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互聯網金融的雛形是國外的移動金融。當今網絡技術飛速發展的年代,互聯網金融逐步出現在了歷史舞臺。但在國外的研究中,并沒有專門的互聯網金融的概念,而是一個更加廣泛的概念——將互聯網及其他相關創新技術運用于金融體系的電子金融。基于此,國外相關理論研究有很多,Nackara和Dholakia從理論上給出了移動金融和移動市場的概念,并得出了電子金融與移動金融的差異,以及移動市場的關鍵特性,從而又進一步深入討論了移動業務模式和移動價值鏈構建。從電子金融對金融機構的影響角度出發,Stijn Claessens 指出電子金融在全世界不同程度地改變著金融服務的結構和性質,這些改變不僅發生在工業國家和發達新興經濟體,也發生在正在開始使用電子金融的部分金融體系處于發展中的國家。Franklin Allen, James Mcandrews and Philip Strahan 認為電子金融在金融服務領域的應用具有金融托媒、促進銀行業的合并、促進信貸的獲取等作用。Lihui lin, Xianjun Gang and Andrew Whinstone 認為電子金融使得金融業成為競爭更為激烈的行業,因為它模糊了不同金融機構間的界限,使得新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成為可能并且使現有的金融服務以新的形式出現。面對這樣的挑戰,金融機構需要找到超越地理位置和物理網絡的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