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次以下 3-6次 6-10次 10次以上 沒有 頻數男 152 76 13 14 41 頻數女 56 30 2 2 10 總百分比 52.5% 26.8% 3.8% 4.0% 12.9%
2)你是否會為過生日的好友買貴重的禮品的調查結果
會 不會 頻數男 37 63 頻數女 91 209 總百分比 32.2% 67.8%
3)高檔的數碼產品或漂亮的衣服是否會引起你的購買欲
會 不會 頻數男 69 31 頻數女 150 150 總百分比 69.4% 30.6%
從上述三個問卷調查結果來看,我們總結了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人際交往消費問題。我們知道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禮尚往來”是人們之間聯絡感情、增進友誼所必需。每逢親朋好友、同學鄉黨遇喜慶或婚喪嫁娶,人們總是送禮以示祝賀或安慰。“來而不往非禮也”,“人情”是我國的一種傳統習俗。而在大學生中也一樣存在請客送禮的風氣。我校大學生中也有32.2%的同學表示愿意為同學、朋友買貴重的禮品。本來遇到喜事,同學之間“禮輕情意重”地用點小禮物表示一下也無可厚非,但是貴重禮品也就免了吧。畢竟我們還是“無產階級”,拿著父母的錢當人情實在不該。 我們學校大學生中52.5%的同學一學期請3次客以下,26.8%的同學請客3-6次,更為恐怖的事竟有4.0%的同學請客10次以上。同學中流行著各種各樣的友情消費,諸如同鄉聚會、朋友生日等等,“人情”消費較為普遍。有的大學生注重人情,并非單純地從朋友情誼出發,他們的人情消費帶有濃厚的功利色彩,“大學里除了學習之外,還應廣交朋友,多一位朋友多一條路,而此時為搭建友情平臺而花的錢更應記在投資的名下,這決非僅僅是消費。”。這樣的話,可以代表這部分大學生的真實想法。 第二,高檔消費品的消費問題。 大學生活相對清苦,可是在鋪天蓋地商品狂潮的沖擊下,大學生也開始涉足高檔消費品,這使我們的消費額巨增。現在大學校園里流行這樣一段順口溜:“一月五百貧困戶,千兒八百剛夠用,兩三千元是扮酷,四千五千真大戶里”聽起來有些夸張,但高消費問題確實已經出現。 在我們的調查中69.4%的同學表示看到漂亮衣服或數碼產品會產生購買欲。這幾乎是不會產生購買欲同學的兩倍。 在經濟條件許可的前提下,適度提高消費水平是可以的,但作為大學生,過分高消費則是應該避免的。因為這些高檔消費品大部分并不是必需的,如果自己有能力掙錢,那么進行一些高消費是可以接受的,但在依賴父母甚至助學貸款生活的情形下,還不顧實際的進行高消費則是不應該的。 4、理財計劃意識和能力調查 1)您心目中合理的消費狀態和結構
只要購花就行 能制定詳細計劃 每月有盈余供支配 頻數男 31 12 58 頻數女 88 52 163 總百分比 29.5% 15.8% 54.7%
2)您是否制定過理財計劃
有 沒有 有時有 頻數男 57 149 92 頻數女 20 48 32 總百分比 19.25% 49.25% 31.25%
3)您認為您的理財能力如何
較差 沒計劃 一般 有較強的理財能力 頻數男 61 194 43 頻數女 27 64 8 總百分比 22.2% 65% 12.8%
由上總結可知我們學校大學生的理財計劃意識和能力不是很強的,我們的調查顯示,49.25%的同學沒有制定過理財計劃,毫無理財概念。僅僅有12.8%的同學有較強的理財能力。這反映的就是無計劃消費現象。當前,大學校園里流行著一個稱呼:“月光族”。“月光族”反映的就是無計劃消費現象。大學生每月的消費金額是有限的,似乎沒有什么必要做消費計劃,花到哪兒算哪兒.其實不然,大學生每月可支配的金錢雖然有限,但絕對數目并不小,而且在有限的金錢控制下,大學生消費的途徑又很多,因此理財是必要的,“什么時候該花?又該花在哪?”明確了這些,消費質量才能提高。 5、橫向比較 由于沒有具體的數據,我們只能定性的進行分析。 相對于國內某些城市的調查結果我們不難發現,我校大學生的消費平均水平偏高,一般在600元左右,而其他城市普遍只有400元左右。我們的調查也驗證了我校同學的理財觀念和國內大學生的普遍水平相近。僅有少數人有理財的概念,能制定出詳細的理財計劃。 相對于國內發達城市居民的理財能力相比,我校大學生能力明顯欠缺,會合理消費、投資、管理錢財的人數鳳毛麟角。發達城市居民的儲蓄額基本上占到家庭月收入的1/4。其中北京最高,達到27.4%。求穩是很大一部分居民的理財風格。城市居民進行投資的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占到家庭月收入的13.5%左右。發達城市的居民投資理念較之大學生比較超前,這與這些地區的金融市場比較活躍、居民投資知識比較豐富有關。 相對于國外的大學生,我校大學生還存在欠缺的地方。首先國外的大學生大部分已處于自給自足的狀態了。有調查顯示他們的收入有16000美元,但同時也有13000美元的債務。大學生中信用卡用得也非常普遍。國內大學生主要是依賴父母完成學業,因為沒有賺錢的親身體驗,所以難免花錢大手大腳些,有理財意識的同學只占少部分而已。國內大學校園內“月光族”和“負翁”的出現也在所難免了。
