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foot id="yogec"><input id="yogec"></input></tfoot><tfoot id="yogec"><input id="yogec"></input></tfoot>
    • <ul id="yogec"></ul>
      論文格式
      電氣工程 會計論文 金融論文 國際貿易 財務管理 人力資源 輕化工程 德語論文 工程管理 文化產業管理 信息計算科學 電氣自動化 歷史論文
      機械設計 電子通信 英語論文 物流論文 電子商務 法律論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場營銷 電視制片管理 材料科學工程 漢語言文學 免費獲取
      制藥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裝工程 模具設計 測控專業 工業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應用物理 電子信息工程 服裝設計工程 教育技術學 論文降重
      通信工程 電子機電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學 藝術設計 新聞專業 信息管理 給水排水工程 化學工程工藝 推廣賺積分 付款方式
      • 首頁 |
      • 畢業論文 |
      • 論文格式 |
      • 個人簡歷 |
      • 工作總結 |
      • 入黨申請書 |
      • 求職信 |
      • 入團申請書 |
      • 工作計劃 |
      • 免費論文 |
      • 現成論文 |
      • 論文同學網 |
      搜索 高級搜索

      當前位置:論文格式網 -> 免費論文 -> 會計論文

      健全會計制度對控制代理成本的作用

      本論文在會計論文欄目,由論文格式網整理,轉載請注明來源www.donglienglish.cn,更多論文,請點論文格式范文查看 XCLW185539  健全會計制度對控制代理成本的作用

      目 錄
      一、企業融資方式演變過程中產生的各種代理成本問題………3
      (一)兩權分離以后產生的代理成本問題………………………3
      (二)現代企業規模的擴大增加了對外部債權融資的需求:逆向選擇和代理成本…………………………………………………………5
      (三)外部股權融資的引入——外部股東與內部股東之間的委托代理關系…………………………………………………………………6
      (四)股東、債權人、經理層的相互博弈的代理關系…………6
      二、健全會計制度在降低代理成本、完善公司治理、吸引外部融資中的重要意義…………………………………………………………8
      (一)規范的會計制度有利于提供高質量的會計信息、滿足立法對企業的基本要求,有助于建立政府和企業之間的信任關系!8
      (二)建立規范的財務會計制度有利于所有者監督經理層的工作并降低代理成本…………………………………………………………9
      (三)建立規范的財務會計制度有利于獲得債權人和投資者的信任,從而獲得持續籌資的機會。………………………………………12
      三、結論……………………………………………………………16
      參考文獻……………………………………………………………17
      健全會計制度對控制代理成本的作用
      內容提要:具有現代經營理念的所有者,隨著企業規模逐漸擴大,將以更多的精力用來吸引新的投資者加盟本企業,將以更多的時間用在有關企業發展、壯大的戰略思考上,進而選擇聘請外部經理管理企業,這種分工即兩權分離導致了代理成本的出現。本文介紹了企業融資方式演變過程中產生的各種代理成本問題,并從建立規范財務會計制度的基本要求、建立規范的財務會計制度有利于所有者監督經理層的工作并降低代理成本、有利于獲得持續籌資的機會三方面闡述了健全會計制度在降低代理成本、完善公司治理、吸引外部融資中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代理成本、健全財務會計制度、作用
      前 言:
      隨著現代市場經濟的產生和發展,企業規模逐漸擴大,經營一個企業對專業知識的要求越來越高,經營者所需要投入的精力也越來越多。初始的投資者必須把更多的精力用來吸引新的投資者加盟本企業,必須把更多的時間用在如何促進企業發展壯大的戰略思考上。此時,具有現代經營理念的所有者,將會選擇聘請外部經理管理企業,而將自己從繁瑣的日常經營中脫身出來。這種社會分工從總體上來說有利于效率的提高,并在一種良好的機制配合下,實現所有者和經營者雙贏的結果。但這種分工即兩權分離必然也會帶來一定的負面效應,就是代理成本的出現。
