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人員職業道德 —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會計信息越來越被廣大決策者、投資者、企業管理者等會計信息使用者所重視,成為他們進行宏觀決策的重要依據。所以在經濟繁榮、人類文明的今天,“會計”這個職業似乎更受人們的關注,也是人們覺得很神圣的一種高尚的職業。 然而這個特殊的崗位引來諸多民眾對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爭議卻也是無可厚非。作為一名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好壞就成為人們關心的問題。在人們的監督下,我們身為會計人員更應自發的深思,何為會計職業道德? 身為會計人員都應該知道,會計職業道德是指從業人員在職業活動中應該遵循的、體現會計職業特征,調整會計職業關系的行為準則和規范,涵蓋了從業人員與服務對象、職業職工、職業與職業之間的關系。它既是會計工作要遵守的行為規范和行為準則,也是衡量一個會計工作者工作好壞的標準。然而,當前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嚴重滑坡,會計信息質量不高,會計職業道德欠缺,使會計的公信力受到嚴峻挑戰,會計行業面臨著一場嚴重的“誠信危機”。 因此,身為會計人員的我覺得有必要跟大家一起探計下會計職業道德,它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是愛崗敬業。愛崗敬業是從業人員做好任何一項工作的出發點,也是會計人員首先應當具備的最基本的職業道德。只有熱愛本職崗位工作,安心本職崗位,并在本職崗位上盡心盡力、盡職盡責,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同時要不斷的學習業務知識,才能干好本職工作。 二是誠實守信。誠實守信是會計人員做好會計工作的根本前提,是他們做人、做事、干工作的基本準則。具體來說,會計人員只有具備了言行一致、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不弄虛作假、不欺上瞞下,嚴格遵守和執行各項規章制度,才能在具體的工作中,嚴格地履行好自己的權利和義務,才能自覺地避免各種不法行為的滋生,從而才能切實地保障各有關方面的正當權益。 三是廉潔自律。在會計活動中,會計人員接觸方方面面的事情,每天成千上萬的人民幣要通過會計人員的手,所以,作為一名會計人員必須清正廉潔,自覺構筑思想防線,是遏止和抵制各種違法亂紀行為的重要前提。因此,必須要求會計人員自我約束、自我規范、自我控制、自覺樹立高尚的覺悟、良知和道德水準,自覺增強抵制不正之風的能力。敢于同一切違法亂紀行為作斗爭,只有這樣,才會使自己在發展的大潮中站穩腳,不掉隊。 四是客觀公正。客觀是公正的基礎,公正是客觀的反應。客觀公正是會計從業人員的職業靈魂。它要求會計人員在實際工作中,要公平正直,沒有偏袒,既不得攙雜個人的主觀意愿,也不能被他人的意見所左右;對所有工作都一視同仁,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不得有任何主觀意向,以切實維護國家和人民的切身利益。 五是堅持準則。堅持準則就是要求會計人員在實際工作中,要嚴格按照會計法律制度和會計準則進行操作,依法辦事,不以自己主觀或他人強加的意志所轉移。 六是提高技能。會計是一門不斷發展變化,專業性很強的學科,他與經濟發展有密切聯系。會計人員要想達到優質服務,就必須不斷充實自己,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技能,這既是會計人員的義務,也是做好會計工作的需要。 七是參與管理。會計和會計工作本質上就是一種管理活動,他以商品價值運動為管理對象,以貨幣計量為主要形式,以核算、監督為基本技能,通過收集、處理和利用經濟信息對經濟運行過程進行組織,比較得失,講求經濟效益。 八是強化服務。強化服務的關鍵是提高服務質量。對來自于各方面的工作和人做到態度溫和、語言文明、尊重事實、謙虛謹慎,在實際工作中,必須以理服人,尊重事實,心平氣和地解釋和溝通,為廣大職工服務好,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的工作做得無懈可擊。 以上所述是每個會計人員在初學會計時都必須耳熟能詳的,我還記得老師曾說過,這八點就好像是我們國家的八項主義,不光是要把它牢牢記住,還要把它永遠刻在心中,以此為戒,才能做一個問心無愧的會計。但是隨著會計作為一種特殊的經濟管理活動與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有著緊密相關、不可分割的聯系,會計造假、會計信息失真的現象也越來越嚴重。主要表現為: 道德觀念淡薄。在現實中,一些會計人員在國家、社會公眾利益、單位利益與個人利益發生沖突時,受單位負責人授意、指使、甚至強迫,不能夠堅持準則,甚至為違法違紀活動出謀劃策,直接參與偽造、變造虛假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據有關方面對一千多名在崗會計人員的調查表明:當單位負責人授意你提供虛假會計信息時,你是堅持原則還是按單位負責人意見辦。結果顯示:選擇堅持原則的僅占16.87%;選擇按單位負責人意見辦,同時做好會計上“技術處理”的占61.27%;選擇直接按單位負責人意見辦的占21.86%。如原甘洛縣糧食局會計謝某某,在其擔任會計期間,因頂不住單位負責人的壓力,采取收支不入帳、偽造會計資料等方式,伙同原局長、副局長貪污公款百余萬元。 