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oicqq"></strike>
      論文格式
      電氣工程 會計論文 金融論文 國際貿易 財務管理 人力資源 輕化工程 德語論文 工程管理 文化產業管理 信息計算科學 電氣自動化 歷史論文
      機械設計 電子通信 英語論文 物流論文 電子商務 法律論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場營銷 電視制片管理 材料科學工程 漢語言文學 免費獲取
      制藥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裝工程 模具設計 測控專業 工業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應用物理 電子信息工程 服裝設計工程 教育技術學 論文降重
      通信工程 電子機電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學 藝術設計 新聞專業 信息管理 給水排水工程 化學工程工藝 推廣賺積分 付款方式
      • 首頁 |
      • 畢業論文 |
      • 論文格式 |
      • 個人簡歷 |
      • 工作總結 |
      • 入黨申請書 |
      • 求職信 |
      • 入團申請書 |
      • 工作計劃 |
      • 免費論文 |
      • 現成論文 |
      • 論文同學網 |
      搜索 高級搜索

      當前位置:論文格式網 -> 免費論文 -> 會計論文

      論財務造假的手段剖析及防范措施

      本論文在會計論文欄目,由論文格式網整理,轉載請注明來源www.donglienglish.cn,更多論文,請點論文格式范文查看


      論財務造假的手段剖析及防范措施

      摘要
       財務造假是個古老的話題,也是人們非常熟悉、在當今非常流行的話題。近一段時間以來,國內外的財務造假丑聞頻頻發生,給各國經濟帶來了巨大的損失。當前的會計信息嚴重失真、會計誠信危機等可以說都是財務造假的結果。財務造假廣泛存在,手段多種多樣,給國家和廣大投資者帶來的危害、損失不可估量。本文是在分析財務造假的概念和行為特征的基礎上,對資產中存貨造假案例的主要手段進行總結和提煉,針對這些造假的手段,提出財務造假的防范措施及治理建議。因此,強化會計監管,有效地發揮會計監管的職能,完善審計技術,提高職業道德,是對當前經濟領域中,出現的財務造假現象的有力挑戰,也是防止和發現財務造假的有力措施。
       本文的主要內容包括五大部分:緒論;財務造假的概念及特征分析;財務造假的手段剖析;財務造假的防范措施及治理建議;結論。
       