      一、企業融資方式演變過程中產生的各種代理成本問題
      (一)兩權分離以后產生的代理成本問題
      代理成本的產生就是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之后,所有者即股東希望經理層按股東財富最大化的目標盡力經營管理企業。但由于經理層本身不是股東,或持有股份比例小,往往從自身的利益出發從事企業的日常經營管理。比如通過在職消費獲取除工資報酬外的額外收益,從而造成所有者利益受損。
      1、代理成本的定義。
      Jesen和Meckling將代理關系定義為一種契約關系,在這種契約下,委托人(Principal)將某些決策權委托給代理人(Agent),代理人以委托人的名義從事各種活動。如果委托代理關系中的雙方都追求效用最大化,那么代理人就不可能完全按照委托人的利益行事。因此,委托人必須設計出一種合適的激勵機制和監督機制以限制代理人偏離委托人的行為,這就產生了監督成本問題。在有些情況下,委托人要求代理人支付一定的保證費用以保證后者不從事對自己不利的行為,或者規定一旦代理人采取此種行為,必須向委托人作出賠償。但不管怎樣,委托代理關系總會產生監督成本 (Monitoring Costs)和保證成本(Bonding Costs)。我們將委托人福利的部分喪失也看作代理成本的一部分,稱之為“剩余損失”(Residual Loss)。通俗而言,代理成本就是所有者自己經營企業所能達到的收益和所有者雇傭經理層經營自己的企業所能達到的收益之間的差額。代理成本往往還包括所有者為了監督或額外激勵經理層努力工作所花費的成本。前面提到的設計一個良好的機制,實際上就是盡量降低但不能完全消除代理成本。
      2、代理成本出現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所有者和經理層之間存在著較為嚴重的信息不對稱。
      經理層在第一線從事經營活動,掌握著企業貨幣資金的流入流出,在一定的授權范圍內負責企業內部資源的配置,控制著企業各項費用的支出。經理層處于相對的信息優勢,而所有者則處于信息劣勢。經理層利用信息優勢完全有可能為自己謀取額外利益。代理成本之所以出現還有一個內在原因是經理層并不持有企業股份,這會造成兩種后果:一是經理層辛勤工作并取得了相當卓著的業績,但由此產生的企業利潤完全歸企業股東所有,而經理層只能得到約定的報酬。這種付出和得到的不平衡很容易導致經理層放棄積極經營企業的努力。二是經理層“在職消費” 帶來的效用完全由經理層享有,但支付“在職消費”所需的高額成本則完全由企業股東承擔。這種得到和付出的不平衡極易導致經理層侵蝕企業利益,為自己謀取福利而不承擔任何成本。
      (二)現代企業規模的擴大增加了對外部債權融資的需求:逆向選擇和代理成本
      隨著企業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完全靠初始股東一人的投資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市場競爭的需要。此時,初始股東有三種選擇可以滿足企業對資金的需求:一是實施增資擴股策略,以吸引更多的外部股東(往往是中小股東)加入本企業,此時初始股東一般變成了內部股東或控股股東;二是向商業銀行或發行債券籌措長期債務資金;三是擴股和借貸并行。無論采用哪一種方式,這些外部融資的出現必然會帶來與前述類似的委托——代理關系和代理成本的出現。
      1、當商業銀行將資金貸款給企業之后,希望企業努力經營以保證本金的安全性和利息回收的可靠性。但企業往往從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發,傾向于將銀行借貸資金用于較高風險的項目,高風險意味著可能的高回報,當出現虧損甚至破產時,銀行和企業所有者共同承擔損失。因此,作為債權人的商業銀行與作為債務人的企業之間存在著委托——代理關系,債務人處于信息優勢,而債權人處于信息劣勢。
      2、銀行作為理性預期者很清楚知道企業不一定會完全按銀行的初衷實施項目,企業實施項目的目的在于股東財富最大化,而這有可能會損害銀行的利益。銀行對這種信息不對稱所造成的可能后果也是十分清楚的,為了減少自己的風險,銀行能做的就是提高貸款的利率以補償可能面臨的損失。但這顯然對風險較小的項目來說極不公平。商業銀行這種無可奈何的做法只能使得許多企業放棄對風險較小但收益穩定的項目進行投資,最終放在銀行面前的項目大都是高風險項目,銀行提高利率的策略將完全歸于失敗。銀行提高利率是為了在信息不對稱情況下降低自己的風險,但結果卻是造成了風險的集中。這是一種典型的信息不對稱情況形成的“逆向選擇”問題,對于銀行和企業來說都是不利的。
