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格式
              電氣工程 會計論文 金融論文 國際貿易 財務管理 人力資源 輕化工程 德語論文 工程管理 文化產業管理 信息計算科學 電氣自動化 歷史論文
              機械設計 電子通信 英語論文 物流論文 電子商務 法律論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場營銷 電視制片管理 材料科學工程 漢語言文學 免費獲取
              制藥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裝工程 模具設計 測控專業 工業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應用物理 電子信息工程 服裝設計工程 教育技術學 論文降重
              通信工程 電子機電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學 藝術設計 新聞專業 信息管理 給水排水工程 化學工程工藝 推廣賺積分 付款方式
              • 首頁 |
              • 畢業論文 |
              • 論文格式 |
              • 個人簡歷 |
              • 工作總結 |
              • 入黨申請書 |
              • 求職信 |
              • 入團申請書 |
              • 工作計劃 |
              • 免費論文 |
              • 現成論文 |
              • 論文同學網 |
              搜索 高級搜索

              當前位置:論文格式網 -> 免費論文 -> 其他論文

              構建和諧校園——新時代的新型師生關系

              本論文在其他論文欄目,由論文格式網整理,轉載請注明來源www.donglienglish.cn,更多論文,請點論文格式范文查看

              構建和諧校園——新時代的新型師生關系

               從前“老師”是一種權威的化身,尤其在中小學時代,學生更是唯師命是從;但是隨著舊社會規范的解體,老師權威的偶像漸被打破,在社會普遍追求“民主”、“自由”的價值觀之下,傳統老師的角色遭受到嚴厲的挑戰。在大學校園事件愈演愈烈的同時,向來平靜無波的中小學,亦有風聲鶴唳之勢,校園師生關系的緊張程度,令人觸目驚心,此一現象與問題值得關懷與深思。
               展望新世紀教育的發展趨勢,其中一個很重要的特征就是學校的師生關系發生了巨大變化。拉塞克和維迪努在《教育內容的全球展望》一書中說:“由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由于每個學生的創造性都受到重視,指令性和專斷的師生關系將難以維持。教師的權威將不再建立于學生的被動和無知的基礎上,而是建立在教師借助學生的積極參與以促進其充分發展的能力之上。”改變傳統的師生關系,已是不爭的事實,對師生關系的重組,必須明確從以“知識為本”的教育向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轉變,并在此基礎上,改變原有的教師與學生的“權威——依存”的關系,確立“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新型師生平等關系。這種師生關系應當是民主、平等、合作、和諧、愉悅和共鳴的,而不是傳統的師道尊嚴,即教師居高臨下、“一言堂”,學生唯唯諾諾,亦步亦趨。那么,在教育活動中該建立一種怎樣的新型師生關系呢?
               為了探索這種關系,適應教育活動的需要,本人在教育實踐過程中,對這一問題作了一些探索、實踐和思考,試圖構建一個能適應新世紀教育發展需要的品德教育活動的新型師生關系體系。歸納起來,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建立起教育民主與教育集中相統一的新型師生觀
               師生關系的民主是指學生作為主體,在品德教育活動中,教師要尊重學生,平等對待學生,并能傾聽學生的心聲,允許學生去主動求真,主動探索,各抒己見,并允許學生對某一問題有不同的認識,哪怕有時可能是一些錯誤的認識。師生關系中的集中是指教師作為主導,在品德教育活動中,教師要在學生積極參與和追求平等的民主氛圍中,引導學生走向共同的品行目標,堅持維護正確的東西,否定錯誤的東西,這是共同進步的目的。
               師生關系是一種平等、理解、雙向的人與人的關系,這種關系得以建立和表征的最基本形式和途徑便是交往,離開了交往,師生關系就只是外在的,而不能成為教育力量的真正源泉,甚至反倒成了教育的阻力。在傳統的師生人際關系中否認了學生的主體性,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強調外部環境和力量對學生的作用與影響,把學生當成接受知識的被動載體。這樣的師生關系和學生觀不利于發展學生的創造性和個性,更不利于學生良好人格的養成,阻礙了教育教學的發展。” 
