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Female Images in Fitzgerald’s Works
Abstract: By analyzing the female images in The Great Gatsby and Tender Is the Night written by F. Scott Fitzgerald, this thesis exposes the indifference and corruption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in the Jazz Age, which make the women the victims of materialism. Fitzgerald adopts excellent narrative technique in writing and employs his works as a mirror to reflect the pursuit and dreams of the American women as well as the frustration of their illusion and their moral vacancy and ruin.
Key words: Fitzgerald; the Jazz Age; the Lost Generation
菲茨杰拉德(F. Scott Fitzgerald)是美國20世紀最偉大的小說家之一。他的作品真實地反映了美國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到經濟大蕭條時期,即所謂的“爵士時代”和“喧囂的20年代”的社會生活,深刻地揭示了金錢和享樂掩蓋下的精神墮落以及“美國夢”的本質的扭曲和幻滅,并由此確立了他在美國文學歷史長河中的巨匠地位,被冠以一戰后“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爵士時代”的“桂冠詩人”和優秀的“編年史家”的美譽。本文擬結合爵士時代的社會背景,分析菲茨杰拉德筆下的女性形象,揭示“美國夢”的實質:在金錢至上的社會,女性是時代的犧牲品,這也是一個時代獨特的記憶。
爵士時代的社會背景
美國的20世紀20年代正處于兩次世界大戰中間特殊的歷史時期。在這期間,美國經歷了從一戰后經濟的迅猛發展到1929年紐約股市崩潰后的十年經濟蕭條這一戲劇性的變化。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美國經濟進入了一個空前發展的繁榮時期,經濟的繁榮助長了人們極端個人主義的行為和享樂思潮的泛濫,整個美國社會像一臺游樂機器在高速旋轉。20年代是一個充滿變革與反叛的年代,一戰后富足、安逸的生活在混亂與喧囂中讓人頭暈目眩;金錢、成功與享樂幾乎成為所有人的夢想。在此同時,女權運動的發展使得婦女有更多的機會參與社會活動,而弗洛伊德主義也為當時的美國社會推波助瀾,保守的觀念被逐漸改變。經濟和政治地位的變化使婦女的道德觀和價值觀也發生了變化。
伴隨優裕物質生活的是精神世界的日漸空虛頹廢,維系信仰的精神支柱從許多人心目中消失,酗酒、賭博與揮霍成了流行的時尚,拜金主義與浮華奢侈蔚然成風,年輕的一代發覺“所有的神都死了,所有的仗都打了,人類所有的信仰都崩潰了。” 海明威用“迷惘”二字來概括20年代美國人的情緒,而菲茨杰拉德則抓住了那個時代反叛、變化與大膽的社會特征,將之命名為“爵士時代”。在美國歷史上,爵士時代是一個重要轉型期,經濟、政治以及人們的思想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美國人從以工作為中心的生活模式轉變成了以消費為中心。消費主義對女性的影響超過了對男性的影響,女性逐漸拋棄了勤儉持家、相夫教子的倫理道德,失去了從前的理智與冷靜,拋棄了傳統的道德與責任,以金錢至上為原則,一切憑自己的感覺行事,從而成為社會的犧牲品。
作為“爵士時代”的最佳代言人,菲茨杰拉德親身經歷著縱酒歡歌、揮金如土的生活;作為杰出的作家,他用動人的筆觸描述著美國20年代的喧囂、繁華及其背后掩飾不住的蕭索與悲涼。他的作品《了不起的蓋茨比》與《夜色溫柔》描繪出了一幅消費時代輕浮放蕩、玩世不恭的女性圖畫,小說中無論是主要的還是次要的女性人物,幾乎沒有一個具有良好的行為和道德責任感,呈現在讀者面前的是一個個崇尚金錢、自私墮落的女性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