      關鍵詞:財務造假 資產造假 手段剖析 存貨
       財務造假的手段剖析及防范措施
      緒論
      (一)課題背景及目的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使會計環境變得復雜多樣,不確定經濟事項增多,在會計法制不斷改進完善的過程中,部分單位和個人利用自身的條件,進行財務造假行為,而且手段翻新花樣繁多,幾乎到了防不勝防的地步。財務造假問題由來己久,現今全球都存在財務造假的問題,人們采用了眾多手段和方法,卻一直未能徹底解決這一問題。與國外財務造假狀況相比,我國財務造假的現象更為普遍,并且由于各國國情不同,我國財務造假的原因有自身的獨特性。這些財務造假事件引起資本市場的巨大震動,并造成非常惡劣的影響,不僅給國家和廣大投資者帶來不可估量的危害、損失,而且對于資源的合理配置和證券市場的發展具有很大的危害,已成為各國證券市場的公害, 導致宏觀調控和微觀決策的失誤,還會為經濟犯罪活動提供方便,滋生腐敗,甚至增加社會的不安定因素。因此,識別財務造假的主要手段已成為會計理論研究和實踐的重要議題。
      (二)課題的構成及研究內容
       本文第一部分是財務造假的概念及特征分析;第二部分是財務造假的手段剖析;第三部分是財務造假的防范措施及治理意見。
      二、財務造假概念及行為特征
      (一)財務造假概念
       財務造假,是指會計行為人員為實現其行為目標,達到某種目的,利用會計法規、準則的靈活性以及其中尚存的漏洞和未涉及的領域,有目的的選擇會計程序和方法,甚至憑空捏造,修飾其財務報表和數據,使之顯示出對其有利的會計信息的行為,財務造假是一種不規范的會計行為,它將致使提供的會計信息失去真實性和可靠性。
      (二)財務造假的特征分析
      1.通常是以管理層為主體的集體舞弊
       盡管公司財務造假可能出現在各個層面,但財務造假的主體是上市公司的管理層。如果是公司普通員工舞弊,除非串通或經管理層授意,否則內部控制制度均能有效預防或事后核查;而管理層舞弊通常經過精心設計并且事后極力隱瞞,注冊會計師難以有效識別。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屬于集體舞弊,往往動用組織的資源和力量,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造假。
      2.以會計數據作為造假的客體
       財務造假活動不論其目的和形式如何,最終都要反映到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和資產實物等會計信息載體之中。
      3.造假不能改變企業的真實盈利狀況
       財務造假是虛構或者篡改真實的財務數據,因此造假不會也不能改變企業的真實盈利狀況,相反,造假帶來的虛假信息反面會干擾、破壞正常的經營決策,惡化企業的盈利情況。
      4.連續的行為
       財務造假通常具有在幾個年度內連續的造假行為,既然財務造假行為是有系統、有步驟、有計劃的行為,就很難在一個年度內出現,必然會涉及到幾個會計期間。
      三、財務造假的手段剖析
      (一)財務造假的手段介紹    
       上市公司出于完成財務計劃、維持或提升股價、增資配股、獲取貸款、保住上市資格等目的,常常采用各種手法進行財務造假。常見的造假手段是利潤操縱,包括不恰當核算特殊交易(如債權、債務重組、非貨幣交易、關聯交易等)、濫用會計政策及會計估計變更、錯誤確認費用及負債、資產造假等。
       在形形色色的利潤操縱手法中,資產造假占據了主要地位。公司一般使用五種手段非法提高資產價值和虛增盈利,即虛構收入,虛假的時間差異,隱瞞負債和費用,虛假披露以及資產計價舞弊。其中資產計價舞弊是資產造假的慣用手法,存貨項目因其種類繁多并且具有流動性強、計價方法多樣的特點,又導致存貨高估構成資產計價舞弊的主要部分。中外上市公司中,涉及存貨舞弊的案例為數眾多,其中比較著名的有麥克森&羅賓斯公司、權益基金、斯溫道色拉油公司、法爾莫公司以及中國的紅光實業公司、天津廣夏(集團)有限公司等。這些公司所策劃的造假方案給注冊會計師帶來了很大的審計風險。下面就選擇其中較為典型的美國法爾莫公司案予以分析。
       莫納斯首先獲得了位于俄亥俄州陽土敦市的一家藥店,在隨后的十年中他又收購了另外299家藥店,從而組建了全國連鎖的法爾莫公司。不幸的是,這一切輝煌都是建立在資產造假——未檢查出來的存貨高估和虛假利潤的基礎上的,這些造假行為最終導致了莫納斯及其公司的破產。同時也使為其提供審計服務的“五大”事務所損失了數百萬美元。下面是這起案件的經過:
       自獲得第一家藥店開始,莫納斯就夢想著把他的小店發展成一個龐大的藥品帝國。其所實施的策略就是他所謂的“強力購買”,即通過提供大比例折扣來銷售商品。莫納斯首先做的就是把實際上并不盈利且未經審計的藥店報表拿來,用自己的筆為其加上并不存在的存貨和利潤。然后憑著自己空談的想象及一套夸大了的報表,在一年之內騙得了足夠的投資用以收購了8家藥店,奠定了他小型藥品帝國的基礎。這個帝國后來發展到了擁有300家連鎖店的規模。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導致這個精心設計的、至少引起5億美元損失的財務造價事件浮出水面之時,莫納斯和他的公司炮制虛假利潤已達十年之久。當時法爾莫公司的財務總監認為因公司以低于成本出售商品而招致了嚴重的損失,但是莫納斯認為通過“強力購買”,公司完全可以發展得足夠大以使得它能順利地堅持它的銷售方式。最終在莫納斯的強大壓力下,這位財務總監卷入了這起造假案件。在隨后的數年之中,他和他的幾位下屬保持了兩套賬簿,一套用以應付注冊會計師的審計,一套反映糟糕的現實。他們先將所有的損失歸入一個所謂的“水桶賬戶”,然后再將該賬產的金額通過虛增存貨的方式重新分部到公司的數百家成員藥店中。他們仿造購貨發票、制造增加存貨并減少銷售成本的虛假記賬憑證、確認存貨卻不同時確認負債、多計或加倍計算存貨數量。財務部門之所以可以隱瞞存貨短缺是因為注冊會計師只對300家藥店中的4家進行存貨監盤,他們會提前數月通知法爾莫公司他們將檢查哪些藥店。管理人員隨之將那4家藥店堆滿實物存貨,而把那些虛增的部分分配到其余的296家藥店。如果不考慮其會計造假,法爾莫公司實際已經瀕臨破產。在最近一次審計中,其現金已緊缺到供應商因其未能及時支付購貨款而威脅取消對其供貨的地步。
