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管理之我見
談及班級管理,很多班主任總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一大堆的瑣碎班務工作上,認為只要肯做,像老黃牛似的肯出力、肯花時間就能工作到位。因此,他們就努力地去忙于發現和糾正學生的錯誤,把大量的精力耗費在處理各種問題上,從而常常搞得自己疲憊不堪。其實,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教育的發展,班級的管理光靠“管”字已不能解決全部問題了,班級管理也需要更新觀念,只有注重方式方法,講求管理的藝術,才能培養出良好的班集體,讓班級在學校活動中發揮最大作用。 一、確立學生主體地位 全面培養學生能力,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是建立良好班集體的重要方面。現在的學生較之過去的學生有一個很大的不同,就是肢體意識明顯增強。這就要求班主任要用教育科學理論武裝自己的頭腦,明確自己的使命是塑造靈魂,而非管制學生;自己的身份是學生思想的引路人,而非學生集體的獨裁者,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必須尊重學生的主人翁地位,充分發揮其積極性和創造性。有些班主任過分注重自己的個人權威,對班上的事什么都不放心,非自己親自過問不可,其實班主任完全應該也可以把一個班級的重擔讓幾十個學生分擔的。不要老是認為學生自覺性差,能力不強。實際上,學生源于教師對自己的信任而產生的自覺性是不可忽視的,學生潛在的組織能力、管理能力更是不可低估的。因此,所謂“培養學生的自覺性與能力”,首先就是班主任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提供自我教育與管理的機會,這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大膽放手民主管理。班主任大可不必面面俱到,越俎代庖。要分清哪些工作是自己義不容辭的事,哪些則僅僅需要自己當參謀、出主意,另外,即使對屬于班主任份內之責的班級常規管理及各種事務,班主任也不應該一手包辦,而應放手讓學生學會自己管理班級,處理班級事務。所謂“民主管理”,決不僅僅是依靠幾個班干部,而是要引導學生制定出班級規范,以制度的形式來保證每一位學生都有參與班級管理的權利與義務,同時每一個人都受到班集體的監督,使學生真正成為集體的主人。 二、重視學生情感教育 列寧說過:“沒有人的情感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對真理的追求。”黑格爾說:“沒有人的情感,任何偉大的東西都不會產生。”.情感從來都不空泛,它有血有肉,是人精神生活的核心。情是打開心扉的鑰匙,是溝通心靈的橋梁,富有極大的鼓舞力量,是一切道德的前提,是塑造完善人格的必要因素。要使一個人激動、亢奮,理性遠不如情感的魅力大。情感對人內心情緒的調動,具有獨特的強磁力,而由此產生的情感效應則能激發人產生相應的行動。由此可見情感教育在班級管理中的重要性。在班集體內,同學們從不同的家庭走到了一起,經常性的團結友愛、互相幫助的教育,能培養情感,增進了解,使每一個成員體驗到集體的溫暖。同時,再加以目標激勵和嚴格的要求,能使成員產生強烈的內驅力和自制力,使學生感知敏銳,思維活躍,積極向上。反之,消極的情感體驗,不斷地受責打罵,學生會從中感受到社會的否定的排斥,產生自暴自棄、消極悲觀、不思進取的情緒。 在班級管理中重視情感教育,首先,教師要以真摯激發學生的真情。小學階段學生對長輩的依賴比較強,如果教師能以父母般的溫情去感染學生,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去看、去聽、去說、去學,同時在這種父母般的情感中滲透說理教育,做到情理交融,可以激發學生積極向上的情感,是學生在獲得道德認識的同時,充分享受參與學習、活動后的愉快和滿足,調動學生積極性,提高班級管理的效果。 其次,正確運用愛去感染學生,捷爾任斯基曾這樣說過:“誰愛孩子,孩子就會愛他。只有用愛才能教育孩子。”這就道出了教師對學生的愛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從“愛”字出發去教育學生,這是做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教師的愛是情感教育的重要內容,教師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就在于真誠地愛護學生。所以,沒有真正的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教師用全身心的愛關心學生,學生就能從自己親身感受到的愛護和關懷中,學會如何去關心他人,如何為他人著想,正確處理同學之間的關系,形成班級良好的人際關系環境,建設好的班風。 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并發生作用。由于自然環境、社會環境里具有自發性和不可控性,作為班主任更應十分注意精心創設和有意識地設置教育情境,教育情境對人情感的熏陶和感染,是個潛移默化的過程,起過程雖十分緩慢,但潛移默化的教育具有滴水穿石的力量。 三、管理學生有的放矢 首先,要認真研究學生的個性特點。了解和研究學生是搞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班主任的工作對象是有思想、有自尊心的學生。不同學生受不同的環境影響,其體力、智力、興趣、性格等方面存在不同特點,實踐證明,要做好班級工作,教師必須從各個方面了解學生、熟悉學生,為此班主任要抽出一定的時間接近學生,如果班主任總是以尊者的形象出現在學生面前,那么,即使是一個學期、一個學年也難以熟悉自己的學生,更談不上結合實際對學生進行教育了。如果班主任能在很短時間內了解學生各方面情況,把握他們的性格特征、興趣愛好等就能為進行個別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礎 其次,是有針對性地進行個別教育。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個性差異基礎上,教師要因勢利導,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有的學生需要嚴厲批評,有的需要和風細雨式的說服,有的需要給予體貼、關懷式的溫情,有的需要給予信心,創造條件,點燃起希望之火,使之能充滿活力地學習、生活。 再次,要因人而異,揚長避短,寓教育于各類活動之中。教師要根據每一位學生的特點,分配一個為集體工作的小崗位,讓其在為集體的服務中,找到自己恰當的位置,扮演好一個角色,要讓每一個學生都為班級添光彩。這樣既可以有效地避免“家長式”的一言堂管理,還可為班級管理培養一批得力的骨干力量。 四、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學校的職能是毋庸置疑的,家庭的教育也是顯而易見的。學生除了寒暑假,平時的生活基本是學校和家庭兩部分的銜接。家校教育的互相配合,互相補充,互相支持,方能形成教育的合力。教師要尊重家長。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學校班級管理不可忽視的力量,在小學班級管理中,家長配合的力度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小學生個性品質雛形的形成是在家庭之中,家長的言談舉止,文化情趣,對學生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因而作為教師,必須根據學校教育的目的、要求,及時地向家長作宣傳。要把家長看成是班級管理的生力軍,千方百計地調動家長教育子女的積極性,不斷總結、推廣家長教育子女的好做法、好經驗。同時,還要重視發揮優秀家長的力量,把他們的先進事跡作為好教材,經常在班級中宣講,使學生產生光榮感、自豪感,從而有效避免教師管理班級孤軍作戰的現象。教師要積極主動與家長保持聯系。在當代信息社會,家校聯系的渠道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借助電話這一快捷的通訊工具,可以及時地交換學生的有關信息。在這一方面,教師的積極主動,更能贏得家長的配合、支持,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班主任工作是科學,也是藝術,班主任只有不斷擴大視角、更新觀念、開拓創新,才能使班級管理工作有無限的生命力。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其他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