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民辦幼兒園規模化發展現存問題與解決方案探討 [摘要]農村民辦幼兒園是農村,尤其是西部地區農村學前教育的主力軍,但因為諸多原因導致民辦幼兒園的規模難以擴大,本文對農村民辦幼兒園發展阻力進行分析,尋找出造成現存問題的主觀、客觀方面的原因。針對現狀,提出了作者的解決辦法:1、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門應該給予民辦幼兒園政策支持和實質性扶持。2、辦學方負責人應加大資金投入,完善各方面硬件教學設備。3、努力吸收專業素質過硬的優秀幼兒教師。4、優化幼兒園管理方式。5、做好招生宣傳工作。6、做好后勤輔助工作。有教育部門的支持,加之辦學方自身的提高改善,農村民辦幼兒園將彌補部分農村地區公辦幼兒園辦學力量的不足。 [關鍵詞]農村民辦幼兒園 規模化發展 現存問題 解決方案 隨著社會的改革與發展,在國家教育政策的支持引導下,民辦教育蓬勃發展,特別是在農村地區,民辦幼兒園如雨后春筍大量涌現,但典型的現象是“數量多規模小”,大部分民辦幼兒園的班級數、學生數都很少,不具備相當的辦學規模,也很難看到長遠發展的希望。然而同時存在的另一顯著問題是:部分農村適齡幼兒不能按規定入園,游離在校園之外,不能接受應有的教育。作為民辦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盡力尋找阻礙農村民辦幼兒園規模化發展的根源,探討行之有效的解決策論,使農村民辦幼兒園走上學生數逐步增加,辦學規模逐步提高的良性發展之路,為廣大農村地區幼兒提供普惠的、基本的學前教育服務。 尋找現存問題的根源 一、校舍簡單狹窄,基礎教學設備不健全 農村民辦幼兒園的部分辦學者辦園目的不是為了發展教育,而是以贏利、解決家庭成員就業為目的。因此,農村民辦幼兒園的辦學場地大多是居民用房,一個家庭式的小院落,幾間不足二十平方米的房子,簡單的滑梯、蹺蹺板等游戲工具就是一所幼兒園的硬件建設。這樣的幼兒園建筑布局不符合教育教學規范要求,幼兒的活動場地有限,周圍無可擴大辦學場地的土地,這就限制了幼兒園自身的擴展。其次幼兒活動面積小,活動場地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夏季教室悶熱,冬季取暖措施不到位,使得部分家長不放心將孩子送到幼兒園,無形中降低了農村民辦幼兒園的招生率。 二、師資力量薄弱,缺少專業藝術課教師 由于在園幼兒數量少,園內運作資金短缺,多數農村民辦幼兒園不能給出教師合理的工資待遇,也不能為教師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所以很難招聘到專業素質過硬的優秀幼兒教師。現農村民辦幼兒園中師資[ 黃曉彬:《教育發展研究》,教育發展研究雜志編輯部,2006年第24期,第38頁。]來源較復雜:取得從業的合格學歷(中專及以上幼師專業畢業)教師比例不高,少數只是初中畢業,并且具有初中學歷或職(普)高學歷的農村幼兒教師多數以上是在農村民辦小型幼兒園(幼兒數50人)工作。這些教師未接受過正規的學前教育專業培養或培訓。尤其是缺乏專業藝術訓練,我所在的鎮區共有5所幼兒園,合計僅14名教師(辦園者本人既是管理者也是從教者),其中幼教專業畢業的4名(3名中專,一名大專),在師資緊缺的情況下,辦園者親屬臨時頂崗現象也不為鮮見。部分教師缺乏正確的教育觀、兒童觀,沒有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在具體的教育、教學實踐中非專業教師的自身素質特別是藝術素質令人擔憂。教唱兒歌音調出錯;美術課孩子隨便亂畫,教師只負責管好紀律的現象屢見不鮮。更為甚者,個別幼兒園沒有專用的幼兒教材,強行為孩子教學學前班甚至一年級的語數知識,這種違背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規律的教學方法,無疑是揠苗助長,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甚至讓孩子對學習產生了恐懼心理,幼兒半途退學的例子比比皆是,多數幼兒園辦學規模出現中途“縮水”現象。 三、家長認識落后,阻礙孩子適齡入園 作者在民辦幼兒園招生調查工作中發現,本地區(陜西省關中地區西部)許多家長,尤其是祖輩教育觀念落后,認為孩子三歲入園年齡小,會被大孩子欺負,或者會讓孩子對學校失去新鮮感,年齡稍大后不愿意上學,還有個別家長認為過早學習會破壞孩子的腦細胞,影響兒童智力發育,讓孩子變傻。