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學前讀物培養幼兒自理能力的策略探析
[摘 要] [現在的大部分孩子都是獨生子女,依賴性強,任何事情都是家長包辦代替,生活自理能力差,所以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十分重要。那么如何讓生活自理能力的養成變得易于幼兒接受?我嘗試著利用一些深受幼兒喜歡的學前讀物,通過一些生動形象的圖片、有趣的故事語言,從圖片、故事中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選擇一些優秀的幼兒讀物,使幼兒在教學活動、日常生活中通過學習讀物來掌握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通過合理使用幼兒讀物,現在我們的幼兒生活自理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關鍵詞] 學前讀物 自理能力 策略
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父母、祖父母都十分寵愛,所以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比較差。所謂生活自理,簡單的說就是自我服務,自己照顧自己,它是一個人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養幼兒的責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對幼兒今后的生活也會產生深遠的影響。但現在的大部分孩子,依賴性強,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至于不能很好地適應新的環境。 一、幼兒生活自理能力較弱原因分析 1、家長過度寵愛 現代社會中大多是獨生子女家庭,那么獨生子女,使家長倍感孩子的可貴,家長的普遍心態是生活上寧可自己苦點,也讓孩子少受委屈,學習上則竭盡全力讓孩子從幼兒園起就能接受最好的教育。社會的發展,經濟水平的提高也給家長對孩子的過度寵愛提供了物質基礎,使孩子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 家長們總怕辛苦了自己的孩子,所以,孩子的一切都由大人包攬,又或者是擔心孩子做不好給自己添麻煩,這對孩子自理能力的形成是極不利的。 2、教育的不一致 由于年齡和生活經歷的差異,祖父母和父母對待孩子的希望、要求、認識、情感也常常是不一致的。祖父輩對孩子的教育很容易走上兩個極端:一是有些祖父母習慣于把孩子同自己小時候或同五六十年代的孩子比,覺得今天的獨生子女們太難管,二是有些老人由于退休生活的孤獨感而把情感完全轉移到孫子孫女身上,對孩子過分遷就嬌慣。這種情況都容易同父輩在教育孩子時形成不一致的態度,使有的家庭父母對于幼兒各方面能力培養比較嚴格,但是祖父母都十分寵愛,認為孩子還小,父母對他們的要求過高了,因此在父母給孩子提出要求是,祖父母從中阻攔或是包辦代替,這樣家庭中不一致的教育方法,很難讓幼兒養成良好的自理能力。 3、沒有堅持鞏固練習 培養幼兒良好的自理能力是一個系統工程,是一個長期、曲折的過程。養成一個習慣和形成一個觀點,建立一個信念一樣,都要經過反復的、長期的、耐心的教育和訓練。這就要求我們保持教育的持續性和連貫性,需要我們系統地、持之以恒地對幼兒施加教育和影響。從幼兒年齡特點看:幼兒的堅持性、穩定性都比較差,容易受外界條件的影響,因此教育過程就應是不斷鞏固、不斷提高的過程。“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教育只能讓幼兒的意志力越來越差,在以后成長的過程中很難經受住困難和挫折。 當孩子養成了一個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父母都很開心,但是在開心的同時忘了讓孩子經常鞏固練習,認為孩子會了就可以了,這樣一個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在形成以后沒有得到多次反復的鞏固練習,就不能夠很好的養成下去。 二、利用學前讀物培養幼兒生活自理能力 培養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方法有很多,那么如何讓生活自理能力的養成變得易于幼兒接受?我嘗試著利用一些深受幼兒喜歡的學前讀物,尋找切入口,讓幼兒在愉快的氛圍中接受并養成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 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我發覺活動室中圖書區里有不少優秀的學前讀物深受幼兒的喜歡,特別是一些生活類讀物,不僅有生動的卡通形象、有趣的故事語言,故事的背后也蘊含著關于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培養方面的意義。 1、選擇優秀的學前讀物 (1)內容的選擇 內容的選擇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需貼近幼兒生活,各個年齡班選擇的內容各不同,如小班幼兒年齡比較小可以選擇自己吃飯的故事、中班可以選擇自己穿衣的故事、大班幼兒年齡大了,獨立性也增強了所以可以選擇一些自己疊被子、疊衣服的故事等等,也可以針對班級的實際情況選擇讀物,如剛升入中班的幼兒在吃飯方面能力比較差的,也可以選擇一些自己吃飯的故事對幼兒進行教育。 (2)篇幅的選擇 篇幅的選擇也要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根據不同年齡班選擇長短不同的讀物。小班幼兒年齡小所以所選的讀物盡量篇幅短小,過長的篇幅容易分散幼兒的注意力,也不利于幼兒理解和記憶,這樣會失去讀物原有的教育意義。而大班的幼兒可以選擇一些篇幅較長的讀物,特別是大班下學期可以多選擇一些繪本,讓幼兒自己閱讀從中得到教育。 (3)畫面的選擇 畫面的選擇更要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小班幼兒一直觀形象的事物進行思維,所以可以選擇比較直觀的單個清晰的圖像為主,減少無關的干擾、中班幼兒可以選擇多個畫面、大班幼兒已經開始認識文字了所以可以在畫面上還可以添加相應的文字,圖文相結合。[ 王慧,《利用學前讀物培養托板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上海托幼》,上海教育報刊總社] 2、正確使用優秀讀物 (1)在正常教學活動中利用讀物 我們還可以結合主題,進行有計劃的教學活動。如小班幼兒不會自己上廁所,我就選擇了幼兒讀物《我要拉巴巴》,通過故事讓幼兒了解上廁所的順序。 在教學活動中我還注意在出示故事圖片時根據內容選擇重要的圖片出示,而不是把所有的故事圖片全部出示,這樣會影響幼兒的注意力,不利幼兒理解。對于故事的重點不宜過多,對于重要環節要通過提問正面引導幼兒掌握,加強幼兒的認識。在故事中還可以適當加入一些小動物的木偶玩具,來引起幼兒學習興趣。 (2)在一日活動中根據幼兒的突發事情選擇圖書教育 當然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不是靠教學活動就可以形成的,在生活的各個環節都要注意培養,并根據幼兒突發的情況選擇讀物進行教育。如在幼兒吃飯時發現幼兒自己吃飯能力較差,吃一頓飯桌上地上都是飯粒,我就選擇讀物《大公雞和漏嘴巴》,通過故事教育幼兒吃飯時不能掉飯粒,不但對幼兒進行了吃飯能力的教育,還讓幼兒懂得要愛惜糧食。 三、家園同步,合力教育,當循序漸進地讓孩子在實踐中得到鍛煉。 孩子在幼兒園學會了一些生活技能,形成的好習慣,應該在家庭中繼續練習、鞏固。家長要有不厭其煩的精神,正確的方法教幼兒,耐心幫助,鼓勵幼兒獨立完成。家長要根據幼兒的能力和年齡特點出發,有的放矢的進行教育。家長在家中可以準備一些學前讀物給幼兒閱讀或是睡前講個小故事等等,這樣才能更好的提高幼兒生活自理能力,養成良好的習慣。 參考文獻: 1王慧,《利用學前讀物培養托板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上海托幼》,上海教育報刊總社,2009年3月 。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其他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