6、有關理財價值觀的討論 我們在上面討論了很多有關大學生理財的實際情況。到最后我們自然要什說到,那到底是什么影響了我們的理財呢?——理財價值觀。價值觀對我們大學生來說,也是一個幾乎每時每刻都會碰到的問題。我們做事說話經常考慮:“有沒有用?”“有沒有利?”“值不值得?”“用”、“利”、“值”是一種價值判斷,我們贊美杰出人物的高貴品質時常說“比金子還珍貴”,我們指責某些人的不道德時,常說真“不值錢”。“金子”、“錢”是一種價值判斷。毛澤東同志贊揚張恩德“是為人民利益而死,他的死比泰山還重。”這也是價值判斷。什么是理財價值觀?理財價值觀是指個人所固有的個人價值觀、生活方式。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受到社會環境,家庭環境,教育水平等方面的影響,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價值觀。理財價值觀是價值觀的一種,社會上大概有以下四種理財價值觀。 蟻族:先犧牲后享受。就像螞蟻一樣,為了準備冬天的存糧而在夏天辛苦的工作,螞蟻族代表那些在工作期間全力以赴、不注重眼前享受的人。他們努力工作,賺取的收入遠超過生活所需,儲蓄率相對較高。老一輩的人,或者思維比較保守的人常常采用螞蟻族的理財方式。螞蟻族的最大期待是早日達到財務獨立提早退休,或者在退休后享受遠高于目前消費水準的生活。其特色是工作期與退休期生活形態差異明顯,先犧牲后享受,一般靠儲蓄就能完成理財目標。需要注意的是,螞蟻族理財不能太保守,應投資于一些收益較為穩定的基金或者股票上,或者購買養老保險,達到個人財產的最大化。 蟋蟀族:先享受后犧牲蟋蟀族典型的價值觀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及時行樂。這類人比較注重眼前的享受,當前消費的效用大于對未來的期待。現在流行的“新新人類”就十分典型,他們甚至借錢進行消費。這種價值觀使他們在工作期間儲蓄率較低,賺多少花多少,其結果是一旦退休,其資產凈值還不夠老年生活所需,必須大幅度降低生活水準或者靠政府救濟。蟋蟀族是先享受后犧牲,這部分人要注意在及時享樂的同時,不要忘了老有所養,要有一定的儲蓄投資計劃及保險計劃,以能夠在晚年也能做到財務獨立。 蝸牛族:背殼不嫌苦。蝸牛族泛指將購買房屋作為自己理財首要目標的那部分人。為了擁有自己的房子,他們不惜節衣縮食或者背負長期房屋貸款。這類人較為傳統,喜歡比較穩定的生活,認為有個穩定的住所很重要。蝸牛族在工作期的收入扣除房屋貸款支出后,既不能維持較高的生活標準,也不能存下多少錢為退休后準備,也就難以在退休時過較好的生活。蝸牛族以購買房屋作為最重要的理財目標,然而如果在這一目標耗用太多的資源必將影響其他目標的實現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這部分人要充分考慮自己的收入水平和還貸能力進行房產規劃,還要注意購買房屋保險。 慈鳥族:一切為兒女著想。慈鳥族泛指那些把子女的成長作為最大目標的一部分人。大多數中國人都有望子成龍的心理,他們不惜舉債供孩子讀書,視子女的成就為最大的滿足。慈鳥族以子女教育成長為最重要的人生目標,這部分人要注意留一些資源給自己。對于花費較大的子女教育項目要做好長期準備,投資于一些中長期的收益比較穩定的金融產品上。 上述是社會上的理財價值觀的四種分類,從中我們不難發現我們大學生基本上都屬于蟋蟀族理財價值觀。“今朝有酒今朝醉”,及時行樂,這在大學生當中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理財價值觀的形成是多方面的,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受到社會環境,家庭環境,教育水平等方面的影響,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價值觀。因為理財價值觀是指個人所固有的個人價值觀、生活方式,所以在培養好自己的理財價值觀的同時,我們也要注意樹立好正確的價值觀,大學生的價值觀與他的世界觀人生觀相互聯系密不可分的,所以我們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就首先我們要樹立馬克思主義世界觀。 