                  所以說,通過交往,重建人道的、和諧的、民主的、平等的師生關系是教育工作者必須身體力行的一項重要任務。在這樣的師生關系中,學生體驗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寬容、親情與關愛,同時受到激勵、鞭策、鼓舞、感化、召喚、指導和建議,形成積極的、豐富的人生態度與情感體驗。
                  在教育活動中,要讓學生共同參與,教育民主是基礎、是前提。在對某一品德行為的討論認識中,允許學生有不同的見解,當然包括允許學生對教師的認識進行質疑或辯解,這是師生關系民主化的具體落實。但我們并不能保證學生在品行認知、質疑、辯解這一活動過程中的品行導向都是符合道德準則和規范的。因此,我們有必要對偏離道德準則的認識、質疑、辯解放在同一個平臺上,經過反復辨析,糾正錯誤的東西,發揮積極向上的東西,決不能陷入“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這種庸俗化的教育民主泥潭中去,要有一個集中統一的導向,用教育集中來保證教育民主的效果。但這種教育集中必須是建立在情感體驗基礎上有助于學生共同進步和發展的集中。比如,在培養學生“做人要講信用”這一品行時,我們首先要講究民主,在師生的對話中形成一個良好的氛圍,讓學生對“講信用是好是壞”、“講信用的條件”等問題進行充分討論和辯解,然后針對學生中提出的“講信用吃虧”、“講不講信用要看對自己有沒有利”等錯誤觀點,采取教育集中這一手段,先讓學生有理有據地進行反駁,然后聯系實際把學生的意見集中起來,站在引導者的角度讓學生真正認識到“講信用”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不講信用”是被世人唾罵的一種不良品質。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在“講信用”這一品質上得到良好的發展。
               二、建立起“表率”與“表心”相結合的新型師生觀 
               所謂“德高為師,身正為范”,為人師表的我們應更多地注意自己的言行,對學生不要進行空洞的、抽象的說教,而是要理解學生,懂得學生。用自己良好的思想品德風貌去感染、熏陶、教育學生。這無疑會激發學生的熱愛、崇敬之情,積極效仿之心,促使他們在耳濡目染中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對學生來說,這是無聲的教育和有力的鞭策。師生關系中的“表率”就是指在教育活動中,教師應注意修煉自己的言行和加強品德修養,力求做到寬容、嚴格、真誠、熱情、正直、善良、整潔、衛生、有秩序、大公無私、平等待人,提高“表率意識”。比如,我由于開會的緣故,上課遲到了兩分鐘左右,一走進教室,我就向同學道歉。我的話音剛落,全班立刻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掌聲代表了學生對老師的尊重和信任,這是一種榜樣的力量。
               在品德教育活動中,“表率”只是師生關系中的一個層面,而另一個層面就是“表心”。師生關系中的“表心”就是教師在教育過程中,師生間的交流必須做到用“心”去交流。教師要力求做到以情感人,用尊重、理解、愛護架設起通向學生心靈的橋梁,消除師生感情的隔閡和對立情緒,相互理解。比如,在一次上課的時候,有位平時很少遲到的同學突然遲到了半堂課,我當時就利用“表心”這層關系,便悄悄地詢問她:“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麻煩事情?”她稍稍停了一下,臉帶愧色地輕輕地對我說:“老師,真不好意思,睡死了不懂得醒。”對此,我沒有說什么,僅是善意地輕輕拍了拍她的肩。此后,這位同學一直保持品學兼優,沒有做過任何令教師遺憾的事。反思一下,如果當時不是這樣處理,而站在“教師”的角度去批評她一通:老師遲到了都要道歉,你怎么能遲到?也許情況就會大不一樣。也許這位學生從此以后再也不會跟你說真話。可見,在師生關系中把“表率”和“表心”結合起來,是創設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的重要前提。
               三、建立起“放”與“督”相一致的新型師生觀
                  師生關系中的“放”是指在教育過程中,教師必須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強烈的參與意識、競爭意識、合作意識、創造意識中體驗到自身的獨立存在,真正認識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善,什么是惡。從激勵出發,放開手腳,讓學生思想“活”起來,真正成為活動的主體,以求最佳的育人效果。這也是實現創新教育一個不可缺少的條件。師生關系中的“督”是指在教育過程中,要用教育手段去約束、調整、督促學生,把他們的行為和心理發展引上健康之路,避免教育的被動性和盲目性,并建立師生間相互監督的機制。