      銀行提高利率對企業來說意味著債務融資成本的提高,企業市場價值的下降,下降的價值量就是債務融資引起的代理成本。如果能夠建立完善的會計制度,銀行和企業可以很明顯減少信息不對稱從而減低代理成本。
      (三)外部股權融資的引入——外部股東與內部股東之間的委托代理關系
      在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必然面臨著增資擴股,此時將有相當一批外部股東出資加盟。在股份制改造完成以后,股東大會將成為公司最高權力機構。董事會經股東大會選舉產生,對公司重大事項作出決策。由于外部股東持股比例較小,就個別而言,他們在股東大會和董事會中并沒有發言權和決策權,最多只是參與決策。外部股東要想在公司重大事項中具有影響力,必須聯合起來共同投票,但要做到這一點無疑是十分困難的。大多數外部股東從而放棄了這種最基本的參與決策權,而在事實上將所有的投票權委托給了內部股東,從而形成內部股東代理外部股東作決策的另一種委托代理關系。委托—代理關系的存在肯定會帶來一定的代理成本。這種代理成本往往表現在內部股東侵蝕外部股東的利益,而外部股東在委托之后不能實現利益的最大化。
      (四)股東、債權人、經理層的相互博弈的代理關系
      我們可以借用委托代理理論來分析會計基本報表——資產負債表,從而分析債權人與股東、外部股東與內部股東之間的委托代理關系。資產負債表的左右兩邊實際上非常清晰地反映了企業中各方當事人的委托代理關系,這種委托代理關系實質上也是一種博弈關系。如負債欄表示了債權人和企業(具體由股東和董事會來代表)之間的競爭合作關系,所有者權益欄反映了外部股東和內部股東之間的博弈關系,資產欄揭示的是債權、股權投資者與經理層之間的博弈關系。這三種博弈關系都是通過契約形式表現出來的:
      在投資者和經理層的博弈關系中,投資者希望得到相關的、可靠的財務會計信息以評價企業的經營風險和回報,并以此決定經理層的報酬或懲罰;而經理層則不希望披露所有的信息以便操縱賬面利潤并獲得較高的報酬,在完不成利潤指標可能得不到約定報酬時則充分利用經理職位進行大規!霸诼毾M”。投資者在意識到經理層可能歪曲、操縱財務報表,因此在投資決策以及決定經理層的報酬和懲罰時將充分考慮這種可能性;經理層在粉飾會計報表、過度在職消費也將充分考慮到投資者可能采取的對策。這種相互猜忌、博弈可能造成一種最差的結果。
      防止這種最差結果出現的方法有三種:(1)達成契約,明確彼此的權利義務關系;(2)對虛假會計信息提供者進行嚴懲;(3)博弈多次進行,以確立市場參與者的信用。博弈論的引入對會計制度、會計準則的完善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會計立法中應當特別強調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和相關性,堅決消除虛假會計信息,尤其是要明確對歪曲信息提供者進行嚴懲。在此基礎上,企業才有可能獲得外部融資,達到組合的雙贏局面。
      二、健全會計制度在降低代理成本、完善公司治理、吸引外部融資中的重要意義
      (一)規范的會計制度有利于提供高質量的會計信息、滿足立法對企業的基本要求,有助于建立政府和企業之間的信任關系
      1993年12月29日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在第六章中單列《公司財務、會計》一章,規定公司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財政主管部門的規定建立本公司的財務、會計制度。
      1、《會計法》是指導我國會計工作的基本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是我國會計工作的基本法規,1999年10月最新修訂并于2000年7月1日起施行的《會計法》總則中明確規定制定該法的目的是為了規范會計行為,保證會計資料真實、完整,加強經濟管理和財務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必須依照本法辦理會計事務。
      2、《企業會計準則》是企業會計核算工作的基本規范。
      會計準則體系由基本準則和具體準則兩個層次組成,1993年實施的《企業會計準則》就是基本準則。它規定了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一般原則、會計要素以及會計報表編報的一般要求。具體準則是根據基本準則的要求,就會計核算業務作出的具體規定。從1997年5月至今,財政部已陸續發布了《企業會計準則—— 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的披露》等9項。
