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幼兒生活滲透數學教育的探索
幼兒園的數學教育對幼兒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教師應抓住幼兒的興趣,將枯燥的數學知識融入幼兒一日生活,滲透進其他學科領域,并積極為幼兒提供操作材料,激發興趣。使幼兒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理解數學,發展數學,在輕松和快樂中學到更多數學知識。數學是人類生活的工具,對數學的認識不僅要從數學家關于數學本質的觀點去領悟,更要從數學活動的親身實踐中去體驗;數學發展的動力不僅要從歷史的角度來考量,更要從數學與人和現實生活的聯系中去尋找,充分說明數學來自于生活又運用于生活,數學與幼兒的生活經驗存在著密切的聯系,如何把數學教育活動生活化,把幼兒的生活經驗課堂化,化抽象的數學為有趣的、生動的、易于理解的事物,讓幼兒在操作性活動感受數學其實是源于生活且無處不在的,數學的學習就是建立在日常的生活中,學習數學是為了更好地解決生活中存在的問題。 幼兒數學教育最重要的一個原則之一是聯系幼兒生活的原則。具體表現在:教育內容應和幼兒的生活相聯系,要從幼兒的生活中選擇教育內容,并在生活中引導幼兒學數學、用數學,讓幼兒感受到數學作為一種工具,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和作用。[1]結合新綱要的要求,在教育實踐中我注重日常生活中的數學教育,力求以多種形式將數學教育貫穿于幼兒的一日生活之中。以下是我的一點探索心得。 一、在生活活動中隨機滲透數學教育 幼兒一日活動是幼兒學習數學的重要陣地,為了實現幼兒生活活動的數學化教師應該增強隨機教育的意識,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與條件,讓幼兒去探索尋找發現生活中的數量關系。 每天的兩餐一點是隨機滲透的絕好時機,特別是小班幼兒在吃午點時,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引導他們區別1和許多,在分發午點時讓幼兒感知許多個蘋果、包子……可以分成一個一個……兩餐中值日生發碗、筷時,可以讓他們數一數每桌有幾位小朋友,需要幾個碗、幾雙筷。在分發碗筷時,幼兒點數掌握一一對應關系的能力得到鍛煉提高。 又比如從幼兒入園開始,我就注意每天早上堅持和幼兒一起數一數今天班上來了幾個小朋友,還有誰沒來?今天是星期幾?并依靠生活作息制度來幫助幼兒認識時間。讓他們體驗上午、中午、下午時間段的間隔,日積月累,幼兒對時間概念不再陌生,再加上數學活動中系統的數學,幼兒自然認識了一天中時間的順序性。諸如此類生活中的數學教育數不勝數,只要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幼兒的數概念將會得到更好的發展。 二、在游戲活動中隨機滲透數學教育 數學是研究現實世界中的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的一門科學。它不僅僅是一系列的概念、原理和運行方式,也不僅僅是一種能力,而是“科學推動的一個組成部分,是一個處理過程或是一種思考方法”。[2]由于數學在各個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即使是在幼兒的生活中,也經常遇到有關數與形的問題。且如今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正在不斷地發展,因此掌握一定的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已成為每個人應具備的文化素養之一。但數學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嚴密的邏輯性,而我們的幼兒正處于具體形象思維的發展階段,因此在這個階段我們應當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適當教孩子們一些數學的初步知識,這樣才能促使孩子的思維和智力得到較快的發展。以往傳統的數學偏重于教師的傳授知識,幼兒只是處于接受知識的被動狀態。形成了以教師、教材和講授為主的教學觀念與方式,實踐證明,這種陳舊的、不正確的教學方式嚴重忽視了幼兒學習的主動性,無助于激發幼兒的求知欲,無助于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而游戲的介入則較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我在數學教學中運用了多種游戲化的教學手段,它不僅促進了幼兒的主動學習,主動發展,而且還提高了幼兒學數學的興趣和探究精神。 1.數學教學游戲化的含義及數學游戲化的實質 數學教學游戲化是指把幼兒數學教育的目標、內容、要求融入各種游戲中,讓幼兒從中感知、積累有關數學的知識和經驗。它的實質是指要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體和發展的主體。[4] 2.數學教學游戲化的實施原則 (1). 主體性。使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對學習充滿興趣。使以往的被動狀態發展為主動狀態。 (2). 綜合性。將數學知識滲透到各種數學活動中,如:操作活動、體育、繪畫、玩沙、角色游戲等等的游戲活動中,為幼兒提供更多的機會接觸數學知識,力求產生綜合效應。 (3). 愉悅性。