                  在教育活動中,要深入了解不同學生的優缺點,掌握其內心的變化,教師不能把學生當成一張白紙而任意涂寫。要改變那種“放了怕飛,捏了怕死”的舊有理念,應當把學生看成是一只只自由放飛的小鳥,使學生在品行的天空中,從最初的被動接受教育,轉化為主動接受教育,讓學生在教師的鼓勵中,擺脫固有束縛,思想活躍,敢想敢說敢做。比如,在教學《不受騙上當》這一內容的時候,就要放開手腳,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最大限度地去認識社會上形形色色騙子的騙術,讓學生主動去思索那些騙人的東西或可能出現騙人的東西,防患于未然。當然,在教育活動中,還要重視發展“督”的師生關系,即在約束、調整、督促學生的同時,允許學生對教師的監督,形成師生間相互監督,共同進步的良好關系。比如,在進行《注意環境衛生》這一品德的養成教育時,利用教師促督學生、學生監督老師、同學間相互監督的辦法,不僅有效地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而且有效地改變了學生原來的不太注意環境衛生的狀況。
                  在師生關系中,“放”和“督”兩者互為條件,相互一致,缺一不可。這是實現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中很重要的一對關系。
                  四、建立起務實與創新共存的新型師生觀 
                   師生關系中的務實是指在教育過程中,根據實際需要,以滿足教育的需要為宗旨,開展各種有針對性的教育活動。例如,我發現有個班的學生不愛幫助人,便組織學生開展“到附近村為孤寡老人做好事”的專題活動,并在每次活動后與學生一起進行討論總結,把學生當成合作的伙伴,讓學生在共同的活動中受到教育。結果 ,學生都樂于參與,教育效果不錯。
                  在師生關系中,務實很重要。但僅有務實還不行,還必須在務實的基礎上有所創新。師生關系中的創新是指在教育過程中,根據時代、環境的不同和育人的需要,不斷調整和完善師生關系,使學生在其中體驗到一種距離的美感,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在一個班級里,由于各種原因,總有部分學生與教師關系較近,有部分學生與教師關系較疏遠,師生關系的不斷創新對學生心理有著較大的影響。師生關系中的創新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方面體現在形式上,比如,平時與教師關系較近的學生犯了錯誤,教師只須在進行教育的同時拉大一下與他的距離,便能達到批評教育的目的;相反,對于平常受到批評較多,與教師關系較疏遠的學生可反用此法,縮短師生距離,使學生從師生關系的變化中,體會到被尊重的甜頭,感到自己稍做努力,便能與老師的關系很近,有利于達到教育的目的。另一方面體現在內容上,比如,在課堂上和課堂下就要根據實際情況不斷調整師生關系,有時像朋友那樣隨便,有時要像兄弟姐妹那樣親切,有時要像領導與部屬那樣嚴肅;教師在學生心目中既要保持師長的尊嚴,又要蘊含父母式的關愛,更要進入知己和朋友的角色。再一個方面體現在方法上,育人的方法要有選擇性、科學性、針對性、趣味性,要常變常新,同中求異,異中求新,吸引學生自覺自愿地參與到品德教育活動中來,使學生在愉悅的心境中接受教育和熏陶。
                  在品德教育過程中,務實和創新是師生關系中不可忽視的東西,將務實和創新有機地結合起來,是構建新型師生關系的一條極重要的原則。
                  五、建立起教育情感與教育理智相互補充的新型師生觀
                  師生關系中的情感是指在教育活動中,教師必須盡量使自己走進學生的心靈,走進學生的感情世界,去體驗他們的感覺,要對學生傾注全部的熱情,與學生誠懇相待,平等相處,富于學生信賴感和親切感。“愛學生,就必須善于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須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恕哀樂。事實上,當學生對你說悄悄話的時候,你的教育就真的成功了。”只要教師的教育情感到位了,即使犯了錯誤的學生也會反省自己的行為,進而改變自己。比如,我在一次上課的時候,我就碰到這么一件事:
                  我剛走到教室門口就聽到教室里有一位男同學說了一句“×你媽”的粗口話。我借上課起立前的一分鐘,帶著遺憾之情對全班同學說:“剛才我聽到一句十分難聽的粗口話,也許這位同學是無意的,但這話卻傷害了所有的母親,反正我是很尊重我的母親的,同樣也很尊重別人的母親,真的!我不知我們的同學是否也與我一樣尊重自己的母親和同樣尊重別人的母親呢?我很傷感。好,上課。”我說話的時候,全班很靜,顯然我的話觸及了學生充滿摯愛的心靈。等到下課的時候,突然一位男同學紅著臉把一張紙條遞給我,我一看是一張檢討書。實際上我當時幾乎已經忘了這件事。這位同學在檢討書中這樣寫到:“黎老師,我錯了,我以后一定不再講粗口話。”我想,能夠取得這種好的結果,應該歸屬于在教育教學活動中使用教育情感這一藝術的魅力和力量。
                  與此同時,在師生關系活動中貫徹教育情感這一理念時,亦不能過份放縱學生,不能讓學生在“愛”的包圍中迷失了方向。也就是說,該鼓勵時就鼓勵,該批評時就批評,該說理時就說理,這就是我們倡導的教育理智。
                  在教育過程中,教育情感和教育理智總是相互滲透,相互補充,遙相呼應,缺一不可。這也是構建新型師生關系必不可少的一條原則。
                  當然,隨著時代的變遷以及教育發展的不同要求,師生關系所體現的內容和原則也會有所不同,這就要求我們以一種發展的理念去探索和構建其相應的師生關系,不斷豐富我們教育活動中的師生觀。
              參考書目