      (二)資產造假的分析
       注冊會計師們一直未能發現法爾莫公司的造假跡象,也許他們可能太信任他們的客戶了,他們從報紙上閱讀到關于它的文章,從電視中看到關于莫納斯努力奮斗的報道,從而為這種欺騙性的宣傳付出了代價;他們也可能是在錯誤的假設下執行審計,即認為他們的客戶沒有進行會計報表造假的動機,因為它正在大把大把地賺錢。
       此案件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存貨審計是如此的重要,也是如此的復雜,使得存貨舞弊并非僅憑簡單的監盤就可查出。不過,如果注冊會計師能夠弄清這些欺騙性操縱是如何進行的,對于發現這些造假將會大有幫助,這就意味著注冊會計師必須掌握識別財務造假的技術。
      1、存貨價值的操縱手法
       存貨的價值確定涉及兩個要素:數量和價格。確定現有存貨的數量常常比較困難,因為貨物總是在不斷地被購入和銷售;不斷地在不同存放地點間轉移以及投入到生產過程之中。存貨單位價格的計算同樣可能存在問題,因為采用先進先出法、后進先出法、平均成本法以及其他的計價方法所計算出來的存貨價值將不可避免地存在較大的差異。正因如此,復雜的存貨賬戶體系往往成為極具吸引力的造假對象。
       不誠實的企業常常利用以下幾種方法的組合來進行存貨造假:虛構不存在的存貨,存貨盤點操縱,以及錯誤的存貨資本化。所有這些精心設計的方案有一個共同的目的,即虛增存貨的價值。
      (1)虛構存貨
       正如莫納斯所做的那樣,一個極易想到的增加存貨資產價值的方法是對實際上并不存在的項目編造各種虛假資料,如沒有原始憑證支持的記賬憑證、夸大存貨盤點表上存貨數量、偽造裝運和驗收報告以及虛假的定購單,而虛增存貨的價值。因為很難對這些偽造的材料進行有效識別,注冊會計師往往需要通過其他的途徑來證實存貨的存在與估價。
      (2)存貨盤點操縱
       注冊會計師在很大程度上依賴對客戶存貨的監盤來獲取存貨的審計證據。因此,對注冊會計師來說,執行和記錄盤點測試顯得非常重要。但在一些存貨舞弊案件中,審計客戶在數小時之內就改變了注冊會計師的工作底稿。因而,注冊會計師必須采取足夠的措施以確保審計證據的可信性。
       例如,假定審計客戶在會計期間結束前五天收到一大批貨物,隨之將所有與之有關的驗收報告和發票以及它們的復印件抽出,并在審計進行期間將其隱藏起來。然后,在存貨實物盤點時,雇員們再將這些貨物清點并計入注冊會計師測試的那批貨物中去。
       顯然,在上例中實物存貨將被高估,同時有相同金額的負債被低估。對于客戶來說,采取這種方法的好處是存貨高估的金額將會被混入整個銷售成本的計算之中。遇到這種情況,注冊會計師需要進行比例或趨勢分析以發現可能的造假。另外,也可以檢查會計期間結束后一段時間內的款項支出,如果注冊會計師發現有未在采購日記賬中記錄的直接支付給供應商的款項,就應該進行進一步調查。
      (3)錯誤的存貨資本化
       雖然任何存貸項目都可能存在不恰當資本化的情況,但產成品項目中這方面的問題尤為突出。有關產成品被資本化的部分通常是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為了發現這些問題,注冊會計師應當對生產過程中的有關人員進行訪談,以獲取歸入存貨成本的費用歸集與分配過程是否適當的信息。審計客戶往往可列出很多看似非常充分的理由,用以支持通過對存貨項目進行資本化而增加利潤的處理。此類舞弊往往是財務總監在總裁的指使下實施的。因此,在對關鍵人物的正式訪談中,如果懷疑有人指使他們夸大有關存貨的信息,注冊會計師應采取一種直截了當的方式,以責難的態度迫使其說出真相,揭示其財務造假。
      2、盤點的局限性
       證實存貨數量最有效途徑是對其進行整體盤點。注冊會計師必須合理、周密地安排盤點程序并謹慎地予以執行。盤點的時間應盡量接近年終結賬日。在盤點時應盡可能采取措施以提高盤點的有效性,比如各存放點同時盤點、停止存貨流動以及盤點數額達到合理的比例等。不過,即使注冊會計師謹慎地執行了該程序,也不能保證發現所有重大的造假。這是因為存貨的盤點測試存在以下局限性:
      (1)管理當局往往派代表跟隨注冊會計師,一方面記錄測試的結果,同時也可掌握測試的地點及進程等情況。這樣,審計客戶就有機會將虛構的存貨加計到未被測試的項目中,從而錯誤地增加存貨的總體價值。
      (2)在執行盤點測試程序時,注冊會計師一般會事先通知客戶測試的時間和地點以便其做好盤點前的準備工作。但是,對于那些有多處存貨存放地點的公司,這種事先通知使管理當局有機會將存貨短缺隱藏在那些注冊會計師沒有檢查的存放點。
      (3)有時注冊會計師并不執行額外的審計程序以進一步檢查已經封好的包裝箱。這樣,為虛報存貨數量,管理當局會在倉庫里堆滿空箱子。
      3、分析程序識別可能的存貨造假
