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組啟動時定冷水溫與氫溫溫度差低于3度的問題 定義:溫差=定冷水溫-冷氫溫度
一、西門子邏輯: 1)溫差設定值: 轉速(HZ) 溫差(℃) 0 -40 16.67 3 33.33 4 49.5 6 59.5 6
定冷水溫度定值為45度。 2)GT啟動時要求溫度差>=5度,目前已臨時修改為2度。 二、曲線(見掃描附件) 三、過程分析: 1、停機后半小時左右:為節約廠用電關閉外循環水泵,此時定冷水冷卻器調閥和氫冷卻器調閥迅速全關。 2、停機1小時左右:閉冷水溫度上升,同時冷氫溫度也在上升。并且閉冷水溫度開始高于冷氫溫度(閉冷水已經相當于熱源而不再是冷源)。此時定冷水冷卻器調閥仍處于關閉狀態(此時假定閉冷水溫度對冷氫溫度沒有影響)。 2、停機2小時左右:此后定冷水溫度由45度緩慢下降到40度左右。此時發電機無電流,定冷水冷卻器調閥全關,閉冷水溫度已經上升并超過定冷水溫度(閉冷水已經相當于熱源而不再是冷源)。此后定冷水溫度穩定在40度左右。 3、停機3小時左右:此時發電機轉速為1HZ左右,溫差定值為-37.4度。閉冷水溫度和冷氫溫度都在緩慢上升,溫差緩慢由下變為-2度左右(冷氫溫度大于定冷水溫度,即熱風吹冷管),此時氫冷卻器調閥迅速全開,使得閉冷水成為氫氣的熱源,此后冷氫的溫度隨著閉冷水溫度上升而上升。而此時定冷水溫度仍保持在40度左右。也就是說溫差進一步負向增大,最大達到-12度左右。 4、停機后6小時左右:做啟機準備,啟動外循環泵,閉冷水溫度迅速下降到31度,冷氫溫度也隨著下降,但此時溫差定值仍為-37.4度,也就是說此時的控制并沒體現出定冷水溫和冷氫溫度之間的關聯,而機組啟動時卻要求溫差大于5度。 四、存在的問題分析: 1、停機后只要停外循環水泵,就會長時間的存在嚴重負溫差(冷氫溫度大于定冷水溫度)。 2、西門子的邏輯可以看出在發電機轉速小于16.67HZ以下對溫差幾乎沒有要求。可以計算出發電機轉速小于15HZ時溫差控制設定值已經為負。 3、由于在啟機發電機轉速只有2HZ(目前為1HZ)之前差控制設定值為負,所以定冷水的實際溫度對氫冷卻器調閥的開度不產生影響,所以存在溫差在2度左右而氫冷卻器調閥卻關小的情況。
五、解決建議 選擇一:停機后不停外循水泵,而不是提前1小時啟外循環泵,徹底解決溫差問題。 選擇二:將氫冷卻器調閥的控制設定值的第一個點:0HZ對應的-40度,修改為3度。即在盤車轉速下建立起定冷水溫和冷氫溫度之間的關聯。保證發啟機令時溫差滿足啟動條件。
六、說明和討論 1、還有一個方法可以解決負溫差的問題:停機后將定冷水冷卻器調閥全開(手動,或者修改定值使其自動),使得定冷水水溫隨著閉冷水溫度同步上升,避免出現負溫差。但需要討論的是:停機閉冷水溫度會緩慢上升到57度,此時如果全開定冷水冷卻器調閥,定冷水溫度也會上升到57度。停機時定冷水處于這個溫度對發電機有什么影響? 2、如果只要求發啟機令時溫差滿足啟動條件,只需要將0HZ對應的-40度,修改為3度。 3、如果盤車時負溫差是允許的,只是在清吹時發電機內有電流之前一段時間不允許溫差小于3度(早會上討論過)。那將-40度,修改為3度,甚至5度,問題可以得到解決。 4、目前#1、#2都存在盤車時長時間的存在嚴重負溫差的情況。此種情況是長期存在的,不僅僅是#2機盤車故障之后才發生的。危害到底有多大沒有定論,說明書也沒有提及。 5、只是提前一個小時啟動外循環水泵,所產生的效果和修改定值是一樣的,不能解決停外循環水泵后會產生的長時間負溫差的問題,只能解決啟動時溫差小于3度的問題。那只能是停機后不停外循環水泵,但廠用電問題如何解決?(莆田電廠也是停機后立即停循環水泵的) 6、我很支持設備安全第一、經濟第二的觀點。但我認為因為沒有任何證據的推測而去犧牲經濟性同樣是不可取的。#1、#2機停機后盤車期間長時間存在的負溫差目前來看并沒有產生明顯的不利影響,就算此時存在熱風吹冷管的現象,因而產生了“凝露”,那在SFC清吹的時候,發電機電流較小而發電機轉速在12HZ左右,此時所產生的“凝露”也會很快的“蒸發”掉,從而保證發電機帶負荷時沒有“凝露”。如果將0HZ對應的-40度,修改為3度,則在啟外循環水后到發啟機令之前的1個多小時的“冷風吹熱管”也可以降低“凝露”的產生。再說發電機氫純度儀是冗余的,我們應該相信它測量的數據是正確的,發電機內部的“凝露”現象并不是那么容易產生的。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其他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