      (二)建立規范的財務會計制度有利于所有者監督經理層的工作并降低代理成本
      代理成本可以通過一定的機制降低,但不能完全消除。而建立規范的財務會計制度無疑是從監督角度設定的一種有效機制。財務會計制度通過一定的會計假設,運用統一的會計核算方法,對企業的經營成果進行客觀的反映,反映的一個重要目的是為了進行監督。經理層是否盡力工作、是否存在過度的在職消費等都有可能通過會計報表清晰的反映出來。這里要引入“有效證券市場”的理論。
      1、會計信息可以通過有效證券市場反映到股票價格上,股票價格的波動為所有者監督經理層的工作提供了便利的參考依據。
      有效證券市場理論認為由投資者相互作用決定的證券價格準確反映了眾多投資者的共同認識和信息處理能力。準確定義的“有效證券市場”是指在該市場交易的證券的價格在任何時候都適當反映了關于這一證券的所有已公開的信息。證券市場有效性理論對財務會計有重要意義。第一,這一理論直接引出了會計上的財務信息充分披露(Full Disclosure)概念,強調的是披露的實際內容而非形式,披露的方式可以是會計報表本身,也可以是附注等。第二,由于證券市場上必然存在著信息不對稱,會計的產生尤為重要,這可以保證證券市場的有效性。
      企業的所有者可以通過兩條渠道監督經理層的業績,一是通過財務會計報表本身;二是在有效市場存在下,證券市場上的股票價格實際上反映了人們對企業的各種看法,社會公眾對股票價格的判斷主要來自于披露的財務會計信息。因此財務會計制度可以被認為是一種將企業的內部信息傳遞給社會公眾的重要機制,企業所有者或內部股東完全可以根據股票的市場表現來評判經理層的經營業績、領導能力、創新意識等。
      2、經理層的“盈余管理”策略將使會計信息失真,從而給所有者監督經理層的工作帶來困難。
      問題或困難在于企業所有者利用會計報表監督經理層并以此為依據對經理層進行獎懲,但編制會計報表的恰恰是經理層雇傭的財務人員。經理層完全有可能指使財務人員操縱會計報表,而事實上無論在中國還是在西方世界,經理層進行的所謂“盈余管理”(Earning Management)層出不窮,人們對此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如經理層在企業經營不善時為了體現一定的“業績”從而獲取約定的年薪,往往會采用變更會計政策,如不提或少提壞賬準備,改變存貨的計價方法等虛增利潤;在經營業績非常好的情形下,經理層為了避免董事會在討論制定下一年度經理報酬計劃時提高業績標準,常常采用變更會計政策“隱藏”當年利潤等做法。中國證券報網絡版2000年12月25日報道:暫停上市的PT網點,2000年中期沖回長期投資減值準備10138.88萬元,而上一年同期提取的長期投資減值準備則為11220.47萬元。這樣一下子就用沖回的長期投資減值準備扣減損失9120.97萬元后,形成1011.77萬元的投資收益。這種“盈余管理”使得企業所有者很難完全根據經理層編制的財務會計報表評價他們的工作。
      3、建立內部控制、外部審計和政府監督三個層面的會計監督體系,縮少經理層的利潤操縱空間,降低所有者的代理成本。
      考慮到這個困難,企業所有者往往希望政府或有關社會組織制定嚴格的財務會計準則,盡可能規范會計核算方法,減少經理層操縱會計報表和賬面利潤的空間。財政部去年年底就對股份有限公司實施“計提四項準備”中存在的疑問,作出了會計處理的補充規定。補充規定指出,不得計提秘密準備;如有確鑿證據表明公司在 1999年度實施“計提四項準備”時,不恰當地運用了謹慎性原則計提秘密準備的,對于多計提的損失準備,應當原渠道沖回。
      同時,企業特別是上市公司每年都要公布年報,年報中的會計報表都要經過注冊會計師的嚴格審核,這無疑對經理層構成了強有力的約束和監督。董事會甚至還應該建立嚴格的內部審計制度,引入外部中介機構對經理層的某些經營行為進行審計。
      從以上分析出發,董事會應該歡迎而不是反對財政部、證監會等政府部門加強對企業會計信息披露的要求,應該重視而不能輕視甚至忽視會計監督在降低代理成本方面的作用,這種會計監督包括三個層面:
      (1)企業內部會計監督。新《會計法》要求建立的“內部會計監督制度”,最恰當專業用語是“內部控制”或“會計控制”,而不是“會計監督”。按照“審計具體準則第9號——內部控制與風險”的解釋,內部控制是指管理當局為了確保以有序和有效方式實現管理目標,包括遵循管理制度,保護資產的安全、防范和發現錯誤與舞弊、確保會計記錄的準確和完整、及時編制可信的財務信息而制定的管理政策和控制程序;