       既然靠監盤并不能發現所有重大的造假行為,注冊會計師就必須執行分析程序。一個不誠實的客戶可通過多種途徑去操縱存貨信息,注冊會計師必須從多種思維角度去看待那些數據,以最大可能地發現有關的造假行為。不僅要推測造假是如何進行的,而且要推測客戶為什么要造假以及客戶為什么要將這種違規做法作為首要的選擇。也就是說注冊會計師要對管理當局進行重大存貨造假的動機和機會進行評估以發現資產造假行為。
      (1)管理當局造假的動機
       客戶進行造假的動機可謂多種多樣,對其進行分析并在執行審計過程中予以考慮將有助于發現可能的造假。以下列舉了導致管理當局產生造假沖動的幾種常見原因:
      1)客戶公司正面臨財務困難
      2)客戶管理當局面臨完成財務計劃的壓力
      3)存貨為資產負債表中的一個重大項目
      4)存在合同所限定的供貨方面的壓力
      5)客戶公司企圖得到用存貸擔保的融資
      6)管理當局面臨來自資本市場的壓力,如股價下跌、公司面臨退市或被收購的風險等
      (2)管理當局造假的機會
       并非所有的公司都可以通過存貨造假虛增利潤并瞞過注冊會計師的盤點程序。事實上,對于有些公司,如那些規模很小、業務較簡單的公司,要想瞞過注冊會計師而在存貨上做手腳是非常困難的。但存在以下情況時管理當局進行存貨舞弊的可能性會增加:
      1)客戶公司是一個制造企業,或者說其擁有一個確定存貨價值的復雜系統
      2)客戶公司涉及高新技術或其他迅速變動的行業
      3)客戶公司擁有眾多的存貨存放地點
      (3)管理當局造假的跡象
       虛構資產會使公司的賬戶失去平衡。與以前的期間相比,銷售成本會顯得過低,而存貨和利潤將顯得過高。當然,還可能會有其他的跡象。在評估存貨風險的時候,注冊會計師應考慮以下問題,識別存貨舞弊行為。
      1)存貨的增長是否快于銷售收入的增長
      2)存貨占總資產的百分比是否逐期增加
      3)運輸成本所占存貨成本的比重是否下降 
      4)存貨的增長是否快于總資產的增長
      5)銷售成本所占銷售收入的百分比是否逐期下降 
      6)銷售成本的賬簿記錄是否與稅收報告相抵觸 
      7)是否存在用以增加存貨余額的重大調整分錄 
      8)在一個會計期間結束后,是否發現過入存貨賬戶的重要轉回分錄
      四、財務造假的防范措施及治理建議
       防范和治理財務造假刻不容緩,需要我們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打擊財務造假行為。存貨項目由于其自身的復雜性早已成為造假者的理想對象,同時也引起了注冊會計師的特別關注。法爾莫公司案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所謂“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注冊會計師只要努力完善審計技術,切實提高查處造假的能力,就必定能將存貨審計失敗的風險降至最低。
      (一)對造假的動機和機會予以充分關注
       由于造假存在被發現的風險以及道德方面的壓力,也就是說造假也有成本,所以在正常情況下,理性的人寧愿尊重客觀事實。不過,一旦面臨某種壓力和誘惑,客戶造假的沖動會變得強烈。法爾莫公司正是由于虧損的壓力以及莫納斯急欲籌資擴張的欲望才鋌而走險,走上了造假的不歸之路。可見,注冊會計師對造假的動機進行分析有助于降低審計風險。
      (二)重視分析性程序的應用
       鑒于盤點程序具有局限性,注冊會計師無法指望通過盤點解決所有的問題。若想發現造假的蛛絲馬跡,分析性程序是一種十分有效的審計方法。這一程序從整體的角度對客戶提供的各種具有內在勾稽關系的數據進行對比分析,有助于發現重大誤差。如前文所述,由于存貨造假會使有些項目出現異常,因而對存貨與銷售收入、總資產、運輸成本等項目進行比例和趨勢分析,并對那些異常的項目進行追查,就很可能揭示出重大的造假。
      (三)重要性原則的恰當應用
       重要性原則是審計工作中一個重要原則,對于資產負債表中占有重要比例的項目,注冊會計師必須特別予以關注,尤其對那些內部控制制度較為薄弱而在資產負債表中又占有相當比重的項目,就不能采用一般的常規審計程序,而應實施特別的詳查方法。對于法爾莫公司這樣一個商業企業,存貨應是極其重要的項目。注冊會計師本應針對存貨特別的抽查或詳查程序,而事實上卻只采取了例行的提前數月通知,少量抽樣的常規盤點程序,正是這種簡單的處理使得莫納斯等人有了可乘之機。
      (四)對會計人員進行培訓,提高職業道德
       通過上述案例,莫納斯強制財務總監進行造假案件,他和他的幾位下屬保持了兩套賬簿,一套用以應付注冊會計師的審計,一套反映糟糕的現實。所以,為維護會計行業的健康發展,提高會計人員的防范意識,應對會計人員進行專職培訓,以提高職業道德,和查找資產造假的能力。應當恪守獨立、客觀、公正的原則,應當保持應有的職業謹慎,保持和提高專業勝任能力,遵守會計準則等職業規范,勤勉盡責。
      五、結束語
       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手法可謂花樣繁多,財務造假行為的蔓延與發展是與其手法的更新和變化相互依賴的。造假手段是財務造假各要素中變化最快、最為活躍的因素,對造假手段的總結提煉具有特別重要的實戰意義,“知已知彼,百戰不殆”。造假手段雖然繁多,但最終都要通過財務報表和信息披露來實現,調節利潤等數字,既能夠直接的提高業績,裝飾報表,也可以提高一些反映公司獲利能力的指標,信息披露的程度也會影響投資者的決策。因此,強化會計監管,有效地發揮會計監管的職能,是對當前經濟領域中,出現的財務造假現象的有力挑戰,也是防止和發現財務造假的有力措施。


