:要是再能做到什么事就好了。有時候隨口說出的一句話,孩子可能會聽進去。但是孩子畢竟還小,很多事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這個時候家長應該更多的鼓勵他,比如:寶寶已經(jīng)很努力了、慢慢來,不著急。很多家長也喜歡拿自己的孩子和其他班級里好的孩子做比較。我們在路上一定不難聽到接孩子回家的家長們說:人家怎么可以拿第一名,你怎么不可以呢?也許你們是想通過這類話語去激起孩子的上進心,但通常會適得其反。孩子會很反感聽到這類話,感覺自己一點都不被重視從而喪失自信心。其實每個家長應該認識到,孩子們都有他自己的獨特長處和與眾不同的個性,每個孩子只有從他自己實際的基礎上發(fā)展,才能成才。所以首要任務不是盲目的攀比,應是幫助孩子找出他的長處,發(fā)展他的個性。 父母是孩子最佳的老師,在孩子入園前后,父母的正確引導比老師更重要。希望父母要有恒心、耐心和信心,要相信你的孩子是最棒的,一定能在幼兒園這個小社會里擁有一片自己的天空!通過這幾個小方法一點一點耐心地教孩子去做,相信孩子一定能擺脫焦慮,很快就能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走好進入社會的第一步。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wǎng)絡,如發(fā)現(xiàn)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lián)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ǎng)(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wǎng)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其他論文畢業(yè)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yè)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