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2001)》與《幼兒園教育大綱(1983)》的比較研究 一、與對兩本《綱要》進行簡單的介紹: 對于這兩本新舊的《綱要》的對比研究,首先先要介紹一下兩本書是在怎么樣的條件下制定下來的。《幼兒園教育大綱(1983)》是建國以來根據我國幼教工作者長期工作實踐的經驗總結。在研究制定時,回顧了我國幼教所走過的路,總結了從老解放區的幼教工作以“一切為了革命、一切為了孩子”確立的保教合一的形式和內容到解放后十七年比較注意年齡特點,貫徹全面發展方針的經驗,糾正了幼教工作受運動干擾較大,過份強調階級教育和照搬照抄外國幼教經驗的偏向,提出了符合我國國情的幼兒教育的內容、要求,明確提出:幼兒園教育任務和要求必須通過七種手段來完成,要克服重上課、輕游戲、忽視日常生活的傾向。舊的《綱要》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制定而成的。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2001)》是在是自1989年《幼兒園管理條例》和《幼兒園工作規程(試行)》頒布到現在,幼兒教育改革已經走過了十多年的歷程,伴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幼兒園教育已經發生了巨大的令人驚訝的變化。所以面對著這樣幼兒園教育的先進發展,遵循《規程》的精神,和目前的現狀而制定進行試行實施的,有著符合時代潮流的特點和先進性。(以上內容主要摘自于舊綱要和新綱要的前言部分)。 二、兩個《綱要》主要內容上面的比較研究: 《幼兒園教育大綱(1983)》中的主要內容中分為三大部分,第一大部分主要講的是“年齡特點及教育任務”而且這個部分就有四大點需要闡述。在《幼兒園教育大綱(1983)》的內容中的總目標是培養一批有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有道德,有知識,有體力,立下志向為人民服務,為祖國做出貢獻的,為人類作出貢獻的新人。社會主義教育事業是分為:學前教育,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三個方面的教育,這就告訴我們對于三至六歲兒童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必須的,是社會主義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一部分。所以要很重視的發展學前教育。我們要著重重視學前教育,為“小學教育”打好堅實的基礎。而且為“培養新一代人”做好必要的準備。《幼兒園教育大綱(1983)》之中說的主要是新中國建立之后,隨著教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國家和教育這開始注重幼兒的學前教育,把學前教育開始作為培養孩子的重要的開始進行重點培養,開始逐步的鉆研幼兒教育的發生與發展,開始逐步漸漸地關注三至六歲兒童的學前教育的重要性。《幼兒園教育大綱(1983)》還闡釋了三到六歲兒童的心理和生理的特點,而且在教育目標,教育內容和要求方法上寫的也是比較詳細的,這個對于那時候的教師的教育孩子和引導孩子方面給了比較好的比較詳細的方式方法的指導與教育,對于老師們進行教育也給了很好的指導作用。而新的《幼兒園指導綱要(2001)》中,在《幼兒園教育大綱(1983)》的基礎上,從幼兒園教育的基本原理還有基本規律出發,根據現在教育的發展形勢比以前更為進步的同時,在《幼兒園教育大綱(1983)》的基礎之上,更多的強調注重幼兒的身心發展出發,尊重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以游戲作為基本活動,保教并重,寓教育于生活及各個活動之中,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相對于《幼兒園教育大綱(1983)》,新綱要更多的注重于孩子們的生活細節,把孩子們培養好的習慣放在第一的位置,之后在對孩子們進行愛國教育,培養孩子們的愛國意識,樹立孩子們的遠大理想。而且新綱要在幼教更宏偉發展的今天,更好的體現了學前教育的突出特點,也更詳細的寫出了在現代教育的過程中孩子,教師,家長三者之間的聯系和該有的分工,和應該怎樣去做的一個指導指南,更好的讓教師去理解孩子,和更多的去讀懂家長在新時代里對孩子們應有的教育的期望,能夠更好的對孩子們進行指導,更好的和孩子們家長們、共同的為了孩子們更好的明天做出更好的指導,對于孩子們未來的發展,起到更為好的教育作用,為孩子們未來作為新一代的接班人做出更好的貢獻。不管是《幼兒園教育大綱(1983)》,還是《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2001)》,都是不同時代的不同孩子們的需求的一種體現,都是為了孩子們的幼教事業更好的發展來給老師們定制的更為專業的指導和指南。 