追求私利、監守自盜。一些會計人員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膨脹,喪失了最起碼的法制觀念、會計職業道德淪喪,為追求私利,不惜以身試法,故意偽造、變造、隱匿、毀損會計資料,貪污、挪用公款,走上了犯罪道路。這種嚴重的違法犯罪行為雖然是少數會計人員所為,但也反映在新形勢下重塑會計職業道德的緊迫性。如原甘洛縣總工會會計羅某某,為了追求私利,采取偽造、變造會計資料等手段,伙同原工會主席、副主席貪污公款二十余萬元。 違背準則,弄虛作假。一些注冊會計師在執行獨立審計業務時,沒有嚴格執行獨立、客觀、公正的職業道德準則,出具了不恰當的審計報告,客觀上認同了會計做假行為,充當了被審計單位會計信息失真的保護傘。有的注冊會計師明知委托人的會計報表有重大錯誤和故意造假的行為,卻不予指明,并加以虛假的陳述,出具虛假的審計報告。 業務不熟、執業能力差。一些會計對法律、法規、準則、制度不熟,不能準確的理解和把握會計準則、會計核算制度,更不能及時、準確的進行會計核算,有時甚至披露錯誤的會計信息,從而導致會計信息失真,甚至錯誤,如:賬戶分類錯誤,數據計算與書寫錯誤,會計估計錯誤,資本性支出與收益性支出劃分錯誤,漏記了已完成的交易業務等。 執業態度不端正,缺乏敬業精神。一些會計人員滿足于現狀,不思進取,認為會計工作整天就是算賬,和枯燥的數字打交到,既繁瑣又復雜,從而在會計執業中表現出馬馬虎虎,敷衍塞責,拖拖拉拉,隨便應付,積極性不高,缺乏愛崗敬業、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當前會計職業道德現狀堪憂,其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是社會改革及市場對經濟價值觀念的沖擊。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人們的思想意識、價值觀念都在隨之變化,人們在追求物質利益時,個人主義、利己主義、享樂主義也在不知不覺中潛移默化,當單位利益與社會利益發生沖突時,受“利益驅動”時往往是單位利益占了上風,因此,出現了會計造假,會計信息失真。另外,一些注冊會計師為了爭奪會計市場的經濟利益,不惜損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眾利益。 二是屈從領導的壓力,被動做假。 會計人員是單位內部的工作人員,與單位負責人在地位上屬領導與被領導、管理與被管理的上下級關系,其獎懲、升遷、甚至基本的衣、食、住、行,均依靠其所在單位的任職及任職業績,而單位的任職及任職業績多數是單位負責人說了算,當會計人員與單位負責人發生道德沖突時,會計人員則面臨兩難的選擇,若堅持原則,則面臨可能被辭退下崗的境地,若不堅持原則,則又違背會計職業道德,甚至違法違紀,所以,多數人選擇按單位負責人意見辦,同時做好會計上“技術處理”。調查顯示,一般會計人員不會主動造假,除非會計人員想滿足個人私欲,以身試法,多數是迫于單位負責人的壓力,雖然這也表現出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欠缺,但主要還是單位負責人不良道德水平所造成的,會計人員客觀上存在著“站得住的頂不住,頂得住的站不住”的現象。從公開曝光的賬務造假、提供虛假財務會計報告的典型案例看,產生造假賬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單位負責人的授意、指使、強令所致,如國內聞名的銀廣廈案、藍田股份案等等,都是企業負責人直接指使和策劃下造假的。, 三是相應的法律、法規不健全。會計職業道德是依靠會計從業人員的自覺性自愿地執行,并依靠社會輿論和良心來實現,基本上是非強制性的,因此它的執行力較差。所以說,會計法律規范就成了維護會計職業道德的重要手段,會計職業道德建設離不開良好的法制環境,但現階段我國有關會計的法制并不健全,相關法律對違法會計行為的制約缺乏強制性和操作性,客觀上不利于制約違法會計行為,更嚴重的是,在會計人員抵制違法會計行為需要法律保護時,法律沒能給予足夠的保護,使得會計人員執業很被動,正像有的會計人員在面對弄虛作假的授意、指使、強令而承認自己行為有失職業道德時所說:“法律都管不到的事,我們的道德更無能為力了。” 四是會計職業道德宣傳教育缺乏。會計人員道德素質偏低,表面上看是受不良社會風氣影響,其實與教育不夠也有很大關系。在會計學歷教育中,會計學原理等會計基礎課程中沒有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內容,只注重會計人員的專業知識和專業判斷能力教育,在會計后續教育中,也只注重新會計準則和會計核算制度的教育,而忽視了會計職業道德、財經法紀等方面的教育。 五是對違反會計法規的處罰力度不夠。盡管我國的會計法規建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是,有法不依、執法不嚴,對違反會計法規的處罰力度不夠,使得違法的機會成本很小,違反會計法規的巨大利益誘惑與低廉機會成本所形成的反差,使得會計信息失真現象屢禁不止。 另外,一些地方政府為了出政績,搞花架子,盲目地下達經濟增長指標,或者國有企業扭虧任務,或其他任務,逼著某些會計主體為了完成上級下達的任務而不得不編造虛假的會計報表。 綜上所述,我國會計職業道德的現狀與原因不容忽略,要使我國市場經濟健康、有序的發展,凈化會計信息市場,提高會計職業道德勢在必行。本人以為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基本途徑有以下幾點: (一)加強政治學習,提高對會計職業道德建設重要性的認識 努力學習政治,提高思想覺悟,這是財務人員做好工作的前提。