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組織幼兒園有效的主題活動 幼兒園主題活動是一種研究型的課程,是幼兒圍繞著一個主題,進行自主觀察、探索周圍現象和事物,教師適時適度地予以支持和引導的一種系列活動。它以其有核心、有主體、有連續性和發展性的特點,成為幼兒園教學的有效載體,幼兒園教育豐富多彩的一種有效形式。為此,我以提升教育效益、提高教育質量為目標,以主題活動的開展為切入點,圍繞“如何組織幼兒園有效的主題活動”進行了深入探究。 我認為幼兒園的主題活動應以幼兒的生活為基礎,以游戲和活動為基本形式,強調活動性,內容是關鍵,各個主題活動都有機的融合了健康、社會、科學、語言文學、藝術等多個領域的內容和要求,這樣才能體現教師新的教學理念。每個主題目標的制定,都是以促進幼兒和諧發展為根本,尊重教師的教育智慧和幼兒的自主創新。 首先,如何組織幼兒園有效的主題活動,教師是根本。教師是知識的引導者,而不是授傳者,要從傳統的老教師,孩子被動的去接受轉變為孩子主動的去探索。教師是主題的開發者,又是實施者、創造者,參與構建、參與研究。教師的作用就在于在主題活動的選擇和實施過程中衡量主題是否適合幼兒,然后進行調查,不斷實踐、反思、提煉,逐步形成一個不斷滾動變化的,適合幼兒發展的主題。 其次,如何組織幼兒園有效的主題活動,內容和形式是關鍵。在主題活動的實施過程中,教師根據主題內容自主選這活動的組織形式,集體的、個別的、家庭的有機結合,班級的、年級組的、混齡的有機結合等多種形式。在內容和形式的選擇上,要注意以下幾點結合: 教育環境的創設與幼兒的興趣相結合,把握主題活動的生成點。
我國《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為此,我區充分利用教育環境的創設來引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激活幼兒的想像。因為兒童的認知發展是在其不斷的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獲得的,幼兒的年齡特征決定了他們對世界的認識是感性的、具體的、形象的,思維也常常需要動作的幫助。這就需要我們在教學中為幼兒創設適宜其發展的教育環境,包括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物質環境的創設,需要教師提供幼兒樂于探究和與之相互作用的環境及活動的材料,讓環境與幼兒“對話”。這時,教師要認真觀察幼兒的活動,關注幼兒的興趣,將環境的創設與幼兒的興趣相結合,把握主題活動的生成點。做到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需求和興趣的變化,不斷調整教育環境,使物質環境動態化,讓幼兒真正成為環境的主人,實現環境教育的價值。例如:小班幼兒特別喜歡“娃娃家”活動,教師就要為幼兒提供“娃娃家”的活動區,同時產生主題——“我愛我家”;中班的幼兒對小動物感興趣,我們就建造動物園,在此產生主題——“可愛的小動物”;大班的幼兒對大自然中各種自然現象有興趣,我們就提供四季的變化環境,于是產生主題——“神秘的大自然”;學前的幼兒對整個世界有了解的興趣,我們就提供多彩的世界環境,產生主題——“漫游地球村”。這樣生成的主題活動,能滿足幼兒的需求,促進幼兒的發展,實現教學的有效性。 生成的主題活動與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相結合,把握“教”與“學”的鏈接點。
主題活動的要求,是從幼兒的身心發展的需要來考慮的,因此在實施主題活動教學時,要盡量考慮幼兒的已有經驗、當前的生活需求及發展需要。在主題活動教學中,幼兒是活動的主人,活動的目的是為了引導幼兒有效的學習,促進幼兒的發展。為此,教師就要了解幼兒的已有經驗,并在此基礎上,促進其發展。例如:在大班的主題活動“豐收的菜園”教學中,活動的目的不僅是激發幼兒熱愛生活、熱愛勞動人民的情感,更重要的是豐富幼兒的經驗,使幼兒認識各種各樣的蔬菜。很顯然,“豐收的菜園”有各種各樣的蔬菜,這樣,教師就需要了解幼兒已有的經驗,進行有效的提問,都認識哪些蔬菜,知道吃它的那個部分,比一比它們有什么不同,吃法有哪些,有什么營養等問題,這樣,幼兒在蔬菜的食用部分有了困惑,為此,教師及時“出手”,把握“教”與“學”的鏈接點,在幼兒的“最近發展區”施教,讓幼兒知道食葉、食花、食莖、食果實等幾類蔬菜,實現教學的有效性。 主題活動教學與幼兒的游戲活動相結合,把握有效“學”的切入點。
主題活動教學在某種意義上說是“教學”,而不是“教書”。“教學”的意義不是教幼兒“知識”,而是教幼兒“學知識”。知識是一種載體,不是目的。是使幼兒會學,掌握方法,會用知識,豐富經驗,是“活化”的,它關注的是過程。而“教書”則不然,它是以教材為載體,教書本上的知識,是“固化的”,它關注的是結果。因此,要使主題活動的教學有意義,有實效,就必須寓教育于生活、游戲中,因為主題是游戲開展的素材,游戲是主題拓展的載體。為此,我們實施主題活動教學,要與幼兒的生活、游戲相結合,把握有效“學”的切入點。例如:在大班“媽媽的愛”主題活動中,依據幼兒已有的經驗,用他們對母愛的感受做基礎,開展角色游戲活動——“扮家家”。在游戲中,幼兒有了媽媽怎樣愛寶寶的情感體驗,這時教師抓住契機,切入教學。把剛才的媽媽為寶寶所作的一切編成好聽的兒歌,幼兒根據游戲與生活中的體驗,創編出了一首首好聽的兒歌——“媽媽的愛,像熱乎乎的洗澡水,暖暖的”,“媽媽的愛,像美味的飯菜,香香的”,“媽媽的愛,像好吃的蛋糕,甜甜的”,“媽媽的愛,像漂亮的鮮花,美美的”……至此,教師“教”的輕松,幼兒“學”的快樂,學有實效。 四、生成的主題活動與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相結合,把握“教”與“學”的鏈接點。 主題活動的要求,是從幼兒的身心發展的需要來考慮的,因此在實施主題活動教學時,要盡量考慮幼兒的已有經驗、當前的生活需求及發展需要。在主題活動教學中,幼兒是活動的主人,活動的目的是為了引導幼兒有效的學習,促進幼兒的發展。為此,教師就要了解幼兒的已有經驗,并在此基礎上,促進其發展。例如:在大班的主題活動“豐收的菜園”教學中,活動的目的不僅是激發幼兒熱愛生活、熱愛勞動人民的情感,更重要的是豐富幼兒的經驗,使幼兒認識各種各樣的蔬菜。很顯然,“豐收的菜園”有各種各樣的蔬菜,這樣,教師就需要了解幼兒已有的經驗,進行有效的提問,都認識哪些蔬菜,知道吃它的那個部分,比一比它們有什么不同,吃法有哪些,有什么營養等問題,這樣,幼兒在蔬菜的食用部分有了困惑,為此,教師及時“出手”,把握“教”與“學”的鏈接點,在幼兒的“最近發展區”施教,讓幼兒知道食葉、食花、食莖、食果實等幾類蔬菜,實現教學的有效性。 幼兒園主題活動的開展,是課程改革深入發展的必然。它不是一個空洞的口號,也不純粹是方向性的期望,而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教育實踐活動,在實施中將不斷尋找現行教材與現實生活中的契合點、連接點、聯系點,使主題課程變得更好、更實、更優化!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其他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