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閱讀區“活”起來 ——論如何提升小班幼兒的閱讀能力和興趣 摘要:當今社會,閱讀已成為一個人必須具備的能力,它是一個人獲得成功的基礎,現在社會的新動向也大大提倡對早期閱讀的推廣和重視。小班幼兒正處于培養閱讀興趣和能力的關鍵期,作為成人應當抓住這一關鍵期對幼兒進行有效地指導和教育,讓幼兒在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中獲得閱讀經驗。本文以“活”閱讀區為突破口, 通過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選擇多元化的閱讀材料以及培養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真正發揮閱讀區的重要作用,從而提升小班幼兒的閱讀能力和閱讀興趣。 關鍵詞:閱讀區 閱讀環境 閱讀材料 閱讀習慣 小班幼兒非常喜歡聽故事,老師講故事時都聽得津津有味。可是,如果讓他們自己閱讀圖書,幼兒看書的興趣并不大,每次幾分鐘就把一本書閱讀好了。例如每次開展區域活動,閱讀區里就會有這樣的現象:有的孩子看書東翻一本,西翻一本;有的孩子打開書,胡亂地翻了幾頁,不到一分鐘就又換了一本書;有的孩子干脆坐在座位上拿著一本書,和其他小朋友大聲說笑;有的孩子倒著書還看得津津有味,有的孩子拿著書趴在椅子上或是跪在地上看;有的孩子是拿著書離開了區域邊走邊看;還有的孩子在圖書區亂翻了幾本書后離開了……我們發現時間一長,進入閱讀區閱讀圖書的孩子漸漸少了,閱讀區也開始沉寂下來。長此以往,孩子的閱讀能力不僅得不到提高,閱讀興趣也會大大降低。那么,如何通過閱讀區提升小班幼兒的閱讀能力和興趣呢?我覺得有以下幾個方面可以改善: 一、在環境中“活”閱讀 新《綱要》指出:“創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可見環境的重要性。以往我們創設的閱讀區非常簡單:一個圖書架、圖書和一塊坐墊。每次進行區域活動,進入閱讀區看書的孩子少之又少,即使是進入了活動區,閱讀持續時間也非常短暫,時間一長閱讀區就開始慢慢沉寂下來。 為了讓幼兒喜歡閱讀區,首先應創設一個安靜、舒適、溫馨的閱讀環境。因此,我們對閱讀區的環境重新進行了布置。例如在閱讀區的墻面上貼上寶寶看書的圖片,取名閱讀區為 “趣味小書吧”,告訴幼兒這里是看書的地方,看書時要像墻畫上的孩子一樣保持安靜。在閱讀區我們還鋪上小墊子,顏色比較溫和。例如粉紅色、綠色這些顏色給人的感覺非常溫柔,可以穩定人的情緒。其次在活動區里添置一些物品。例如給幼兒設計一些座位:沙發、墊子、小毯子,它們的大小、材質可各不相同。幼兒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看書。另外,我們還在閱讀區設計了一些讀書標記。這些標記都是利用業余時間和孩子一起討論后才制作出來的。例如:在圖書的封面上貼上笑臉娃娃的標記,這樣一來,幼兒每次看完圖書都會自覺地合上封面,萬一有的孩子沒有合上封面,一旁的幼兒或老師就會提醒小朋友,為什么你的圖書寶寶沒有笑臉娃娃啊?它為什么沒有笑臉?孩子在老師的提醒下就會明白原因,把書本理好。還如在區域的一角貼上小腳丫,提醒幼兒進入活動區要拖鞋,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最后,書本的擺放也是非常關鍵的。小班幼兒年齡較小,書本應利于孩子拿取方便。 經過重新布置,閱讀區變得溫馨而寧靜,它也成了幼兒每次區域活動最向往的區角,每次孩子們的積極性都很高,孩子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也在不知不覺中慢慢提高了。 二、在多元化的閱讀材料中“活”閱讀 好的圖書是幼兒學習自主閱讀的最佳內容,好的圖書無論對幼兒的思維能力、理解能力、觀察能力、語言能力以及身心都有重要的發展作用。新《綱要》提出要“培養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記和文字符號的興趣;利用各種圖書、繪畫和其他多種方式 ,引發幼兒對書籍和閱讀的興趣”。以往我們閱讀區投放的圖書非常雜亂。一沒有認真創設閱讀區環境;二沒有進行有效的圖書分類;三圖書投放沒有層次性。例如圖書架上有包括托、小、中、大各個年齡段都適宜的圖書。為了吸引幼兒,我們結合小班幼兒年齡小,認知水平低,閱讀的盲目性比較大.同時思維具有跳躍性,不能長時間地保持靜態的閱讀,他們喜歡色彩鮮艷,形象逼真有重復語言、重復情節、單頁單幅的圖書。因此,在選擇和投放圖書時選擇以下幾種: 1、符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的各類圖書。比如小班幼兒年齡小,喜歡一些翻翻書或工具書等。 2、提供一些有關于主題的圖片、畫冊,將課程內容融入到閱讀區。例如每個月都會有一個主題,教師可以根據主題內容選擇部分幼兒感興趣的主題故事,把故事掛圖投放到活動區,這樣一來,大部分幼兒對圖片內容已經熟悉,積極性也會大大提高。 3、提供一些經典的故事。例如《白雪公主》,幼兒對這些故事百聽不厭,教師可以通過對場景的裝飾,把閱讀區變成一個童話王國,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 4、選擇富有時代氣息的的圖書。當今社會信息越來越發達,孩子們可以通過網絡、電視等渠道獲取很多信息,教師可以利用家長資源,收集一些時下流行的幼兒讀物。如《喜洋洋與灰太狼》、《托馬斯》等。幼兒不僅對故事中的人物非常熟悉,而且通過閱讀還可以培養孩子樂于助人、勇敢、敢于同壞人做斗爭的習慣。 三、在習慣中“活”閱讀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由于小班幼兒年齡偏小,理解能力差,自我意識強,對老師提出的規則往往不能很好的接受。因此,制定良好的閱讀規則是防止幼兒在早期閱讀中出現不良行為的事前措施。例如:為了使幼兒能安靜地聽,在聽之前提出要求后,開展“我的耳朵豎起來”的活動;為了教會幼兒如何取放圖書,在閱讀前,可以先讓幼兒觀看書架上擺好的圖書,再做如何從書架上取放書的示范,然后請幼兒模仿練習取放書,開展“送書寶寶回家”的活動。每次閱讀活動堅持這樣地拿放書本。另外,為保持圖書得整齊,還可以帶領幼兒一起整理書架,將書按大小分類擺放。為了引導幼兒愛護圖書,養成良好的看書習慣,看書時要提出要求:要一本書一本書地看;不與其他幼兒掙搶圖書;和伙伴交換書看,看書時不能大聲說話,以免影響他人;發現圖書有撕破的地方,在全體幼兒面前,及時用膠條或糨糊粘好。此外,要求幼兒注意用眼衛生,看書時眼睛與書保持一定的距離,教他們正確的看書坐姿等等。久而久之,幼兒在早期閱讀中養成了愛護各種閱讀素材的習慣,也為良好閱讀氣氛的形成造就了條件。 我相信,通過老師和幼兒的共同努力,閱讀區會成為孩子最喜歡的場所,而我們的圖書則會成為孩子最知心的好伙伴,它將引導幼兒更加快樂、主動地進行閱讀。 參考文獻 幼兒教育2008期10月刊 第32頁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 江蘇教育出版社 2001.9. 梁志燊:《學前教育學》 XX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0.9 陳國眉:《學前心理學》 XX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0.6.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其他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