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企業的財務管理活動總是在特定的外部環境中展開,網絡經濟的形成與發展必然會使企業財務管理的內外環境發生極大的變化。從企業財務管理的政治環境、法律環境、經濟環境、技術環境等多方面展開研究。 [關鍵詞] 網絡經濟 企業財務管理環境 財務虛擬管理
1 政治環境 政治環境是指有關國家治理的條件、氛圍,主要包括社會制度、政治形勢、方針政策、政府機構的設置及其與企業的關系,政府機構的管理水平及其辦事效率等內容。網絡經濟的發展給政府機構帶來了新變化,即“電子化政府”的出現。電子政府的運作方式有如下特點: 1.1 政府提供信息服務 電子化政府最基本的特點就是政府在國際互聯網(Internet)上設有自己的網站和網頁,向公眾提供所有的非保密政府信息的檢索服務。以美國為例,美國政府的14個部(下屬上百個局級單位)、司法部門、立法部門(國會兩院)、62個獨立的行政局、59個各種各樣的委員會,以及6個準官辦的局級機構已經全部上網。網上所包含的內容極為豐富,不僅有立法(從提案產生、辯論過程直至最后法律的形成)、司法及行政部門的各種法規和制度,而且有政府計劃和正在實施的各種規劃和項目的主要內容和進展情況及相關的文件、報告等等。這種信息,使公眾對政府各部門的活動了如指掌,提高了公眾參與政府決策的程度和興趣。 1.2 政府采購電子化 政府是一個很大的集團消費者,政府采購透明化是提高政府在公眾中的信任度,正確履行政府職能的前提之一,為此要求政府在采購中實現電子化。電子化采購程序為:①政府將采購需求在網上公開發布,以加大政府對合同要采購的產品或服務的能見度;②買方與賣方在網上結算,使賣方可以及時地、準確地收到支付和匯款的信息。 1.3 政府服務電子化 政府履行職能的目的在于為公眾服務。電子化政府使政府與公眾的界面挪到了計算機的屏幕前,只需要與計算機展開人機之間的“對話”,就可以解決公眾需要解決的問題。這就提高了政府的服務效率、擴大了服務效果。 1.4 民眾參與政府決策 電子化政府使民眾與政府之間的溝通得到加強,民眾對政府事務的了解和參與也更加便捷,從而方便了民眾參與政府決策。比如公眾參與電子民意調查、電子公民投標以及電子選舉等等。 總之,電子化政府的出現消除了由于社會信息化水平不高,社會參與政府決策的程度不高而導致的政府失靈,使財務管理的政治環境得到改善。
2 法律環境 企業財務管理的法律環境是指企業與外部發生經濟關系時所應遵守的各種法律、法規和規章。企業在其籌資、投資及利潤分配過程中與外部環境發生經濟關系時應當遵循的法律規范主要有: 2.1 企業組織法規 當前我國的企業組織法規主要包括《公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私營企業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法》。上述法規直接影響到企業的財務管理,要求企業在其財務管理活動中,根據相應企業類型,遵循相關法規,嚴格按照相關法規的要求開展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 2.2 稅收法規 任何企業和個人都有依法納稅的義務,而這種義務的實際履行則以相關法規的條款為依據,也即取決于稅收法規環境。在計算機網絡環境逐漸形成與發展的過程中,電子商務迅猛發展。它在給企業帶來無限商機的同時,也引發了許多涉及稅收征收的新問題,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由于電子商務代替了傳統的貿易方式,由此而來在納稅環節、納稅地點、國際稅收管轄權等方面出現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新情況;二是傳統稅收理論、稅收原則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沖擊。 在稅收實務中必須解決兩個問題: 第一,是否征收網絡銷售稅。網絡銷售是否需要征收銷售稅一直是一個眾說紛紜的話題。網上銷售的迅猛發展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目前大多數情況下網上銷售免稅的現狀無疑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據估計,如果對網上銷售征稅的話,則網上銷售額將下降25%左右。然而,從1999年的數據來看,全世界電子商務貿易額約為260億美元,且預計在未來5年內世界范圍內的電子商務貿易額將占總貿易額的1/3,對如此大量的交易額免征銷售稅又無疑將嚴重影響到政府稅收。基于以上原因,世界各國對網上銷售是否征收銷售稅大多持觀望態度。
第二,征稅地點。傳統的稅收法規一般以營業住所為征稅地,但是,這一原則在網絡環境下無法適用,因為網絡環境是一個虛擬空間,在這一空間中,企業有不存在物理住所的可能。而如果以企業的網址或服務器所在地為標準,則企業可以相當容易地通過其網址和服務器設在避稅港來實現避稅的目的。如果回避這一問題,采取對消費者征稅的方法則又與現行的稅收法規的相應條款存在著抵觸,需要對現行的稅收法規進行相應的修改。 總之,網絡經濟使包括對經濟活動和經濟行為進行約束的財經法規在內的各種法規面臨著變革的要求,它對企業財務管理活動的法律環境將產生重大影響。
