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內容摘要及關鍵詞 - 3 - 正 文 - 4 - 一、茶馬古道歷史文化淵源 - 4 - (一) 茶馬古道的起源 - 4 - (二)茶馬古道的發展和歷史作用 - 5 - 二、麗江古城的興起與茶馬古道的關系 - 5 - (一) 茶馬古道重鎮麗江 - 5 - (二) 麗江古城興于商業,盛于商業 - 5 - (三) 茶馬古道影響古城人文歷史 - 6 - (四) 麗江旅游業與茶馬古道歷史文化的關系 - 6 - 三、茶馬古道歷史文化對麗江旅游的影響分析 - 7 - (一) 茶馬古道線路的開發促進了麗江旅游經濟的發展 - 7 - (二)茶馬古道歷史文化擴展了麗江旅游文化的寬度 - 7 - (三)茶馬古道拉動西部地區發展 - 7 - (四)茶馬古道對麗江的負面影響 - 8 - 四、茶馬古道歷史文化對麗江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影響 - 8 - (一)保護茶馬古道歷史文化 - 8 - (二)積極響應香格里拉滇川大三角開發 - 8 - 結 論 - 9 - 參考文獻 - 10 - 致 謝 - 11 - 內容摘要及關鍵詞 摘要:茶馬古道就像一個連結著各個少數民族的大走廊,使當地的經濟得到了發展,刺激了民族間商品市場的發展,也促進了邊境貿易的發展。同時,還為當地的藝術、宗教、文化和思想意識提供了一個發展空間,它更加促進了民族在多個領域內發展與繁榮。茶馬古道歷史文化是整個麗江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經濟、政治、宗教、生活方面都影響著麗江,麗江旅游業經過近十幾年的發展,現在正由數量增長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旅游業良好的發展勢頭也是由于能很好的挖掘發展其文化內涵,茶馬古道歷史文化作為麗江旅游業新興的重點主導品牌,不僅提高了本地旅游經濟發展,拉動了整個西部地區的發展,還擴充了民族文化內涵。 關鍵詞:詞茶馬古道 麗江 歷史文化 影響 旅游業 正 文 一、茶馬古道歷史文化淵源 (一) 茶馬古道的起源 茶馬古道起始于秦漢時期,以茶馬互市為主要內容。唐朝后期飲茶的風氣盛行,制茶業具有相當的規模。康藏屬高寒地區,海拔都在三四千米以上,糌粑、奶類、酥油、牛羊肉是藏民的主食。在高寒地區,需要攝入含熱量高的脂肪,但沒有蔬菜,糌粑又燥熱,過多的脂肪在人體內不易分解,而茶葉既能夠分解脂肪,又防止燥熱,故藏民在長期的生活中,創造了喝酥油茶的高原生活習慣,但藏區不產茶。而在內地,民間役使和軍隊征戰都需要大量的騾馬,但供不應求,而藏區和川、滇等地區則出產良馬。于是,具有互補性的茶和馬的交易即“茶馬互市”便應運而生。這樣,藏區和川、滇邊地出產的騾馬、毛皮、藥材等和川、滇及內地出產的茶葉、布匹、鹽和日用器皿等等,在橫斷山區的高山深谷間南來北往,流動不息,并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而日趨繁榮,形成一條延續至今的“茶馬古道”。 (二)茶馬古道的發展和歷史作用 茶馬古道發展繁榮于唐宋以后,發展繁榮的原因在于以茶葉為載體的邊地商貿的興起與發展。到了唐代,隨著吐蕃王朝的崛起,藏族和南亞、西亞人大量飲茶,大西南的茶葉從這條古道沿金沙江、瀾滄江、怒江、橫斷山脈走向青藏高原,走向印度以及更遠的西亞、東非。到了清朝,由于清政府力圖控制西藏這樣的政治背景,就開設了官驛的方式,使茶馬貿易規范和制度化,使這條古道得到又一次的重視與發展。