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載鏈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數:3089
農村留守兒童現狀及如何對留守兒童進行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以及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的加快,農民外出務工、經商現象十分普遍。許多兒童因種種原因而“留守”在家里,失去了直接監護人,使孩子面臨無人監管的“真空”狀態,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特殊群體——“留守兒童”隊伍。“生活上缺少照料,思想上缺少正確引導,學習上缺少輔導,心理上缺少疏導,行為上缺少教育,”監管教育嚴重缺失,已成為制約“留守兒童”有效管理,影響其健康成長的嚴重社會問題。由于農村大部分家長在外務工,造成大量留守兒童安全事故時有發生,留守兒童的問題成為當今社會一大問題。我校是一所農村中學,存在著大量的“留守兒童”,如何對留守兒童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是擺在農村教育的頭等大事。論文結合留守兒童居多問題及如何教育這個課題進行調查和研究。[關鍵詞] 留守兒童 身心健康教育
一、中國農村留守兒童產生的背景 “留守兒童”是指農村流動人口在戶籍地以外謀生時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戶籍地而產生的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 自改革開放后,大量的農村農民工涌入到沿海及其他發達地方進行務工。由于相關制度不健全,這些城市對接納這些農民工子女存在歧視等問題。再加上這些農民工居無定所,工作任務重,工作和家庭教育不能監管,大部分農民工子女都留在原籍地進行義務教育。據國家統計局調查,估計目前全國15歲以下的留守兒童人數約有2000萬左右。種種跡象表明這個數字有逐年增長趨勢,留守兒童問題已經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 留守兒童的教育現狀及產生原因 這里首先以我校的留守兒童為例來說明。全校405名學生,父母在外務工的有108名。父母有一方在外務工共210名(包括父母雙亡、父母一方死亡、父母離異)。只有87名學生父母都在家。這些留守兒童大部分交由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直系親戚帶著。從我校的教師構成看,本校教師大部分為民辦老師轉來,教師年齡比例失調,老齡化嚴重。青年老師30歲以下1名,30~35歲4名,35歲以上10人;學歷構成,本科無,?3,高中或相當學歷12人,大部分教師未受過高等教育或者是教育局組織的相關培訓,對青少年身心健康知識了解較少,缺乏相關專業知識。親情的缺失和學校師資隊伍的局限性,極大地影響了對留守兒童的教育,產生了一系列問題。當然,從更大的范圍看,留守兒童的問題是多種原因造成的,親情的缺失是基本原因。(1)由于父母雙方都不在身邊或只有一方在身邊,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嚴重缺乏,留守兒童與外出父母聚少離多,見面少時間短,......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教育管理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