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小手動起來——為托班幼兒提供適宜的發展小肌肉的操作材料
[摘 要]托班幼兒手的動作有了一定的發展,能學習握筆畫畫、穿珠、扣扣子、解扣子、捏泥和運用生活用品的等較精細動作,小肌肉群動作逐漸發達,為今后的自理生活和使用工具打下基礎。(一)了解2-3歲幼兒年齡特點是進行玩具材料投放的前提基礎1.創設豐富、鮮艷的區域環境2.根據幼兒水平及興趣生成活動內容(二)滿足幼兒興趣需要是投放適宜材料的第一步1.根據幼兒的需要,提供不同層次的材料2.圍繞同一動作練習,提供多種材料3.提供趣味性、多功能性的材料(三)對幼兒的指導適時恰當,這樣才會對幼兒游戲起到促進作用。
[關鍵詞]托班幼兒 小肌肉發展 生活 色彩 聲響
一、問題的提出 2~3歲幼兒手的動作有了一定的發展,能夠學習握筆畫畫、穿珠、扣扣子、解扣子、捏泥和運用生活用品的等較精細動作,小肌肉群動作逐漸發達,為今后的自理生活和使用工具打下基礎。 精細動作是指手和手指的運動和手眼協調操作物體的能力。精細動作多為小肌肉的運動,在全身大肌肉發育后迅速發育。兒童的手在精細動作方面有著極其重要的位置。有資料顯示:嬰兒抓握物品的方式最初是用手掌的尺側,進而用全掌抓握,然后發展到堯側掌抓握,8~9個月開始用手指抓物,10個月會用拇指與食指對指取物,以后食指的靈巧性繼續抓物。 《北京市托班教養大綱》中從不同的方面提出了關于幼兒小肌肉發展的情況:生活方面——會用勺吃飯、喝湯、用水杯喝水;會剝開口的果皮,能從食物中剔除果核及不可食用的部分;游戲方面——喜歡欣賞好看的藝術作品,會用畫、剪、撕、捏、貼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感受,體驗成功的喜悅;積極感知玩具材料的顏色、形狀、大小等明顯不同。這些,資料為我們提供了理論依據和發展目標。但是,教師如何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游戲特點等投放適宜托班幼兒小肌肉發展的游戲材料,還需在實踐中摸索和創新。 目前在幼兒園的托班,小肌肉操作材料在玩具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投放面較廣,但缺乏層次感很容易使孩子們玩厭。為了更好的發揮材料的教育功能和教育價值,我嘗試如何提供適宜托班幼兒小肌肉發展的游戲材料的研究,試圖使材料成為不說話的老師,讓幼兒在操作材料的過程中,獲得最大限度的發展。 二、研究方法 (一)通過調查問卷與家長交流,了解現階段幼兒小肌肉的水平,收集資料分析研究。 (二)采用描述觀察法,對幼兒在游戲中使用游戲材料的情況進行觀察紀錄分析。 了解2-3歲幼兒年齡特點是進行玩具材料投放的前提基礎。這個年齡段的幼兒手的動作有了一定的發展,能學習握筆畫畫、穿珠、扣扣子、解扣子、捏泥和運用生活用品的等較精細動作,小肌肉群動作逐漸發達,為今后的自理生活和使用工具打下基礎。 1.創設豐富、鮮艷的區域環境 我根據托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對色彩鮮艷、有聲響、會動的事物感興趣”游戲特點“有非常大的隨意性”,將投放的游戲材料分別設置在不同的區域中。如娃娃家(用夾子晾衣服、給娃娃穿脫衣服)、閱讀區(薄布書、毛巾書、硬板書)、美工區(剪剪貼貼、涂涂畫畫、做做捏捏),操作區(玩米、玩豆、插塑、穿線板),認知區(給小動物喂食、顏色口袋、擰瓶蓋)等五大區域,每個活動區4—5人,這樣便于老師的觀察與指導,一旦發生問題,能及時解決;又可滿足幼兒交往與相互學習的需要。 2.根據幼兒水平及興趣生成活動內容 許多老師都想方設法獨具匠心的為幼兒提供游戲材料,可往往因利用不好而發揮不出其應有的效應。在準備時教師常根據自己的想法來制作認為對幼兒有發展的玩具 ,是否適合幼兒的意愿,教師就不一定知曉,所以就形成了某些玩具的投放,因外形不受歡迎、顏色不夠鮮艷、玩法沒有層次成為一種擺設,出現了沒有人玩的現象。 最近一段時間孩子們不愛玩魔塔玩具,但是它依然有鮮艷的顏色、不同的大小和高矮,我一般都會引導孩子按顏色、大小來碼高。一天丁丁把大塊魔塔立起來用小手指捏著小塊魔塔往里填,擺放的方式新穎、顏色鮮艷搭配對比鮮艷,引起我和許多孩子的注意。玩法的變化,更增加孩子玩時的視覺沖擊,而且更加反復練習孩子三指捏物的動作。在玩的過程中,孩子們必須用小手指捏著小魔塊塞到大魔塊里,對他們來說有一定難度但又饒有興趣。 