三、新舊《綱要》在細節方面的比較研究: 《幼兒園教育大綱(1983)》中提出要根據孩子們的年齡的不同,分為不同的班級,也可以因地制宜開設復式班級,這個是無論哪個時期這些個都是非常必要的,是非常正確的,對于幼兒園孩子們的教育是非常有利的,所以在新的《幼兒園指導綱要(2001)》中,也是把這個作為非常重要的要求來進行分別得年齡教育,注重孩子們在不同的年齡階段進行的不同的教育,對于孩子們各個年齡段的心理和生理各個方面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及其適時適當的指導,是對于孩子們的發展起到更為積極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具有歷史時代進步意義的觀點,是對孩子們的未來有深遠教育及其影響的一個決策,是非常重要的決定。但是在《幼兒園教育大綱(1983)》中把孩子的教育內容分為了:生活衛生習慣,體育活動,思想品德,語言,常識,計算,音樂,美術八個部分進行了分類,并對于這些方面的各個年齡段的孩子的在這些的領域的不同的年齡有不同的表現,還有不同的需求,以及應該達到的程度,在書中,集中地說了不同的領域的內容要求和應該怎樣上課等等的內容,寫的相對的還是較完整的,是有利于教師進行觀看和學習的。在新的《幼兒園指導綱要(2001)》中,和《教育大綱(1983)》的在領域的劃分中是不同的,在《幼兒園指導綱要(2001)》中把領域分為了五部分而不是舊《綱要》中的八部分,它們分別為:健康領域,語言領域,藝術領域,科學領域,社會領域五大部分,相對于舊的《幼兒園教育大綱》,《幼兒園指導綱要》闡述的更為詳細了,不僅把領域分為了和以前不同的部分,而且,在結構的布置上更為的方便,明了,不僅寫出了教育目的,領域的目標,實施的要點,而且還提出了對于幼兒園老師,對于幼兒園的環境以及對領域教育工作的評價,都有很詳細的介紹,還有提出了詳細的要求,還有對于不同年齡段的孩子的年齡特點,教育目標的內容與要求以表格的形式寫得非常詳細,非常是和老師們很好的進行了解還有進一步的學習,有不懂的可以仔細的閱讀,進行實施,對于幼兒的常見的一些問題可以很好的找到解決和引導的辦法。《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2001)》是在《幼兒園教育大綱(1983)》的基礎上的進一步提升,而且較為詳細的更為細致的分析了孩子們在各個領域的不同的教育目標還有要求,在《幼兒園教育大綱》的基礎上的一個提升。例如:在《幼兒園教育大綱(1983)》中的語言教育中,其中主要目標要求:1,是孩子們有很好的聽音能力,能夠聽得懂音。2,要學會正確的發音,為能夠正確的清楚地說話提供必要的前提條件。3,使幼兒能夠很好的讀發音,練就好好說話的基本能力,等。內容要求是有一點點的單一的。而《幼兒園指導綱要(2001)》中在這個的基礎上還提出了更為多元化的指導要求,例如目標要求:1,樂意與人交談,講話時自然禮貌。2,有良好的傾聽能習慣和相應的語言理解能力。3,敢于當眾講話,能清楚地進行自我表達。4,喜歡聽故事,看圖書,理解其中的含義,并有初步的前閱讀和前書寫能力。5,學習運用普通話。根據語言領域的目標的不同,可以看出《幼兒園教育大綱(1983)》和《幼兒園指導綱要(2001)》的不同,因為他們是不同時期的產物,所以在要求上和內容上都有著不同,細節上也有著不同時代的要求。 四、總結: 對于《幼兒園教育大綱(1983)》和《幼兒園指導綱要(2001)》,他們是不同時期制定的有關于幼兒園的一個指導的一個教育方案,他們都是為了幼兒園教育的發展能夠取得更好的更為突出的進步而制定的,在不同的時期都有著不同的各自的深遠的影響,是不能夠忽視的,作為21世紀的新時代,對于幼兒園的教育提出了更為高的要求,對于現在社會的突飛猛進,對于幼兒園的教育提出了更為高的要求,所以才推出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2001)》,來跟得上時代對于幼兒園的要求,更夠更好的教育和引導孩子們,使孩子們能夠更好的成長與發展,使孩子們能夠更好的為了祖國的未來成為一名合格的接班人。當然《幼兒園教育大綱(1983)》中那些正確的可以繼續的發揚光大,繼續的運用于對于幼兒的教育當中,使兩個《綱要》里面重要的有用的觀點和要求都能為我們所用,為幼兒園的更好的發展,積聚能量,對于孩子能夠接受更好的教育進行更為深入的努力與研究,使孩子們能夠更好的成長與發展,對于孩子們以后的各個年齡階段得教育能夠打好基礎,為了祖國的明天獻出自己更大更好的力量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其他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