      (2)注冊會計師的獨立審計監督。注冊會計師的監督對象不是各單位的經濟活動,而是會計報表的客觀性與公允性。注冊會計師對客戶存在的會計錯誤與舞弊的處理方式,只有“提請客戶調整會計報表或在報表附注中披露”和“在審計報告中反映”兩種。
      (3)政府對會計的監督。財政部門的監督是指財政部門對各單位是否依法設賬、會計資料的真實完整、會計核算是否合法,以及會計人員是否具備從業資格的監督。其他政府部門的監督是指有關部門依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職責,對有關單位會計資料實施的監督檢查。
      (三)建立規范的財務會計制度有利于獲得債權人和投資者的信任,從而獲得持續籌資的機會
      1、完善受托責任是企業獲得初始融資、保持穩定資本結構的必要條件。
      總體來說,財務會計是一項提供財務信息以幫助使用者進行決策和管理的信息系統!笆芡胸熑斡^”認為財務報表的目標是提供在經濟決策中有助于一系列使用者關于主體財務狀況、經營業績和財務狀況變化(主要是現金流量)的信息。為此目的而編制的財務報表是以過去的交易與事項為基礎的,且必須符合確認的基本標準,一般不可能反映未來的事件、可能的損失和基本確定的可能收益,不能提供會計信息使用者決策需要的未來信息和非財務信息。IASC(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認為財務報表應有助于最主要的使用者評估主體管理當局履行資源受托責任的情況并據以進行重大的經營方針和人事任免與獎懲決策。
      會計報表對于投資者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這體現在股權投資者(主要是中外部股東)和債權投資者十分關注其財產、資源投入企業后的存在形態、運作模式和經營成果,從資產負債表上看,實際上他們非常關心左邊的“資產”項目,從中可以發現他們投入的資金如何被企業占用、這種占用是否合理、是否可以帶來最大化的效益。企業資產運作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債權投資者是否能按時收回本金并獲取利息,關系到股權投資者是否可以通過分紅獲得超過同期存款利率的回報率。從這個意義上講,嚴格根據企業會計準則,按照一定的規范編制會計報表對取得投資者的信任至關重要。
      第一,投資者是否愿意介入初始投資,將十分注重創業者或初始投資者是否建立健全了一套能夠客觀、準確、公允反映企業資金來源、資金占用和資金運作的財務會計信息系統。這是會計制度對吸引初始投資的意義。
      第二,健全的會計制度有利于企業保持穩定的資本結構。資本結構的變化主要取決于長期債務和股本的變化情況。股權投資者評判是否繼續持有該公司股票,債權投資者分析是否延長貸款期限、是否繼續給予優惠利率,都將十分看重企業的財務會計報表。企業如果在嚴格會計核算方面取得了投資者的信任,哪怕遇到了暫時的經營困難,利潤指標下滑,投資者了解了具體原因之后仍有可能繼續支持企業的發展。反之,債權投資者不會對貸款進行展期,股東們在企業增發新股或配股時也不可能進一步增持該企業股票了。
      第三,如果企業建立了規范完善的財務會計制度,在多次博弈的過程中充分證明了自己的信用,那么投資者對該企業整體素質的評價必然提高,愿意支付更高的價格增持企業的股票或者接受較低的股利支付率以支持企業的長遠發展,銀行愿意提供優惠利率支持企業,企業發行債券的利率也可以調低。所有這一切都有助于降低企業外部融資的成本。這種價值的提升正是來自于會計制度健全后帶來的代理成本的減低。
      2、會計信息的決策有用特性將有助于企業吸引更多的潛在投資者,擴大外部融資的能力。
       “決策有用觀”認為財務會計應該更多地為潛在的股權投資者、債權人、職工、供應商、銷售客戶、政府有關部門和公眾提供對投資和信貸決策有用的信息。潛在的投資者和債權人在進行這兩種決策時,重點將評估企業未來創造現金流量的能力及其產生的時間與不確定性。投資者在作投資決策時必然關注該企業未來支付股利的能力,商業銀行在進行信貸決策時必然關注該未來債務的清償能力。著名會計學家葛家澍教授認為:全面而正確到評估一個企業的未來現金流量是十分困難的,但不是不可能。“十分困難”是因為當前的財務報表還不能直接向使用者提供企業未來現金流量的信息:“有可能”是因為全面研究一個企業的財務報表,對于企業未來的現金流動,還是可以作出有根據的預測的。因為盡管現金流量只是反映過去已發生了的現金流動,但過去是評估未來的基礎。