      參考文獻
      [1]鹿小楠,傅浩著:《中國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問題研究》,上海證券交易所研究中心。
      [2] 鄧倩:《重大會計差錯更正與財務造假問題的探討》,載《科技創業月刊》,2006年2期。
      [3]張長海,陳險峰,吳順祥:《舞弊性財務報告識別的實證研究》,《美中經濟評論》,2005 年 1月,總第五卷,第 1 期(總第 38 期)。
      [4]李金峰:《上市公司財務造假控制》,載《合作經濟與科技》,2006年10期。
      [5]王曉明:《公司財務造假行為的動機及治理》,載《現代管理科學》,2006年4期。
      [6]羅茂林:《淺論財務造假原因及對策》,載《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06年06期。
      [7]吳革著作:《財務報告陷阱》,北京出版社,2004 年 10 月第 1 版。
      [8] 胡育:《淺探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問題》,載《商場現代化》,2006年13期。
      [9] 劉靜中:《上市公司財務造假揭秘與鑒別》,載《財會月刊》,2005年25期。
      [10]《企業財務會計職能外化研究》課題組:《財務會計職能的外化:防范會計造假的舉措》,載《廣東培正學院學報》,2005年第2期。
      [11]吳娓:《財務造假、盈余管理與管理層期權激勵》,載《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 》,2006年03期。
      [12]朱海林、冷冰:《美國施樂財務欺詐案分析》,載《會計研究》,2002年9期。

