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o8imy"></strike>
  • <strike id="o8imy"><rt id="o8imy"></rt></strike>
    <kbd id="o8imy"></kbd>
      <ul id="o8imy"></ul>
      <kbd id="o8imy"><pre id="o8imy"></pre></kbd>
      論文格式
      電氣工程 會計論文 金融論文 國際貿易 財務管理 人力資源 輕化工程 德語論文 工程管理 文化產業管理 信息計算科學 電氣自動化 歷史論文
      機械設計 電子通信 英語論文 物流論文 電子商務 法律論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場營銷 電視制片管理 材料科學工程 漢語言文學 免費獲取
      制藥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裝工程 模具設計 測控專業 工業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應用物理 電子信息工程 服裝設計工程 教育技術學 論文降重
      通信工程 電子機電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學 藝術設計 新聞專業 信息管理 給水排水工程 化學工程工藝 推廣賺積分 付款方式
      • 首頁 |
      • 畢業論文 |
      • 論文格式 |
      • 個人簡歷 |
      • 工作總結 |
      • 入黨申請書 |
      • 求職信 |
      • 入團申請書 |
      • 工作計劃 |
      • 免費論文 |
      • 現成論文 |
      • 論文同學網 |
      搜索 高級搜索

      當前位置:論文格式網 -> 免費論文 -> 漢語言文學論文

      淺談漢字在日語中的影響和作用

      本論文在漢語言文學論文欄目,由論文格式網整理,轉載請注明來源www.donglienglish.cn,更多論文,請點論文格式范文查看

       淺談漢字在日語中的影響和作用
      [摘 要]漢字起源于中國,在傳入日本以后,成為了日本文字主要的組成部分。漢字的輸入,不僅使日本產生了音標文字“假名”,還根據漢字的特點,用“六書”造字法,造出了日本“國字”。毫無疑問,都是漢字對日本語言的重要貢獻。漢字是中日兩種語言的相互溝通、相互影響、相互聯系和相互促進和發展的中樞紐帶。漢字在傳入日本以后,為日本的零文字歷史填補了空白,同時也從內容的形式、方法和內涵上,豐富了日本語言的表達。如今,日本人雖然在漢字的基礎上創造了假名,但始終沒有把漢字的地位取代了。漢字的地位以及它的這種超強的生命力,主要是由于漢字本身的特點所決定的。 [關鍵詞]漢語 日語  

