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WTO與中國會計制度改革 1.會計標準“國際化”的思辨 首先,會計標準的表現形式不是惟一的,會計標準也不存在絕對的優劣之分,其判斷標準只能是“是否適應本國經濟的發展;其次,會計標準除了具有專業性和技術性的一面外,它還具有經濟后果,關系到資源的配置和財富的分配;再次,WTO的相關協議本身并沒有要求什么都要“國際化”,國內規章也沒有必要一定要向國際看齊,只要遵循“合理、客觀、公正”的原則即可。總之,會計國際化并不代表會計制度的完全“國際慣例化”,它是相對的。所以,在實施會計國際化的同時,必須充分考慮我國的經濟體制體制和經濟發展水平,在適應我國經濟發展需要的基礎上,借鑒國際規范的合理成分。鑒于會計的雙重屬性,可以考慮在技術方面實現國際化,在社會性方面實現會計的國家化。當然,會計制度內容和形式上的國際接軌是淺層次的、外延上的改革,會計制度的源發和主動適應性改革模式的國際接軌才是解決會計制度改革問題的根本策略。 2.實現會計制度改革由誘變、派生、被動向源發、自生、主動的轉變 正如我們在前面的分析中提出的,縱觀我國會計制度的改革歷程,不難發現,我國的會計體系不屬于源發的、內生的、主動的發展模式,而是屬于遲到的、派生的、被動的發展模式。我們是在西方企業會計已經相當成熟和自身原有會計制度不適應環境的變化出現弊端和危機時開始改革的。會計的發展始終依賴于經濟的發展,會計制度高度依存于其他制度安排,可以說,中國會計制度的改革是一種制度適應性改革,是對整個經濟制度和經濟模式發展、變革的適應。正是這種派生性、誘變性和被動適應性使得我國會計制度總是落后于我國經濟發展的需要,總是在不斷地、不停地進行“改革”,這一點可以從1978年到目前的發展歷程看得到。而且,這種改革缺乏連續性,缺乏系統性,當我們試圖構建一個系統、合理、有效的會計制度體系的時候,我們才發現是那么的困難。也正是因為這種被動的適應性和派生性使得我國的會計制度改革始終是一種外延性的變革,總是在修修補補,總是疲于應付來自各個方面的問題,盡管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已經凸現出來,但卻難以得到根本性的解決。如果這種被動適應在以往我國經濟環境不斷變化、經濟體制轉軌的條件下是一個無奈的選擇的話,那么,當我國加入WTO后我國市場經濟日益趨于完善,經濟環境日趨穩定的情況下,我們就必須拋棄這個無奈的選擇,進行源發的、自生的、主動適應的制度創新和改革。 當然,這種轉變首先要擺脫長期形成的“路徑依賴”問題,需要我國的會計工作者深入研究會計的基本理論,尋求會計自身發展的基本規律,結合我國會計環境的變化預測會計實務發展的趨勢,構建系統、合理、有效的會計制度體系。并結合國際、國內的最新發展及時地進行制度完善和制度創新,實現會計制度改革由誘變、派生、被動的適應向源發、自生、主動適應的轉變。 3.實現會計制度改革型由供給主導型向需求引致型的轉變 正如前面所述,我國的會計制度改革是一種權力中心的供給主導型和外部環境變化的被動適應型相結合的混合模式,而且,這種制度變革的模式由于壟斷租金的存在容易導致制度創新的不足和低效。制度變遷方式的轉變與經濟體制模式的轉變具有內在的關聯性,體制模式的轉變要求制度變遷方式做出相應的轉變。中國加入WTO后,隨著我國政治、經濟環境的變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日趨完善,這種供給主導型的制度變遷模式必然會向符合市場經濟內在要求的需求引致型模式轉變。即個人或一群人在給定的約束條件下,為確立預期能導致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制度安排和權力界定而自發實施制度創新,在會計制度創新中引入市場機制,擺脫單純的權力中心供給主導型模式。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政治體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利益獨立的微觀主體具有利用下放的決策權捕捉潛在制度收益的動機。然而,在權力中心供給主導型制度變遷的條件下,微觀主體的制度需求能否轉變為現實的制度安排,依賴于能否從權力中心獲得制度創新的特權,或者能否憑借其討價還價的能力突破進入壁壘。制度創新存在的外部性、不確定性等因素,也往往使微觀主體很難達成一致同意,所以,在我國目前的情況來看,實現這種制度變遷的模式上存在很大困難。但是,我國既然已經加入了WTO,經濟發展模式和經濟體制必然向國際化靠攏,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將進一步完善和發展,因此,我們相信,隨著環境條件的逐步成熟,會計制度改革必將實現由供給主導型向需求引致型的轉變。因為這是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也是大多數市場經濟國家的慣例。 4.創新會計理論和實務,實現會計制度的不斷完善 創新是保持生命力的源泉。會計理論和實務的不斷創新是會計保持永久生命力的源泉,也是會計制度改革和完善的前提和必然要求。因此,我國加入WTO后,為了保持我國會計制度的先進性和與我國經濟發展的適應性,我們應當積極創新會計理論和實務,保持會計理論和實務的前瞻性和先進性。研究和開辟會計新領域,如環境會計、人力資源會計、衍生金融工具會計、金融會計、社會保障會計等,對國際會計、稅務會計、法務會計、網絡會計的研究與發展給予應有的重視,建立健全相應的會計制度和操作規范。積極進行加入WTO后會計模式的研究,從會計核算、會計方式、會計手段等方面探索新型會計制度模式,深化會計制度改革。 5.積極參加國際交流與合作,爭取“國際化”的主動權 推進會計標準的國際化,減少各國會計標準之間的差異,可以提高各國企業所提供會計信息的可比性,從而降低那些在國際資本市場上投融資的企業和國際資本提供者的資金成本以及國際貿易參與者的交易成本。所以,從長期來看,會計標準國際化是一個必然發展趨勢,不容忽視。同時,由于會計標準的國際化不僅是一個技術過程,也是一個政治過程,涉及到經濟利益的分配問題,所以,各國都對未來“國際會計標準”的制定權展開了爭奪,通過各種途徑施加影響,以維護自身利益。從國外的情況來看,歐美等國家加入WT0的時間較長,其會計制度經過新會計環境的鍛煉,已基本趨于成熟,但近年來也在根據國內、國際經濟形勢的變化不斷做出修訂和調整,并借助經濟全球化大力推廣其會計模式和會計制度,擴大在國際會計領域的影響。因此,在這種國際大趨勢下,我國應當通過積極的國際交流與合作,認真地了解、學習和分析國際會計準則以及其他國家的會計理論與方法。同時更要充分利用這種交流與合作推出、介紹我國的會計制度,參與到國際化會計標準的制定中,實現雙向的協調,把握“國際化”的主動權,維護我國的經濟利益。 中國剛剛加入WTO,這對我國社會政治、經濟、法律、文化教育等環境的影響剛剛開始,至于最終會產生什么影響,產生多大的影響,尚需拭目以待。盡管對我國會計制度改革進行了“大膽”的預測和分析,但由于我國會計環境的變化處于一個不確定的狀態,所以,我國的會計制度改革將是一個長期的、復雜的過程。如何有效地根據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積極探索、研究會計制度改革的規律,達到促進經濟發展和實現國際協調的雙重目的,將是我國加入WTO后會計制度改革的首要任務。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會計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