也有一些家長覺得幼兒園學的東西以后上學前班、小學后還會學到,沒必要那么早去學,至于體音美等學科在他們的認識里就是不務正業, 特別是孩子集體意識、合作能力、個性發展等素質培養更是在其思維中不存在的觀念。家長的這種主觀認識,導致許多幼兒四五歲了還在爺爺奶奶的懷抱中玩耍,不會數數,不會說簡單的兒歌,僅僅學會了一些較粗俗的鄉間俚語。例如我鎮“苗苗幼兒園”在鎮教育、計生部門的幫助下,計劃招收附近四個村子共53名適齡幼兒入園。盡管我們的招生人員多次宣傳說服,依然很難改變個別家長的認識,結果僅有34名幼兒入園,使得訂購課本閑置,原預備教室也空閑無用,辦學規模難以擴大,造成了辦學方的經濟損失,挫傷了其辦學熱情。 四、居住條件和交通條件限制一些孩子無法正常入園 作者所在地區處于黃土高原,地形特點是“塬溝結合”,在塬區的個別家長不愿意讓孩子入園的同時,山溝里的一些小村落中的孩子有強烈的入園愿望,卻不能實現。這些小村子每村只有十幾戶人家,不可能單獨辦園。而且都分布在溝坳之間,村與村地理距離遠,道路多為崎嶇不平的山路,幼兒園接送車很難安全行駛,既難以集中辦園,又難以到塬區的幼兒園入學,家長擔心,部分幼兒園也拒收這些孩子。因此,即使有這些生源,也不能使得幼兒園規模得到擴充。 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 一、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門應該給予民辦幼兒園政策支持和實質性扶持 中國新聞網報道:教育部就《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的相關問題回答網友提問時指出:要把發展學前教育納入城鎮、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規劃,著力保證留守兒童入園,并提出大力發展公辦幼兒園,積極扶持民辦幼兒園等舉措。國家將采取多種形式擴大農村學前教育資源,改擴建、新建幼兒園,重點支持中西部貧困地區充分利用中小學富余校舍和社會資源,改擴建或新建鄉鎮和村幼兒園。 在學習《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后,我們在理論上看到了農村民辦幼兒園發展的希望,但在實際工作中,還需要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門的實質性扶持。首先,教育行政部門的領導應該真正重視農村幼兒教育,把農村幼兒教育當作農村基礎教育的組成部分、素質教育的第一環列入議事日程,把農村民辦幼兒園的建設和發展納入當地教育事業統籌規劃中,扎實落實“積極鼓勵、大力支持、正確引導、依法管理”的方針。地方政府應努力幫助民辦幼兒園協調和所在地區水電、土地等部門的合作關系,為民辦幼兒園良性運作、逐步發展創造寬松和諧的環境。其次,行政教育部門應該因地制宜,實事求是地制訂和調整農村幼兒園布局規劃。如在本地區,因為每個村子只有10名左右適齡幼兒,可以支持集中辦園。對具備辦園條件的、符合布局規劃的要大力支持,幫助其創造規模化發展條件,協助做好招生工作;對不符合布局規劃或不具備辦園條件的,應勸說其撤銷,將學生并入合格的幼兒園。這樣也便于教育主管部門的日常督察管理。再次要加強對民辦幼兒園的業務指導和督查管理,建立民辦幼兒園考評制度體系,有計劃的開展督查、指導、評估工作,多途徑促進其良性發展。 二、辦學方負責人應加大資金投入,完善各方面硬件教學設備 辦學方應當摒棄以贏利為主的辦學目的,將幼兒的身心發展放在第一位,加大辦學資金投入,積極改善孩子的學習和娛樂環境,衛生設備應該達標,教學用材和活動器材應隨時檢修,確保孩子安全。幼兒教育和其他教育相比有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寓教于樂”。辦學方應該為孩子添置更多的玩教具、操作材料、圖書和室外活動器材。 對于不可避免的資金短缺問題,應該尋求政府和社會各方面的支持。[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第十四章第四十三條。