要組織財會人員認真學習江澤民同志關于講政治的重要講話,學習時事政治,教育廣大財會人員牢固樹立共產主義信念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同時還要做好思想品德教育。財會人員不能只埋頭于繁雜的日常事務中,要掌握時代的脈搏,把自己的工作自覺融人改革的大潮,不要迷失方向。作為財會人員,要視國家利益高于一切,嚴格遵守和執行國家制定的財會法規,一絲不茍地按財務制度辦事,認真進行核算和管理,忠實履行財務監督職能,在抵制和糾正當前不正之風中發揮積極作用。 (二)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增強財會人員的使命感 會計人員要使職業生活更有意義、更有價值,首先必須樹立正確的職業道德觀,遵循會計事業道德規范,自覺提高專業品德修養,增強熱愛本職工作的意識,講求對事業的獻身精神,維護會計職業的尊嚴,保持良好的社會形象。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資金來源渠道的多樣化,與會計改革措施的陸續實施,使會計人員所面對的將不再是單純的數字,而是一個復雜多變的世界。會計人員承擔的工作任務越來越復雜繁重,責任更大,遇到的問題更復雜,需要投入的精力也更多。在新形勢下,會計人員應在工作中堅持遵守會計職業道德。認真貫徹執行《會計法》和國家有關的財經法規,依法辦事,依法理財。優質服務也是會計職業道德的主要內容。作為一名會計人員,對所服務的對象都要做到文明禮貌、熱情接待、周到服務。 (三)建立監督機制,以法管財 監督機制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會計人員監督經濟業務經辦人;二是社會監督會計人員。它們由兩個不同的主體構成。 會計監督。會計監督是會計人員的執法行為。它主要是會計通過審查、報帳、記帳、核算、分析等會計程序,對在經濟活動中發生的經濟業務,依照國家的財經政策和財務管理規章制度,進行正確的核算和真實的反映。會計人員必須認真、客觀、公正地處理每一筆經濟業務,以高度的責任感對待每一件財務事項。 社會監督。一是由財政、稅務、審計、監察等部門對會計人員遵守職業道德的情況經常進行檢查、督促。二是由會計師事務所等社會中介服務機構對會計行為進行查驗、評估。通過監督,既可以提高會計工作的水平和質量,又可以幫助會計人員正確理解和執行國家財經制度。三是發動單位職工和其他社會成員對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進行監督。這樣監督面寬、透明度大,可以增強會計監督工作的力度。 法律制裁。對于貪污腐敗、違法亂紀、知情不舉甚至同流合污等現象,除按規定予以一定的行政處罰外,嚴重的還可追究會計人員和相關人員的法律責任。使人們認識到若不注重職業道德,不用職業道德規范自己行為,將會受到法律制裁。加強法制教育,培養以法理財的觀念和能力。市場經濟是法制化的經濟,我們會計人員是國家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的執行者,必須依據國家的法規政策進行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做到以法理財。 (四)建立會計崗位輪換制度,保證會計工作質量 財政部制定的《會計基礎工作規范》中規定:“會計人員的工作崗位應當有計劃地進行輪換。”實行有計劃的會計輪崗制度,有利于加強會計工作的內部監督,在會計機構內部形成換崗交接清查的內部檢查和牽制機制,防止貪污腐化行為的出現;有利于提高全體會計人員的業務素質,使他(她)們能掌握多種崗位技能,促使本單位會計管理水平的整體提高;還有利于調動會計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通過接觸不同內容和形式的業務崗位,激發會計人員創造和提出業務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思想。 (五)建立健全選拔和激勵約束機制,提高會計人員業務素質 建立健全選拔機制。任何財務活動,都要通過會計進行收支與核算。在方針政策和法規制度確定以后,會計工作質量的高低,會計人員業務素質是決定因素。因此,要選擇政治素質好、事業心強、具有會計知識和技能的人從事會計工作。建立激勵約束機制。四化建設需要大批高素質的合格會計人才。因此在日常的財務管理工作中,要對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情況建立檢查、考核、評價、獎罰制度,并與崗位資格、聘任專業職務、提職、晉級、精神與物質獎勵等結合起來。促進會計人員嚴格遵守職業道德,提高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有利于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脫穎而出。 在人類文明的今天,會計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是會計人員工作的標準。職業責任是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核心,職業技能是會計人員做好會計工作的基礎,作為一名會計工作者,肩負著核算監督的經濟責任,管好用好建設資金,不斷提高經濟效益的重任。在當前條件下,會計人員必須具有職業道德,才能更好更自覺做好本職工作,為會計工作質量的全面提高面努力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會計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