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化的進一步發展和知識經濟和信息時代的到來,企業面臨著顧客需求多樣化、高質量和低價格的挑戰。如何在保證產品/服務品種多樣化和高質量的同時,保證低成本優勢,成為企業競爭重點之一。在提高生產系統的柔性、物資資源和人力資源成本投入的減少的同時,企業更將目光投向流通領域,即通過物流效率和效益的提高,提高產品/服務質量,降低企業總成本。因而,如何確定會計的計算利潤和出納的工資是焦點之一。 以下是我在學習中的總結和看法: 1.1 物流成本核算的意義 傳統意義上的物流,主要是指企業的倉儲和運輸管理,并且兩者間各自為政,是企業生產和銷售的支持活動。現代意義上的物流,是指“物品從供應地向接受地的實體流動過程。根據實際需要,將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基本功能實施有機結合。”①首先,它強調了對物流各項活動的整合,是一體化的物流運作;其次,它強調了信息系統在現代物流中的重要作用;其三,它強調了物流活動的增值性。物流,既是企業成本構成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企業利潤的來源。因而,準確把握物流成本的范圍及其來源,根據價值鏈理論對企業物流流程進行流成重組和優化,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務水平,是提高企業物流能力,獲取競爭優勢的重要前提之一。 宏觀上,根據1997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統計數據,我國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為16.7%,而相關專家則推斷,目前我國的物流費用占GDP的比重約為20%,上述兩個數據都遠遠高于歐美日等發達國家10%左右的水平。因而,如何提高物流活動的現代化程度,促進其合理化發展,降低物流成本等,有關國家競爭力的提高。因此,界定物流成本的范圍,通過相應的方法核算和管理物流成本尤為重要。
2.2 物流成本核算方法及程序 (1) 傳統的會計核算方法及存在的問題 對物流成本的核算,傳統的會計方法是將其計入不同的帳戶。產品從工廠到分銷商或客戶的物流成本,計入“產品銷售成本”,采購物流成本計入“材料采購”,自運費和倉儲費計入“營業費用”,與物流有關的利息計入“財務費用”,相關的人力、水電開支計入“管理費用”等等。但,傳統的會計成本算法不利于物流成本的管理,存在下列問題: 第一, 不能充分體現現代生產特點,準確反映和控制物流成本。隨著生產方式從大批量生產(Mass Production)逐漸向大規模定制生產(Mass Customization)方式的轉變,企業生產活動日趨復雜,產品品種結構多樣,產品批量減少,批次增多,生產工藝多變,從而更多與產量無關的活動如訂貨作業、物料搬運、物流信息系統的維護等產生的費用大大增加。而成本會計中普遍采用與產量關聯的分攤基礎--直接工時、機器小時、材料耗用額等,這種 “數量基礎成本計算”方法使許多物流活動產生的費用處于失控狀態,從而造成了大量的浪費和物流服務水平的下降。 第二,沒有完全覆蓋企業物流所包含的各項費用。一般情況下,企業只將外包的物流活動如運輸、倉儲等活動記入企業物流費用,而忽視了企業自營的各項物流費用及存在于采購、生產、銷售各環節的物流費用,從而造成了所謂的“物流費用冰山說”一說。正是因為其沒有覆蓋各項物流費用,因而不利于物流費用的分析和控制。 第三, 不能提供需要的物流成本信息。首先,傳統的會計方法一般以現有會計科目將其與其他活動產生的費用混為一體,無法確認出物流活動本身產生的費用,而不同的分配率不能準確地計量出實際物流費用的比率,從而不利于物流成本的確認。其次,物流活動本身是一項跨部門的活動,將物流費用以現有會計科目統一以后,很難確認出不同活動費用的責任主體,不利于跨部門合作各項活動中業績標準的確定,確定各部門的權責,不利于物流活動一體化的實現。其三,隨著我國各個企業業務流程重組活動的展開,需要相關的物流和供應鏈改造活動的成本管理,而傳統會計方法不能完成上述活動成本的核算。 (2) 基于活動的物流成本核算方法 對物流成本的核算,可以利用基于活動的成本法(Activity Based Costing,簡稱ABC法),也稱作業成本法。ABC法應用于物流成本管理的原理是:物流服務的產生源于物流作業的消耗,物流作業消耗資源并導致成本的發生。突破產品/服務本身的界限,ABC法把成本核算深入到作業層次;以作業為單位收集成本,并把“作業”或“作業成本池”的成本按作業動因分配到產品/服務。 