      “決策有用觀”理論的實踐意義在于會計準則的制定應該強化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即盡量提供有利于決策的相關會計信息。這一理論在中國目前的適用程度如何存在很大的爭議,因為我們不象美國在60年代前后已經基本解決了會計信息可靠性的問題,我國企業的會計信息失真問題還十分嚴重。在這種情況下,我國企業的財務會計也許應該更多地反映受托責任,在委托人對代理人的激勵——約束中發揮重要的作用,努力降低委托人對代理人的監督成本,從而有可能降低代理成本。但是“決策有用觀”也在不同程度上影響了當前的會計政策選擇,如我國在股份公司會計制度中關于存貨的計價就規定了“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法”。這種會計政策就可以比純粹的歷史成本法更客觀、真實、準確地反映企業期末存貨的實際價值。
      “決策有用觀”十分明顯地指出了會計信息對企業融資的重要影響力。任何一個投資者都會從市場前景、宏觀環境、企業家才能等方面評價一個企業是否值得投資,但最核心的還是企業的財務會計信息。如中國證監會1997年1月7日發布的《招股說明書的內容與格式》就規定擬公開發行股票的公司必須提供下列審計報告: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利潤分配表、財務狀況變動表或現金流量表以及財務報表附注等財務資料。發行人應提供不少于最近3年的利潤表、不少于最近2年末的資產負債表以及不少于最近1年的財務狀況變動表或現金流量表數據。另外配股說明書和公司債權募集說明書等都必須詳細公布會計報表,而且必須經過注冊會計師審計。這說明會計信息對潛在投資者的重要意義,企業要想持續地在資本市場籌集資金,必須下大力氣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杜絕虛假會計信息。
      三、結論
      綜上所述,現代市場經濟環境,企業代理成本的出現是一種必然,代理成本可以通過一定的機制降低,但不能完全消除。企業應當建立規范的財務會計制度,建立與政府的信任關系,歡迎財政部、證監會等政府部門加強對企業會計信息披露的要求,重視會計監督的作用,這無疑是降低代理成本的有效機制。會計立法中應當特別強調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和相關性,堅決消除虛假會計信息,尤其是要明確對歪曲信息提供者進行嚴懲,強化健全會計制度在控制代理成本中的作用。




      相關論文
      上一篇:公司商譽 下一篇:企業應收賬款管理探析
      Tags:健全 會計 制度 控制 代理 成本 作用 【收藏】 【返回頂部】
      人力資源論文
      金融論文
      會計論文
      財務論文
      法律論文
      物流論文
      工商管理論文
      其他論文
      保險學免費論文
      財政學免費論文
      工程管理免費論文
      經濟學免費論文
      市場營銷免費論文
      投資學免費論文
      信息管理免費論文
      行政管理免費論文
      財務會計論文格式
      數學教育論文格式
      數學與應用數學論文
      物流論文格式范文
      財務管理論文格式
      營銷論文格式范文
      人力資源論文格式
      電子商務畢業論文
      法律專業畢業論文
      工商管理畢業論文
      漢語言文學論文
      計算機畢業論文
      教育管理畢業論文
      現代教育技術論文
      小學教育畢業論文
      心理學畢業論文
      學前教育畢業論文
      中文系文學論文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計算機論文
      推薦文章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會計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

      Copyright@ 2010-2018 LWGSW.com 論文格式網 版權所有

      感谢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您可能还对以下资源感兴趣:

      论文格式网: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 <strike id="6soq0"><input id="6soq0"></input></strike>
    • <ul id="6soq0"></ul>
      <ul id="6soq0"></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