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與傳統教育優勢互補研究與實踐 [摘 要] 本文通過網絡教育的優勢和傳統教育的優勢。從教與學等多方面的研究與實踐,以學生為主體,正對性的多方面的培養,將網絡教學從教學手段上升到教學思想。闡述了網絡與傳統教育優勢互補研究與實踐的實驗結果。從而提高中教學質量。 [關鍵詞] 傳統教育 網絡教育 遠程教育 教與學的結合
一.網絡教育的優點 網絡教育主要是指以多媒體技術為主要媒體,在網上進行的跨時空、跨地域的,實時或非實時的交互式教學形式。與傳統教育相比,網絡教育有著獨特的優勢,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 良好的交互性。 2. 靈活方便。 3. 易于管理。 4. 資源共享。 5. 個性化的服務。 6. 可以優化教育資源。 二. 傳統教育的優勢 主要表現在以下二個方面: 1. 首先,教師都接受過專業訓練,能按照教學論原理以班級組織和課堂家學形式有目標、 有計劃、有重點地開展教育、教學活動,以保證學生順利的學習;同時學科教學十分重視知識的系統性,因而可以使學生獲得比較系統、扎實的基礎知識; 2. 其次,師生之間是在面對面的過程中進行教與學,教師的語言‘行為、舉止,對于學生的人文精神和情感體驗,都具潛移默化的身教作用和深遠的影響。 三. 怎樣利用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優勢互補與實踐. 1. 以學生為主體 21世紀以來,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m)引發了教育界的革命,教學從以教師為中心轉向以學生為中心,通過構建應答性學習環境,讓學生在自主學習情境下完成知識的構建。當代教育理論主張以學生為主體,由學生自主形成相應的知識體系。傳統的教學名言“教學的最高境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實際上也是指教學應當以學生為主體。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主要功能不是簡單傳授,而是引導、主持、扶持學生的學習,處于相對從屬的地位。學生不是被動聽課,而是在激發情趣之后積極主動的探索,使學習過程具有“游戲過程”的特征。 2. 針對性的多層次培養 (1) 知識層次——課程中的基本內容,包括基本概念,基本規律; (2) 能力層次——應用已有的知識,對建立模型的問題進行分析方法和手段; (3) 思維層次——如何對實際問題建立分析的模型,構造相應的分析方法和手段。 3.將網絡教學從教學手段上升到教學思想 網絡教學通常被作為課堂教學的輔助,這種應用模式沒有從新型知識傳播載體對教育方式必將產生深刻影響和作用層次來認識和應用網絡教學,沒有從單純的教學手段上升到教學模式乃至教育思想的高度,充分發揮網絡教學在克服我國高等教育的客觀條件的限制以及課堂教學難以克服的困難,以建設新型的高等教育教學模式。 四.網絡與傳統教學相結合的《信號與系統》新型課程教育教學體系 1.傳統教育突出應用知識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加強基本技能的訓練。 2.網絡教育加強基礎知識的分析討論。將課堂教學中的相關內容作進一步地闡述和解釋,兼顧各個層次的學生,為學生個性化學習建立良好的平臺。 五.總結 采取探索、實踐、總結、提高的方式,經過教學實踐,建設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信號與系統》網絡教學與傳統教學相結合的新型課程教學體系和教學模式。學生的學習成績、學生的課后反映、外校學生對本課程網絡教學的認同、同行專家的評價以及教學主管部門的高度認可等多方面充分體現了新型教學體系及模式在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能力和素質,以及對其它課程的示范借鑒意義上的作用和價值。 參考文獻: http://www.jh5z.com/DisplayNews.aspx?_id=571 (李其謨) 《開放與遠程教育》 教科書。 關于創新規律性的探索[J],江西社會科學, 2002年第1期. 汪浩. 美國高校素質教育有哪些特色[J]. 廣西高教研究, 2001年8月,宋亞菲.。素質教育在美國[M], 廣東教育出版社, 1999年. 黃金愈.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其他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