      附加:《論財務造假的手段剖析及防范措施》提綱

       一、緒論                                                       1
       本文的主要內容包括五大部分:緒論;財務造假的概念及特征分析;財務造假的手段剖析;財務造假的防范措施及治理建議;結論。
       (一)課題背景及目的                                                         1
      (二)課題的構成及研究內容                                                   1
       二、財務造假概念及行為特征                                         1
      (一)財務造假概念                                                           1
      (二)財務造假的特征分析                                                     1
      三、財務造假的手段剖析                                             2
      (一)財務造假的手段介紹                                                     2
      (二)資產造假的分析                                                         3
      1、存貨價值的操縱手法                                                        4
      2、盤點的局限性                                                              5
      3、分析程序識別可能的存貨造假                                                6
      四、財務造假的防范措施及治理建議                                   7
      (一)對造假的動機和機會予以充分關注                                         7
      (二)重視分析性程序的應用                                                   7
      (三)重要性原則的恰當應用                                                   8
      (四)對會計人員進行培訓,提高職業道德                                       8
      五、結束語                                                         8
       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手法可謂花樣繁多,財務造假行為的蔓延與發展是與其手法的更新和變化相互依賴的。造假手段是財務造假各要素中變化最快、最為活躍的因素,對造假手段的總結提煉具有特別重要的實戰意義,“知已知彼,百戰不殆”。造假手段雖然繁多,但最終都要通過財務報表和信息披露來實現,調節利潤等數字,既能夠直接的提高業績,裝飾報表,也可以提高一些反映公司獲利能力的指標,信息披露的程度也會影響投資者的決策。因此,強化會計監管,有效地發揮會計監管的職能,是對當前經濟領域中,出現的財務造假現象的有力挑戰,也是防止和發現財務造假的有力措施。


      相關論文
      上一篇:財務管理在中小企業中的地位與作用 下一篇:論財務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地位和..
      Tags:財務造假 手段 剖析 防范 措施 【收藏】 【返回頂部】
      人力資源論文
      金融論文
      會計論文
      財務論文
      法律論文
      物流論文
      工商管理論文
      其他論文
      保險學免費論文
      財政學免費論文
      工程管理免費論文
      經濟學免費論文
      市場營銷免費論文
      投資學免費論文
      信息管理免費論文
      行政管理免費論文
      財務會計論文格式
      數學教育論文格式
      數學與應用數學論文
      物流論文格式范文
      財務管理論文格式
      營銷論文格式范文
      人力資源論文格式
      電子商務畢業論文
      法律專業畢業論文
      工商管理畢業論文
      漢語言文學論文
      計算機畢業論文
      教育管理畢業論文
      現代教育技術論文
      小學教育畢業論文
      心理學畢業論文
      學前教育畢業論文
      中文系文學論文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計算機論文
      推薦文章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會計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

      Copyright@ 2010-2018 LWGSW.com 論文格式網 版權所有

      感谢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您可能还对以下资源感兴趣:

      论文格式网: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 <fieldset id="yy8wc"><menu id="yy8wc"></menu></fieldset><tfoot id="yy8wc"></tfoot><strike id="yy8wc"><input id="yy8wc"></input></strike><strike id="yy8wc"></strike>
          <ul id="yy8wc"></ul>
          <strike id="yy8wc"><input id="yy8wc"></input></strike>
        • <strike id="yy8wc"><rt id="yy8wc"></rt></str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