根據ABC成本法原理和根據物流管理理論,我們可以按照下列步驟進行物流成本的分析: 第一,界定物流系統涉及的具體作業,即物流活動是由哪些作業來完成的。所謂的作業,指具體的工作單位(units of work)。具體到物流活動中,由于各個企業的規模、類型不同,物流活動的復雜程度和具體作業內容也有所差異,作業單位的具體類型和數量也會隨之改變。如:接收進貨活動可能包括裝卸、檢驗、搬運、分揀等多項物流作業。 第二,確認這些作業各自需要消耗的人工和物質資源。任何一項物流作業的完成,都需要投入相應的人力或者物力資源,而資源的消耗是產生成本的根源。以裝卸為例,該項作業所用到的資源包括:裝卸的主體——人力資源、裝卸活動所需要的設備——物質資源。資源的消耗即產生成本,人力資源的消耗產生直接人工費用等,物質資源的消耗產生直接材料消耗、固定資產折舊等成本。 第三,確認各項資源所需成本,合計出總物流成本和相應作業的成本。根據資源與成本間的邏輯關系,將物流成本分配到各項作業中去,通過各項分別加總,得到各項物流成本和物流總成本。 (3)基于活動的物流成本核算程序 在現實操作中,我們可以按照物流涉及的各項組成活動——采購、運輸、收貨和檢驗、裝卸搬運、倉儲保管、流通加工(生產企業中可能沒有)、信息處理、包裝、訂單管理、配送、回收以及企業內部生產活動中同時進行的物流活動、運輸保管等環節的損失等,這些環節所涉及到的人工、材料消耗(包括土地使用權、房屋和其他固定資產的折舊、長期投資的分攤)、資金的占用成本和保險、稅等,從各各會計科目中區分出來,進行統計。 .2 物流成本核算方法及程序 (1) 傳統的會計核算方法及存在的問題 對物流成本的核算,傳統的會計方法是將其計入不同的帳戶。產品從工廠到分銷商或客戶的物流成本,計入“產品銷售成本”,采購物流成本計入“材料采購”,自運費和倉儲費計入“營業費用”,與物流有關的利息計入“財務費用”,相關的人力、水電開支計入“管理費用”等等。但,傳統的會計成本算法不利于物流成本的管理,存在下列問題: 第一, 不能充分體現現代生產特點,準確反映和控制物流成本。隨著生產方式從大批量生產(Mass Production)逐漸向大規模定制生產(Mass Customization)方式的轉變,企業生產活動日趨復雜,產品品種結構多樣,產品批量減少,批次增多,生產工藝多變,從而更多與產量無關的活動如訂貨作業、物料搬運、物流信息系統的維護等產生的費用大大增加。而成本會計中普遍采用與產量關聯的分攤基礎--直接工時、機器小時、材料耗用額等,這種 “數量基礎成本計算”方法使許多物流活動產生的費用處于失控狀態,從而造成了大量的浪費和物流服務水平的下降。 第二,沒有完全覆蓋企業物流所包含的各項費用。一般情況下,企業只將外包的物流活動如運輸、倉儲等活動記入企業物流費用,而忽視了企業自營的各項物流費用及存在于采購、生產、銷售各環節的物流費用,從而造成了所謂的“物流費用冰山說”一說。正是因為其沒有覆蓋各項物流費用,因而不利于物流費用的分析和控制。 第三, 不能提供需要的物流成本信息。首先,傳統的會計方法一般以現有會計科目將其與其他活動產生的費用混為一體,無法確認出物流活動本身產生的費用,而不同的分配率不能準確地計量出實際物流費用的比率,從而不利于物流成本的確認。其次,物流活動本身是一項跨部門的活動,將物流費用以現有會計科目統一以后,很難確認出不同活動費用的責任主體,不利于跨部門合作各項活動中業績標準的確定,確定各部門的權責,不利于物流活動一體化的實現。其三,隨著我國各個企業業務流程重組活動的展開,需要相關的物流和供應鏈改造活動的成本管理,而傳統會計方法不能完成上述活動成本的核算。 (2) 基于活動的物流成本核算方法 對物流成本的核算,可以利用基于活動的成本法(Activity Based Costing,簡稱ABC法),也稱作業成本法。ABC法應用于物流成本管理的原理是:物流服務的產生源于物流作業的消耗,物流作業消耗資源并導致成本的發生。突破產品/服務本身的界限,ABC法把成本核算深入到作業層次;以作業為單位收集成本,并把“作業”或“作業成本池”的成本按作業動因分配到產品/服務。 首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尾頁 1/2/2 相關論文
首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尾頁 1/2/2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會計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