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之一,在游戲活動中蘊含著各種數學信息,教師要抓住時機,隨機滲透數學教育。在游戲中,幼兒的表現欲望很強,通過游戲,幼兒不僅得到最大的快樂和滿足,而且還可以引導他們發現數學問題,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積累豐富的數學感性經驗。 在數學活動中,為了能有效地促進幼兒數概念的發展,我除了借助實物和圖片,、講解,引導幼兒數概念及相關知識技能以外,還創設了適宜的環境,設置數學活動區角,將教育內容滲透于各種材料中,供幼兒探索學習,變學習為游戲。 比如在教學按物點數時,我讓每個幼兒帶一副廢舊撲克牌來,休息時間他們都會三三兩兩地湊在一起玩牌。這時我以一個既是活動的參與者,又是指導者的身份參加孩子們的活動,我讓他們比賽數撲克牌上的圖形,訓練手、口一致地點數,數得正確的就獎勵一張牌,孩子們聽說有獎,都認真地數起來,我對能力弱的幼兒手把手教數,這樣的教說,不像課堂上時間緊,并且可以一對一輔導,孩子們學起來也很輕松,正所謂寓教于樂。 又比如:我組織幼兒收集各種可用于比較,分類、匹配的物品,如礦泉水瓶、牛奶盒、掛歷紙、鞋子盒、瓶蓋子等,利用各種學習及游戲的情境,隨機引導幼兒運用各種感官感知,操作和探索,使之發現事物中存在的數量關系。 除此以外,我還注意數學教育在戶外游戲中的隨機滲透,將抽象的數學內容與直觀的戶外游戲進行優化組合,使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提高幼兒學數學的興趣和能力。比如:小班幼兒在戶外進行跳圖比賽,教師可以多畫些圖形,三角形、正方形、圖形,讓幼兒有選擇地跳并引導幼兒說說自己跳的是什么圖形,幼兒在興致勃勃的游戲中加深了對圖形的認識。又比如:大班幼兒拍球比賽,教師帶幼兒一起數拍了幾下,訓練幼兒數數的能力,同時讓幼兒互相比較誰拍得多,誰拍得少。 三、注重隨機事件中的數學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遇到一些偶發事件,教師可以借機加以引導,讓幼兒觀察,認識和討論。幫助他們積累豐富的數學經驗,例如:某小朋友過生日,帶來了一盒蛋糕,這時教師可以啟發幼兒討論:怎樣分使每個都得一塊,這個小朋友幾歲生日,該點幾支蠟燭,我們準備反一塊一塊的蛋糕切成什么形狀? 又比如:教師帶幼兒外出散步旅游時,念念門牌號、看看汽車牌號,這對小班認讀數學很有幫助,還可以讓幼兒觀察建筑物的形狀,各類物體的顏色,利用周圍環境隨機進行數學教育,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四、在家庭教育中隨機滲透數學教育 現代社會中,幾乎所有的幼兒很小就在家庭環境中接觸數的知識,這一非正式的學習經驗為他們以后小學的數學學習奠定了重要基礎,幼兒的數學學習是一個主動構建和在成人引導下再創造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父母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此,幼兒數學教育要充分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通過日常家庭生活中父母—幼兒互動,促進幼兒數學能力的發展。 數數活動是父母—幼兒共同活動中出現較為普遍的數學事件,父母可讓孩子在上下樓梯時數臺階;在吃水果時數水果的個數;吃飯時數數有幾個碗,幾雙筷;數數家庭成員有幾個?通過父母有意識地引導,孩子的點數能力將會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 喜歡逛超市是每個孩子的共性,父母可利用超市里琳瑯滿目的物品引導孩子,辨認物體大小、形狀、顏色、種類,學看商標,也可以讓孩子學著付小數額的錢,讓孩子算算遞給售貨員這么多錢,還能找回多少錢或不夠多少錢,經過家長有意識的引導,孩子自然地認識了不同面值的錢幣,并且了解它們之間的數量關系。 電話是孩子非賞喜歡的玩具,用它來玩游戲可以幫助孩子學習對話,再者2-3歲的寶寶,所能理解的數字非賞少,所以在此之前,應先讓他了解數與對象之間的關系,也就是讓他知道大、小、多、少。認真地教導孩子這種概念,打好這方面的基礎,有利于孩子對數字的理解。家長可以利用家里的一些動物玩具,分別給他們安排一個電話號碼,然后讓孩子打電話過去,媽媽可扮演相應的動物,跟孩子在電話中聊天。剛開始不妨先安排一位數或兩位數的電話號碼,逐漸擴展到三位數、四位數。 數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幼兒數學教育要從幼兒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聯系生活講數學,把生活經驗數學化,數學問題生活化,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3]引導幼兒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重視數學教育在幼兒一日活動中的隨機滲透,并充分利用好家庭教育這塊陣地,讓幼兒在輕松、愉快、自然的氣氛中學習數學,感受數學,積累豐富的數學經驗。因此,教師要善于發現挖掘數學內容中的生活情境,讓數學貼近生活,從生活情境中引發數學問題,引出一種學習的需要,從而使幼兒能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探索之中。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其他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