3 經濟環境 網絡經濟時代,信息產業成為全球第一大產業,以信息產業為主導產業的全球經濟逐漸知識密集化。因特網的建立,形成了全球單一的電子市場基礎;企業的資源配置、產品的銷售,都在世界范圍內進行;企業之間的合作、重組也跨越了國界。企業通過互聯網不僅向社會提供服務,并且可以從事網絡經貿活動(即電子商務),因此紛紛在網上開設“網址”,樹立網絡形象。互聯網絡的迅速延伸和擴展,使得一個全新的網絡社會正在形成,使地球“縮小”變成一個“地球村”。世界經濟成為了一個資源共享、高速運轉、多元化發展的一體化經濟,經濟模式改變了人們的工作與生活,也改變了企業的運作方式和管理方式。 隨著網絡經濟時代的到來,金融市場也出現許多新發展和新變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新趨勢便是金融電子化。電子貨幣成了網絡交易市場的主要貨幣流通結算工具,互聯網的延伸使得全球外匯市場每天24小時都可以進行交易,人們可以在全球范圍內將資金以“光的速度”從一個地方轉移到另一個地方,并且流通費用、交易成本大大降低。電子貨幣形態的資金將成為企業籌資、投資、分配的主要形式之一。網上銀行的建立為網絡經濟的正常運轉提供了安全、可靠的金融保障。
4 技術環境 4.1 網絡財務管理 網絡財務管理是企業運用網絡來實現財務管理職能。企業將網絡技術應用于財務管理中,解決一系列目前的財務活動無法解決的問題,如跨地區財務數據傳遞、會計報表合并、動態分析財務及資源狀況等,形成一種全新的財務管理體系。網絡財務管理依靠網絡財務軟件來執行完成,網絡財務軟件將完成財務與業務的協同管理、在線管理和對電子商務的管理。通過網絡財務軟件可以實現事中動態會計核算與在線經濟資源管理,實現企業對分支機構的遠程財務管理、物資管理及諸如遠程報表、報賬、查賬、審計等遠程控制行為。 4.2 財務柔性管理 網絡時代中企業為了增強在不可預見的、多變的環境中的生存能力,必須實行企業柔性管理,推出新產品和個性化的產品,以適應動態的持續創新的網絡經濟需求。企業柔性管理包括生產、人員、信息等各方面的管理,財務的柔性管理是從財務的核算、計劃、控制、分析角度,通過網絡技術實現財務信息資源優化,核心和目的是使企業信息資源具有柔性,以促使企業提高各種財務信息資源以多種方式被使用的程度,從而全面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 4.3 財務再生管理 企業流程再生是20世紀90年代初美國管理學者邁克爾·哈默等提出的一種新思想,是對企業業務流程進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徹底再設計,以顯著提高企業的效率。企業流程再生管理的目標是重振企業活力、重建組織結構,重新進行戰略規劃和重啟新生。財務再生管理是對財務活動及財務關系的革命性調整和財務資源的重新配置,目的是為了適應企業內外部的需要,并與企業管理目標相適應。 財務再生管理是協助企業努力降低產品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財務策略。電子商務的發展和網絡財務軟件的開發使企業財務再生管理成為了必要和可能。企業財務再生管理通過明確會計部門各工作環節,各相關人員的責權利,不僅減少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也給企業管理工作帶來了一系列新變化,如價值觀念的顧客導向化,職工實行自主管理,績效的衡量轉為測定群體成果。財務再生管理給企業管理工作提出了新機遇與挑戰,同時也突出了財務管理的地位。 4.4 財務虛擬管理 對以電子商務為基礎的虛擬企業必須實施財務虛擬管理。虛擬企業是一種動態的短期的戰略同盟,由幾個有共同目標和合作協議的公司組成。以網絡為信托,虛擬企業突破了企業的有形界限,雖然表面上有著生產、營銷、設計、財務等功能,但企業內部都沒有執行這些功能的組織。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為取得競爭中的優勢地位,企業只掌握核心功能,即把企業知識和技術依賴性強的高增值部分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把其他低增值部門虛擬化。財務虛擬管理就是以企業的核心功能為財務管理的中心,對各虛擬化的職能部門進行集中協調性的財務管理。虛擬企業的中層經理的監督與協調功能被計算機網絡所取代,企業的組織結構趨向扁平化,財務虛擬管理是與之相適應的一種橫向管理,可去掉很多中間環節,使價值的產生與確認直接相對應。財務虛擬管理還包括對通過網絡進行的虛擬經營、虛擬交易所產生的財務信息及其他信息的管理。財務虛擬管理是以網絡技術為基礎,全面創新的,以實現財務信息資源優化的一種財務管理策略。所以又是財務柔性管理、財務再生管理和網絡財務管理等技術方法的綜合。 參考文獻 1 鄒志波. 網絡理財學[M]. 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1 2 王化成. 論財務管理的理論結構[J].財會月刊,2000(4) 3 李超.網絡財務[J].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2 4 李剛. 網絡財務對財務管理的影響[J]. 成人高教學刊,2001(4)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會計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