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宋體 小三 加粗)
引言 1 1 扭矩試驗機的原理 1 1.2 扭矩試驗機的造型設計 1 1.1.1 三維造型 1 1.1.2 三視圖轉換 1 2. 最小破壞扭矩 2 2.1 扭矩計算公式 2 2.1.1 三視圖轉換 2 結論 2 致謝 2 參考文獻 3 畢業設計(論文)進程檢查評議表 4 畢業設計(論文)答辯記錄表 5 畢業設計(論文)成績考評表 6
(行間距1.25 字體五號宋體)
螺栓與螺釘的扭矩試驗機的設計(宋體小二加粗)
摘 要 :*內容摘要以濃縮的形式概括研究課題的內容,中文摘要在300字左右 關鍵詞:*擇論文中具有代表性、概括性的幾個關鍵詞語,一般不超過5個。關鍵詞之間空1個字符
引言(標題1 宋體小三加粗 單倍行距 段前段后12磅 ) (正文為五號宋體)上述引言應說明本課題的意義、目的、研究范圍及要達到的技術要求;簡述本課題在國內外的發展概況及存在的問題;說明本課題的指導思想;闡述本課題應解決的主要問題,在文字量上要比摘要多。此塊內容不做原則上的強制性要求。 (正文:是對研究工作的詳細表述,其內容包括:問題的提出,研究工作的基本前提、假設和條件;模型的建立,實驗方案的擬定;基本概念和理論基礎;設計計算的主要方法和內容;實驗方法、內容及其分析;理論論證,理論在課題中的應用,課題得出的結果,以及對結果的討論等。學生根據畢業論文(設計)課題的性質,一般僅涉及上述一部分內容。) 1扭矩試驗機的原理(標題1 宋體小三加粗 單倍行距 段前段后12磅) 1.2 扭矩試驗機的造型設計 (標題2宋體四號加粗 單倍行距 段前段后12磅) 1.1.1 三維造型(標題3 宋體小四加粗 單倍行距 段前段后12磅) 首先在Windows 2000或Windows XP下使用UG,進入UG有兩種方式: (1)首先用“基本曲線”工具畫出長230 毫米、寬200毫米的扭矩機底板輪廓線,在進行倒角,如圖2-2所示。 (2)輪廓線畫好后用“拉伸”工具進行實體拉伸,在窗口的“插入”中“設計特征”的“拉伸”圖案,用鼠標選中每一根輪廓線然后拉伸,拉伸成30毫米的面體,如圖2-3所示。 (3)在底板面上畫出扭矩機工作面體的輪廓線,在底板上畫出工作區域長140毫米、寬160毫米的輪廓線然后倒角在拉伸成80毫米的面體,如圖2-4所示。 1.1.2 三視圖轉換 UG通過文件的輸入/輸出來實現數據轉換,可輸入/輸出的數據格式有:CGM/CXF/STL/IGES/STEP等常用數據格式。通過這些數據格式可與AutoCAD/SolidEdge等軟件進行數據交換。執行數據轉換的操作步驟基本相同(圖1-1)。 圖1-1 扭矩機底座(圖1-1是指第一章的第一幅)(小五宋體) 2最小破壞扭矩 2.1 扭矩計算公式 2.1.1 三視圖轉換 在達到最小扭矩之前不能扭斷的情況下稱為最小破壞扭矩。得出最小破壞扭矩的目的是為了有一個數據來控制試驗條件。在做試驗的時候能很好的控制試驗結果(性能等級如表2-1)。 表2-1 強度比值(小五宋體) 性能等級 8.8 9.8 10.9 12.9 比值X 0.84 0.815 0.79 0.75
按下列公式確定最小破壞扭矩: M=τ× W (式2-1)(五號宋體) 式中,M - 最小破壞扭矩(見表2-1); τ- 抗剪強度
結論(標題1 宋體小三加粗 單倍行距 段前段后12磅) 由上可知,在……………還存在很多的問題,需要通過各種行政和經濟的措施進行解決……………
致謝(標題1 宋體小三加粗 單倍行距 段前段后12磅) 感謝語…………… 參考文獻(另起一頁)(標題1 宋體小三加粗 單倍行距 段前段后12磅) [1] 國家技術監督局. GB/T 3098.13-1996緊固件機械性能螺栓與螺釘的扭矩試驗和破壞扭矩1-10mm.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1996. (小五宋體) [2] 吳立軍. UG三維造型技術基礎.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4. [3] 周鵬翔、劉振魁. 工程制圖.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4] 陳進. AoutCAD2004中文版基礎與實例教程. 上海: 上海科學普及出版社,2004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其他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