茶馬古道是一條政治、經濟紐帶,促進了西藏與祖國的統一和藏漢人民唇齒相依、不可分離的親密關系,茶馬古道帶動了藏區社會經濟的發展。第2次世界大戰時期,當時日本法西斯控制了中國所有的海上交通,又截了滇緬公路運輸后,國際援華物資便只剩下這條通道進入中國。為抗戰勝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茶馬古道也進入了一個最輝煌鼎盛的時期。 二、麗江古城的興起與茶馬古道的關系 麗江古城,始建于唐末宋初,它的興起與茶馬古道有著必然的直接的關系,它幾乎所有的經濟活動都是圍繞著茶馬古道里的主體——馬幫展開的,因此與茶馬古道互生互補形如孿生兄弟。 (一) 茶馬古道重鎮麗江 麗江古城經由歷代木氏先祖主持建設。680年被藏族征服,開始吸收藏族文化;794年被南詔征服,從而開始中原漢文化的影響;1253年被忽必烈征服,正式歸入元,納西木氏土司開始長達470年的自治,有系統記載的納西歷史開始;1276元朝建立云南行省;1382年麗江府成立,官府位于今天的麗江古城。 (二) 麗江古城興于商業,盛于商業 麗江與藏區僅一江之隔,有著地理上的優勢,內控制著鶴慶、劍川等,外臨中甸,是云南省出入西藏咽喉。在茶馬古道上興起了無數的城鎮,它們是獨具特點的貿易文化中心。其中,麗江古城是一座茶馬古道上迄今保存最為完好并古貌依舊的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大研古城地處滇、川、藏交通要沖,是茶馬古道上重要的貨物中轉集散地。 麗江古城是茶馬古道重鎮,它就是一個商貿中心,它的發展與當時滇藏物資貿易的唯一交通工具(馬)不可分割。綿長艱險的道路,長期在外的行走,馬鍋頭帶領的馬幫逐漸形成一種馬幫文化,馬幫文化帶動了麗江歷史上的經濟和文化的發展,而它擁有的各行個業都圍繞著“馬幫”、“藏貨”展開。茶馬古道的繁榮是有許多的沿途集鎮的繁榮而拼接出來的,它每個部分的繁榮都相互的拉動著其他部分,它們的發展相輔相成,麗江以它優越的地理位置成就茶馬古道,而茶馬古道又以它豐富的文化回報麗江。 (三) 茶馬古道影響古城人文歷史 茶馬古道歷史文化是一部多民族文化,它貫穿了整個滇川藏大三角,寬闊的疆域使它有著獨特的張力與廣度來吸納和影響著與它有關的城鎮。麗江至今保存著各民族多元文化共存共融的鮮明特征,納西族文化既具有本民族的獨特性,同時也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文化。麗江既是茶馬古道的重要通道,也是文化藝術傳播走廊。可以說麗江的輝煌是馬蹄踏出的輝煌,它的文化是馬幫拉來的文化,無論是建筑、宗教、民族特性、生活習性等方面,它都和馬幫息息相關。 地面石板路也是對付馬蹄的最好材料,與路相輔相成的橋頂部是沒有臺階的,臨街的墻也是采用圓弧而非直角,這都便于馬幫行走。納西族的民居建筑風格中,既有納西族的特點,也有白族的特點,還有藏族的特點。 佛教的三大系在茶馬古道上相交匯,佛教的各系又和傳播地區的原始宗教相交匯,使這里的宗教多元化。在麗江,形成多教共存的狀況。這種具有強烈的學習意識和包容的民族特性和茶馬古道是分不開的,因為茶馬古道上的貿易從來就是多民族的,漢、藏、白、納西等民族在麗江這方土地上交匯發展。麗江納西族有著一種獨特的生活習性,婦女包攬所有的農活,而男人不用做任何的事情,這雖然和它的歷史傳統分工(男子學習,創建精神食糧;女子勞動,創建物質基礎。)有著很大的關聯,但和茶馬古道也有著一定的聯系。 (四) 麗江旅游業與茶馬古道歷史文化的關系 開發已久的大研古城、為了分流游客而開發的束河古鎮都同是麗江旅游的一大名片,而這一名片的形成是和茶馬古道歷史文化分不開的,馬幫文化成就了麗江歷史文化,麗江旅游業一部分是由茶馬古道歷史文化支撐起來的。