參考文獻 張國艷:《西北地區農村民辦幼兒園管理現狀調查》,《幼兒教育》,2008年第6期(總第406期)。 李太明:《農村民辦幼兒園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第10期。 《我國學前教育的中長期發展方向應該是加快普及進程——對全國人大常委、國家督學、XX師范大學教授龐麗娟的深度訪談》,《幼兒教育》,2010年第1、2期(總第465、466期)。 http://www.jyyszx.com.cn/news/newsinfo.asp?fox=2163,《教育部:大力發展農村學前教育 扶持民辦幼兒園》。]《教育規劃綱要》指出,民辦教育是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增長點和促進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各級政府要把發展民辦教育作為重要的工作職責,鼓勵出資辦學,促進社會力量以獨立舉辦、共同舉辦等多種形式興辦教育。支持民辦學校創新體制機制和育人模式,提高質量,辦出特色,辦好一批高水平民辦學校。這一政策,相當于為民辦教育注射了一劑活力劑。在有條件的地區.政府可探索制定支持民辦幼兒園發展的減稅、免租、專項投入等扶持與鼓勵政策。 三、努力吸收專業素質過硬的優秀幼兒教師 很多農村民辦幼兒園的辦學者就是教師,其自身專業素質欠缺,而且既要協調社會各方面的關系,又要管理幼兒園內部事務,還要兼顧教學,精力有限,肯定是不能讓孩子感覺到上幼兒園的樂趣,使得生源中途流失。但這些人因為不想付工資而找不到優秀的教師。“栽下梧桐樹,引得金鳳來”,辦學者應該有發展意識,用長遠的目光來看待事情。面向社會招聘專業院校畢業的優秀教師,并且為教師準備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給予合理的工資待遇,同時協調教育主管部門將民辦幼兒園教師的獎評納入教育考評之中,對工作成績突出的教師給予教育部門的獎勵。讓教師能夠看到在民辦幼兒園工作的希望,教師素質高,孩子自然愛學。這對民辦幼兒園招生也是一種無資本宣傳。 四、優化幼兒園管理方式,提高管理人員思想認識,走“特色辦學”之路 調差發現,部分農村民辦幼兒園根本沒有完整的規章制度,許多事務是辦學者口頭說了算。有的辦學者本人根本不懂學前教育管理,許多方法是依葫蘆畫瓢地照搬小學的管理制度,造成了內部管理的混亂,許多事務沒有頭緒。缺少合理的考評制度,僅有的幾名教師也是得過且過,園內衛生沒人管,玩教器材隨處都是,丟失損壞現象經常出現,給幼兒園造成了經濟損失。各級教育部門應該為農村民辦幼兒園的管理人員提供各類相關培訓,他們自己更需要主動積極參加。依法建立健全財務制度和資產管理制度。完善園內教務制度,定期開展教務工作檢查,開展聽評課活動。同時開設珠心算、少兒英語、國語教學等課程,爭取做到“園有特色 生有特長”,讓孩子能夠感覺到在幼兒園比在家里有意思,有樂趣。 五、做好招生宣傳工作,,改變部分家長的落后思想 在教育部門的協助下,農村民辦幼兒園應該采用多種方式進行招生宣傳,譬如家長陪同試聽、試學,藝術課教師專業能力展示,教學成果展示等。對于前面說到的思想落后的家長,最好能夠做到上門說服,改變其落后的不正確的思想,使其認識到幼兒教育的奠基性作用,讓孩子們按規定適齡入園,提升幼兒園的招生率,為農村民辦幼兒園的規模化發展奠定基礎。 六、因地制宜,做好后勤輔助工作 為了讓偏遠山溝小村子的幼兒能順利入園,也為了擴大招生規模,農村民辦幼兒園應當配備規范的幼兒接送車,招聘駕駛技術過硬,證照齊全的校車司機。并且建立校車管理制度,確保接送安全。 另對于特別偏遠的少數幼兒,可提供食宿等后勤服務工作,配備專門的保教人員,明確責任,服務孩子的日常作息洗漱,管理好食宿區衛生安全,確保住室環境和飯菜質量,讓孩子在園食宿能得到家庭式的溫暖。 農村民辦幼兒園規模化發展前景展望 學前教育作為我國國民教育體系的奠基階段,作為建構社會公共服務體系和滿足民生重大需求的重點領域,成為我國政府未來教育改革的重要著力點之一。農村民辦幼兒教育的發展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和時代挑戰。探究問題根源的終極目標是解決問題,作為農村民辦幼兒園工作者,作者迫切希望在政策扶持、社會力量支持之下,民辦幼兒園能夠走上規模化發展的健康之路,不斷拓展自身,完善自身,高質高效辦學,填補部分農村地區無公辦幼兒園或公辦幼兒園招生能力有限的空白,為更多的農村幼兒提供高質量的學前教育服務。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其他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