三、研究結果 (一)滿足幼兒興趣需要,投放適宜材料 2-3歲幼兒游戲的目的是為了滿足自身快樂情緒的需要,教師要了解幼兒的興趣所在,滿足幼兒需要并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對游戲進行指導和材料的投放,會提高幼兒游戲的質量。 1.根據幼兒的需要,提供不同層次的材料 個體差異造成每個孩子的需求、能力都不同,要適合每個孩子的特點,教師適時、適度地投放不同層次的材料是關鍵。孩子們的好奇心很強,愿意用小手去摸每一樣看到的東西,他們最先感知周圍環境的動作就是抓握。我提供了許多大核桃、大鈴鐺、彈力球讓孩子抓著玩,開我設想的是讓孩子們從一個筐抓到另一個筐中,一周后就有小朋友嘗試用五指捏著玩。我就提供了許多小藥丸盒、小鈴鐺等,容器變成了一個筐和一個脈動的瓶子,孩子們用手指捏著放進瓶中,難度增加了可孩子們的積極性更高了,因為他們可以通過自己的操作聽到瓶中不同的響聲。隨著年齡的增長,動作的發展孩子們的小手不再滿足粗略的感知物體,開始用五個手指、三個手指、兩個手指來捏小東西。我又為孩子們提供了放信件用的小信箱、吃豆的娃娃、存放糖豆的罐子等等。 2.圍繞同一動作練習,提供多種材料 利用兩指、三指拿捏工具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內容,最典型的是我們玩“串”的玩具。在研究的過程中我發現串珠和串板各不相同,前者是單純的“串”而后者還需要孩子有初步的規則意識。我就為孩子提供了多種形式的“串”具使他們反復換玩而不厭。串珠類:串毛毛蟲、串糖葫蘆、串火車、串高樓等。串板類:水果樹、沿線串、等。另外還有將串珠串板相結合的“給小魚穿衣服的游戲”。 3.提供趣味性、多功能性的材料 托班幼兒年齡小,思維以直覺行動為主,我給孩子提供玩具時先起一個好聽的名字,再用鮮艷的顏色、具體的形象、發出的聲音等去吸引孩子。另外,在準備玩具時我還會考慮一種玩具的多元化。像前面提到的“給小魚穿衣服的游戲”,在動作上包含了串珠和串板,同時需要孩子們按顏色、大小、數量的不同游戲。有趣多用途的材料使小朋友百玩不厭,沉浸在游戲的天地中令他們感受愉悅。 (二)適時恰當的指導,對幼兒游戲起到促進作用 托班幼兒年齡小,自我為中心的意識還比較強,自我控制能力及游戲規則意識還比較弱,所以在游戲中發生沖突、忽略游戲規則及常規的事情常有發生。作為教師首先應認識到這一點是由于年齡特點決定的,是很自然的事。其次,教師必須提供適時、恰當指導,游戲才能發揮出更好的水平。娃娃家添了許多漂亮的襪子,孩子們都爭強著給娃娃穿上,或者洗干凈用夾子夾住晾起來。有一天妞妞跟我說:“媽媽,該買襪子了。”我很驚訝的說:“媽媽,新買的呀!”不由分說妞妞就帶我走進了家中。呵!夾子散一地,千一和豆豆正在扯一只紅色的襪子。我抱起娃娃跟千一說:“爸爸,藍色的襪子在哪呢?我想穿。”又跟豆豆說:“媽媽,幫我洗一下綠色的襪子好嗎?”他們兩個人都放下了襪子個忙個的了。 托班幼兒年齡小,游戲常規意識還比較弱。他們的情感擬人化,認為世界萬物都是有生命的,會哭會笑;托班幼兒不同于小中大班,他們玩游戲是很投入的。我抓住了這兩個年齡特點,不但沒有破壞幼兒的游戲興趣,解決了一場風波還使游戲進行下去。教師適當恰當的指導對幼兒的游戲起促進作用。 通過一學期的教研和實踐,為托班幼兒提供適宜的發展小肌肉的操作材料,我們的最終目的不是讓孩子們小手肌肉發展的多么精細,而是激發孩子動手的愿望,為今后的發展奠定基礎。 只有了解幼兒年齡特點,才能有的放矢的進行玩具的投放與指導。托班幼兒的能力發展和知識的掌握主要來源于游戲和玩具的操作。我們要通過投放玩具來豐富幼兒的知識,提高認知能力和生活能力。因此說玩具是幼兒早期教育中的重要工具,但只有教師了解幼兒年齡特點,很好的利用這個工具并給予恰當的指導,才能使教育達到預期目的。
參考文獻 1.方燕:《小班幼兒自主游戲的環境創設》上海托幼 2006.06 2.徐雅萍:《滿足低齡幼兒精細動作發展的需求》上海托幼 2006.11 3.管培紅,王益紅主編:《基礎教育階段環境教育叢書》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第一版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其他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