現在三江并流,滇川大三角的旅游生態圈發展,同樣也是沿著茶馬古道展開,所以說麗江旅游業如果沒有了茶馬古道歷史文化則如空殼,它的發展仰仗于茶馬古道歷史文化的進一步開發。茶馬古道文化興則麗江旅游興,反之亦然。 三、茶馬古道歷史文化對麗江旅游的影響分析 麗江旅游現在以一個良好的形象示人,以最初單純觀光旅游相比,它現在越發的成熟,隨著相關的歷史文化、民族文化的開發,它的吸引力更是使很多旅游目的地自嘆不如。這當然和茶馬古道文化積極的影響是分不開的。 (一) 茶馬古道線路的開發促進了麗江旅游經濟的發展 茶馬古道是一條國際貿易線路,它貫穿周遍的許多國家,所以它的影響是國際的。它的線路的開發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麗江的國際知名度,并伴隨著近年來的相關線路的從走回味更是起到了一種眼球經濟、話題經濟的效果,在信息傳播發達的今天更是起到良好的廣告作用。 再者,現在麗江游客停留時間基本為2天,主要就是圍繞著麗江古城和玉龍雪山兩個金牌景點,但是如果開發茶馬古道就可以增加游客停留時間,這樣就可以促進麗江旅游經濟的發展。 (二) 茶馬古道歷史文化擴展了麗江旅游文化的寬度 歷史的真實長度是固定的,但是往往同樣長度的歷史有著天差地別的作用,因為它和歷史的寬度息息相關。茶馬古道作為麗江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增加了麗江納西族的歷史文化內涵,擴展了其寬度,麗江納西族獨特的民族精神也是在漫長的貿易旅途中逐漸豐富起來,經過歲月的沉淀,茶馬古道把麗江最初單一的文化慢慢充實擴展開來。多元民族在這里交匯,文化、宗教、人文相互交流,不斷發展,才使得麗江旅游文化變得多樣,豐富。 (三) 茶馬古道拉動西部地區發展 茶馬古道國內線不是單一的一條,它包括川藏、滇藏線,還有很多零星的支線,而這些線路都處于西部落后地區。他們都有著共同的特點:交通不便,生活物資缺乏,經濟形態單一,但是這些地方也都有另外的同一性——旅游資源豐富。因此,開發茶馬古道這一旅游資源,可以拉動整個滇川、藏地區的發展。 而麗江又正處于這些西部地區,而且又是一個重鎮,那得到的關注又會更多,并且還加上麗江旅游已經有一定的發展基礎了,那就更好的可以借上這個東風吸收投資、人才,達到旅游經濟和歷史文化的弘揚雙贏的局面。 (四) 茶馬古道對麗江的負面影響 凡事都有兩面性,都是矛盾的綜合體,茶馬古道對麗江旅游有很多積極的影響,但也有一些負面影響,由于麗江正處于旅游業成長期,政府和旅游開發商認識到茶馬古道作為一個極具特色的旅游品牌線路,開發它,挖掘它的歷史文化等深層次的內涵,就可以得到旅游的發展。他們看到了茶馬古道文化的開發對旅游發展的促進作用和即得利益,所以就大肆的發掘,從而造成開發后的麗江民族文化面臨慢慢的淡化與消亡的境界。現在古城里身著民族服裝的往往只有老人,一部分老人延續著麗江的柔軟時光,青年人只是因為商業運作外而延續著文化的表象,東巴的后繼無人,學習東巴文的人屈指可數,古城納西居民人口置換嚴重,還有游客的大量增加也一定程度上破壞麗江生態人文環境等,綜合而述,麗江旅游資源應該考慮到一個可持續發展問題來解決它可能面臨的問題。 四、茶馬古道歷史文化對麗江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影響 茶馬古道歷史文化做到可持續發展,那么麗江的旅游業會持續受到積極影響,旅游業也就可以達到可持續發展,那么要做到旅游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要在開發的同時做到保護,只有權衡好開發和保護才能達到目的。 (一) 保護茶馬古道歷史文化 茶馬古道沿線是中國民族文化最富集的地區之一,這里的每一個民族都擁有自己獨特而豐富的民族文化,各民族文化通過茶馬古道的連接,在這片廣袤的地域,互相發生激勵的沖擊、融合,形成了博大的茶馬古道文化。 旅游業的發展給歷史文化名城最大的積極影響是經濟上的利益,生活上的便利,交通上的便捷;出現嚴重的置換問題,外來的文化沖擊著相對單一的民族文化。而往往民族文化、獨特的茶馬古道文化才是吸引游客的源泉,如果這些都消失了,沒有獨特性,那還有什么可以發展的?經濟就不會形成一個千絲萬縷的蜘蛛網,那么發展就會停滯。可見保護好獨特的歷史文化的重要性。 (二) 積極響應香格里拉滇川大三角開發 茶馬古道覆蓋著香格里拉滇川大三角,它的沿線是民族文化最富集的地區之一,是世界上地勢差異最復雜的區域,擁有獨特的高山峽谷地貌,氣候復雜多變,擁有世界上最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資源。它有著獨一無二的資源優勢。隨著世界旅游業的發展,本區也將成為最受人們關注的最具旅游價值的地區之一。 麗江與大香格里拉的交往源遠流長,而從現實來看,麗江地處大香格里拉東南端,具有明顯的地緣優勢,是大香格里拉的一個重要門戶和窗口。而且經過多年的發展,麗江旅游已經具備了輻射周邊的諸多條件,茶馬古道文化又是麗江旅游的又一重大王牌,所以響應香格里拉滇川大三角開發可以更好發展麗江旅游業。 結 論 茶馬古道文化雖然是近些年才出現的詞匯,但是它是和麗江共同發展的,茶馬古道歷史文化是麗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開發和保護對麗江的旅游業起著決定作用。 可以在政府主導發展的情況下,一方面發揮媒體、個人的力量去宣傳去開發去保護茶馬古道文化,另一方面積極響應滇藏川大旅游圈的開發,發揮它的價值,使得重鎮麗江能乘著順風車更好的發展旅游業。 茶馬古道對我們來說已經很遙遠,但是這個昔日的輝煌還留在古城里,昔日的馬幫帶來了信息,帶來文明,帶來智慧,茶馬古道的重鎮曾經繁榮,曾經發展,曾經輝煌。現在的麗江人民認識到它昔日的文明,并開始挖掘它,學習它,加上今天麗江人的智慧,希望它能讓重鎮麗江將來能夠再次繁榮,再次發展,再次輝煌。
參考文獻 [1] 黎世蘅.最初的華番茶葉貿易經過[J].北大社會科學季刊,1925,3(2):20-25. [2] 趙大川.圖說晚清民國茶馬古道[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4. [3] 木亓弘.茶馬古道考察紀事[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4] 夫巴.麗江與茶馬古道[M].昆明:云南大學出版社,2004. [5] 向翔.茶馬古道與滇藏文化交流[N].云南民族學院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3-2. [6] 鐘穎,鄧琨.古城蒼茫-親歷茶馬古道[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 [7] 楊洪波.茶馬古道——滇文化精粹[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 [8] 羅世偉.茶馬古道開發的現實意義[N].重慶師范學院報(自然科學版),2003-3-5. [9] 宣紹武.茶馬古道親歷記[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其他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