人生觀是可以選擇的。不同的人生選擇,決定著不同的人生。不同的選擇表現出不同的人生態度,體現著不同的人生觀。再次人應當追求高尚的品格。樹立積極進取、樂觀向上、厚德載物、自強不息的人生態度。 正確地對待權力、地位、金錢。 四、我們的意見和建議 大學生是我國社會主義發展和建設的主力軍和中堅力量,是未來社會發展中高素質人群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的理財觀念和理財行為,會在在很大程度上代表和影響著整個社會的理財意識和理財行為。所以,面對目前大學生理財觀念的現狀,我們總結了一些相應的方法來解決此問題。 首先, 我們大學生自己應該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理財理念。大學生僅培養智商是不夠的,還得有“財商”。財商是指駕馭控制金錢的能力。 1、預算和計劃,克服消費的盲目性,達到收支平衡,略有節余。 2、儲蓄習慣,零存整取。 3、每月對自己的消費大概記一下,月末分析總結。 不盲目消費,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每一分錢,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價值觀、人生觀。注意提高個人的理財知識,豐富自身的理財技巧,培養正確的理財觀念,制訂長期的理財規劃。 開源節流很重要。在理財師的規劃書中經常可以看到要開源節流的建議,對于大學生來說,做好自己的理財規劃,開源和節流同樣重要。如今很多大學生都覺得“錢不夠花”,最積極的解決辦法是設法增加收入以彌補資金不足的尷尬。 勤工儉學是目前最常見的大學生“開源”方式,協助老師做研究、做家教、到一些公司或企業兼職打工……這些都是能夠幫助大學生增加收入的辦法。但理財專家指出,光是開源還不夠,關鍵是要學會如何打理和規劃自己的錢財,要學會節流才行。銀行理財師建議大學生節流不妨從記賬開始。不少大學生兼職后,覺得自己有了收入,花錢開始大手大腳,請客吃飯、娛樂消費等支出直線上升,到了月末或期末,手頭依然很緊甚至需借錢“過渡”。理財師表示,不少大學生不是沒錢花,而是不會花錢,要每天記下自己的支出,過一段時間后看看哪些是不必要的支出,可以嘗試節省那些可花可不花的支出。如果把這些錢存進銀行,還能得到一筆不小的利息。 嘗試做一些小投資。除了勤工儉學之外,大學生其實還可嘗試進行其他投資。招商銀行上海分行零售銀行部副主任張嫻建議,有一定經濟基礎的大學生可以適當嘗試進行一些真正的“投資”——如股票、基金定投等。涉足這些投資領域,并不完全是為了掙錢,更多意義上是一種“演習”。盡管這些投資相對存款而言帶有一定的風險性質,但只有通過“實戰”才能更好地了解投資市場,為將來步入社會后進行投資積累經驗和教訓。但投資也要量力而行,不要一開始就投入過多的資金,以免投資失敗遭受較大的損失。 第二: 作為教育部門,應該對大學生的個人理財態度和理財觀念有所把握,根據大學生的金融現狀和理財觀念實際提供相應的保障服務。并通過開展有針對性的課堂教育和校園文化活動,有意識地培養大學生的理財能力,指導大學生熟悉和掌握基本的金融知識與工具,從短期效果看可養成大學生合理計劃的消費習慣,從長遠來看,將有利于大學生形成獨立自主的生活能力,使其在高度發達、快速發展的時代中具有可靠的立身之本。 由于受傳統“重義輕利”思想的影響,長期以來中國青少年的理財教育處于滯后狀態,甚至可以說是一片空白。而美國等許多發達國家從孩子3歲左右就開始對其進行理財教育。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姚儉建教授認為,中國青少年理財教育應包括三個基本方面理財價值觀的教育,涉及對金錢、人生意義的正確理解和價值認同;理財基本知識的傳授,包括經濟金融常識和個人家庭理財技能和方式;理財基本技能的培養,包括理財情景教育、實際操作訓練和理財氛圍的營造等。有意識地培養大學生的理財能力,指導大學生熟悉和掌握基本的金融知識與工具,從短期效果看可養成大學生合理計劃的消費習慣,從長遠來看,將有利于大學生形成獨立自主的生活能力,使其在高度發達、快速發展的時代中具有可靠的立身之本。 充分發揮高校各社團的作用,開展形式多樣的理財教育活動。高校社團是大學生自己的組織,和大學生的愛好、興趣、生活更加貼近,利用這些社團對學生的影響教育功能,開展多種有益的理財教育活動,一定收效良好。學生會以及各學生學術團體對大學生理財有明顯的引導作用,應鼓勵他們組織各種形式的理財教育活動,如開展理財問題討論會、理財知識競賽或有獎問答、消費品鑒別與鑒賞、消費投訴等實踐活動。這都有助于將理財教育落到實處,把大學生理財行為引向正確的方向. 充分利用校內大眾傳播工具,引導理財輿論.高校的廣播站、電視臺、校報、團訊、院刊、宣傳欄等傳播媒介收視率高、傳播快、直觀又形象。高校在進行理財教育中可利用這些工具,攝制電視片,開設理財知識專刊、專欄,舉辦專題游藝會、晚會,將理財知識信息融入其中。這種里理財教育,影響面寬,形式生動,可以收到較好的教育效果,促進大學生的理財能力的提高。 第三: 作為金融服務的設計者和提供者,金融機構應該意識到個人理財市場在未來整個金融體系的重要性和戰略意義,意識到大學生群體作為未來市場的主導者在個人理財業務的目標客戶群體中的重要地位。并應該針對目前大學生個人理財態度的現狀,結合金融市場的現實實際和發展趨勢制定行之有效的市場策略和長期規劃。