              《現代教育思想專題》

              《〈基礎教育實施綱要〉(試行稿)解讀》


              相關論文
              上一篇:對幼兒園新教師培訓模式的現狀分.. 下一篇:走進孩子的心世界
              Tags:構建 和諧 校園 新時代 新型 師生 關系 【收藏】 【返回頂部】
              人力資源論文
              金融論文
              會計論文
              財務論文
              法律論文
              物流論文
              工商管理論文
              其他論文
              保險學免費論文
              財政學免費論文
              工程管理免費論文
              經濟學免費論文
              市場營銷免費論文
              投資學免費論文
              信息管理免費論文
              行政管理免費論文
              財務會計論文格式
              數學教育論文格式
              數學與應用數學論文
              物流論文格式范文
              財務管理論文格式
              營銷論文格式范文
              人力資源論文格式
              電子商務畢業論文
              法律專業畢業論文
              工商管理畢業論文
              漢語言文學論文
              計算機畢業論文
              教育管理畢業論文
              現代教育技術論文
              小學教育畢業論文
              心理學畢業論文
              學前教育畢業論文
              中文系文學論文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計算機論文
              推薦文章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其他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

              Copyright@ 2010-2018 LWGSW.com 論文格式網 版權所有

              感谢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您可能还对以下资源感兴趣:

              论文格式网:毕业论文格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