五、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1、由于人力、物力等客觀條件的限制,本研究的對象僅限于東南大學九龍湖校區的本科生,且樣本規模不是很大,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結論的推導。 2、大學生理財行為的影響因素相當復雜,由于受知識面的限制,可能會有些大學生消費和理財行為有影響的因素未考慮到,因對主觀因素如個性、心理等較難測定,所以更多側重于對客觀影響因素的分析。 3、由于我們水平有限,研究的理論深度還不夠,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和分析。統計方法的應用較為簡單,沒有進行高層次的多元統計分析。
參考文獻: 著作類: 《理財路上的前車之鑒》 上海人民出版社 美JOHN R.NOFSINGER 編 《理財通》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理財周刊》社編著 2004 《平民這邊,富人那邊》 機械工業出版社 袁岳、張明、黃綱著 2006 《管好你的錢----父母給兒子的40個理財忠告》 中國出版社 《東大青年》2006年11月第二期 大學生消費觀調查 王冬齡、李夢然 論文類: 《淺談當代大學生的理財觀念》 江西理工大學 康京濤、劉志勇、林兵 《大學畢業生理財觀念》 北京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中學生消費與理財調查結題報告》 黃國忠 《大學生消費文化現狀及高校德育的導向研究》
附錄:東大人理財理念的調查問卷
東大人理財理念調查問卷 1.您的性別: A.男 B.女 2.您所學專業屬哪一類? A.文法類 B.經濟類 C.理工類 D.藝術類 E.醫學類 F.其他 3.您平均一個月需要多少生活費? A.300元以下 B.300-500元 C.500-1000元 D.1000元以上 4.您每月所需費用的來源? A.父母提供 B.勤工助學 C.獎學金 D.其他 (可多選) 5.您是否制定過理財計劃? A.有 B.沒有 C.有時會 6.您每月是否有剩余的零花錢? A.有 B.沒有 7.您每月消費的主要項目是什么?(可多選) A.基本生活所需 B.通訊(電話、上網)C.購物(服裝、飾品) D.書籍 E.其他 8.您對現在的消費狀況是否滿意? A.很滿意 B.沒考慮過,無所謂 C.不滿意 9.您在校消費與在家相比怎么樣? A.差不多 B.較多 C.較低 10.您比較心儀的兼職方式是?(可多選) A.投資B.推銷C.翻譯D.撰稿E.家教F.做助教G.協助老師做研究工作11.如果您想兼職,會選擇在哪個時期?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E.有空就做 12.您對自己賺錢找兼職工作怎么看? A.不考慮,浪費時間 B.無所謂 C.很有興趣,鍛煉自己的能力 13.若有盈余您會如何處理? A.存在銀行 B.改善物質生活 C.用于娛樂 D.豐富精神生活14.您一學期一般會請幾次客?A.3次以下 B.3-6次 C.6-10次 D.10次以上 E.沒有15.您是否會為過生日的同學或好友買貴重的禮品? A.會 B.不會16.高檔的數碼產品或漂亮的衣服能否引起您的購買欲? A.會 B.不會17.您心目中合理的消費狀態和結構是? A.只要夠花就行 B.能制定出較細的消費計劃 C.讓每個月有盈余,可供自己支配 18.您認為您的理財能力如何? A.較差,花錢沒計劃 B.一般 C.有較強的理財能力 謝謝你您的支持與配合!^_^
首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尾頁 2/2/2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其他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