       一、漢字對中日語言交流所做的貢獻      在中日語言長期的交流、借鑒和引進的過程當中,中日相互通用的文字——漢字,使漢語和日語之間產生了一些相互影響的效果,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古漢語(連同中國文字——漢字)傳入了日本以后,對日語的文字、語音、詞匯等很多方面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1、在文字方面   (1)奠定了平、片假名產生的文字基礎。據相關文獻記載,日本本來是沒有文字的,漢字傳入日本以后,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是用類似于古漢語的讀音來讀漢字的。后來經過種種摸索,發明了音、訓兼借的“萬葉假名”。在這基礎上終于創造出日本人自己的文字——平假名和片假名,并且逐漸的形成日本獨有的文章書寫方式——漢字假名混寫體。   (2)提供了創造“國字”的依據。在不斷的社會實踐過程當中,為了表達日本獨有的事物,聰明的日本人利用了漢字的“六書”造字法的原理,創造出了日本獨有的“國字”。漢字不僅是日本文字的母體,而且也是日本文字的主要組成部分。   (3)為了吸引外來語提供了便利。由漢字慢慢演變的日本平、片假名的創造和使用,又為近代吸引了大量的外來語提供了極為便利的條件。   
       2、在詞匯方面   漢字的傳入,增加了大量的日語的詞匯,使日語的表達能力豐富化。   (1)彌補了日語抽象名詞的匱乏和不足。和語中,表達抽象概念的名詞以及有關星座和人體內部臟官的詞匯很少,漢語的傳入給日語增加了大量的詞匯,特別是彌補了用和語詞無法表達的抽象詞匯的不足之處。
       (2)對日語的詞匯結構也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學習日語的人都應該曉得,日語的詞序是賓、補在前,動詞在后的,這與漢語恰恰相反。比如: “山憶登石”是中文“登山”的意思;“本卷靛老”是“讀書”的意思。日本人在學習接受漢語的同時,不知不覺的也吸收了漢語語法的詞序,創造出了反映近、現代化文明生活的詞語。比如:“凳雷、人學、肚草、肚軍”等等。這些詞語的產生,充分的說明了日本人的某些語言習慣其深層已經逐漸被漢語化了。不過,日本人終究是日本人,再長一點的詞語就不會這樣說了。如只能說“勝草禁止”“輸人制限”,而不說“禁止勝草”“制限翰入”。
       3、在語音方面   漢字的傳入,增加了日語新的音節,充實了日語的語音系統。   (1)撥音的產生:古日語中沒有撥音“忘”,漢字傳入日本時,帶去了鼻音。為發出這一種原來沒有的音,日本人經過反復的嘗試,終于創造出了能夠替代漢語鼻音的日語撥音“忘”來了。   (2)促音的產生:中國的古漢語原來是有入聲的,傳入日本后,日本人則根據促音的特點,創造出了模仿中古漢語入聲的促音。后來,促音又廣泛的被用于和語,它的主要作用就是用于音變和加強語氣。促音的產生使日語的語音更加豐富而且有力。   (3)拗音的產生:在奈良時代的日語音韻體系中,拗音僅限于“勸”行和“b”行。在引入漢字的時候,為了更加準確的發出漢語音而出現各行拗音,并且作為普通的日語發音固定下來。所以,現在日語中大量的拗音也是漢語對日語影響而產生的結果。此外,還有日語當中的濁音、半濁音以及音變等各種現象,也是受到漢語的影響。總而言之,漢字的傳入,充實了日語的原有的語音系統,對日語的音韻體系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漢語形成書面語表達系統——文言文之后,長期在文化上占著絕對的優勢,和不斷變化的口語逐漸拉開了距離。這種文風對日本語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自從10世紀之后,日語的書面語和口語也形成了越來越大的差異。直到17世紀“町人”(商人)文學興起之后,口語才登上了文化舞臺。[ 周有光:《日本、朝鮮和中國使用漢字的情況》,《新語文的建設》,語文出版社,1992年]    由于漢字與漢語的深刻聯系,由于漢字和漢語語素的造詞也進入了日語詞匯的發展進程,應該說,漢語和漢字已經匯入了日語發展的主流。因此,雖然有后起的假名和羅馬字拼音,漢字在日本語文中也早已成為揮之不去、不可或缺的成員。日本的語文運動曾有人主張不用漢字,并一度把“當用漢字”壓縮到1850個,后來修訂時又增加為1945個,加上準用的人名用字,現有的日本漢字總數達到2111字。可見漢字這個文化使者已經成了主人的一員了,作為來自中國的舶來品,漢字在日本早就落地生根,而且是根深蒂固的了。      日本人引進漢字、漢語,不但善于適應日本語的特點,切合實際的需要,而且富于改革精神。數百年來,日本在使用漢語漢字上有一個發展變化的過程,其中也進行過多次改革,有些措施是相當科學的,不少日式漢詞已經“出口轉內銷”,有些經驗也已為中國所吸收。應該說,有些改革措施至今還值得我們借鑒。明治維新之后,日語里運用漢字轉譯西語用來表達現代生活的新詞,在19-20世紀之交已經大量返回本土,成了現代漢語的新詞。據劉正埮、高名凱等《漢語外來詞詞典》,漢語借用日語詞就有896條,加上近數十年間所借用的應該有上千條。例如“音讀”的經濟、根本、甲板、機關、信服、宣傳、德育、體育、遺傳,“訓讀”的“讀物、立場、取消、打消、親子(當時就已經存在,沉寂一段后現在有重新起用。)、手續、物語、廣場、場合、出口、取締、引渡;音讀和訓讀混用的:赤字、赤潮、兩替屋(外匯兌換店,港臺還在用)、身份、浴場(后又重新起用)等。無論是日語中的漢語詞或漢語中的日語詞,用漢字寫出來,這一類詞的字義相加和詞義大體是一致的,都已經難以肯定是不是借詞了。難怪有的學者把這些詞排除在外來詞之外。可見在中國和日本,這種詞匯的交流已經達到了水乳交融的地步。改革開放以來漢語里又進入了不少日語借詞,如:職場、年金、看板、量販、過勞死、人脈、政治獻金等。[ 皮細庚;《日語概說》、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2005年,第35頁]
       二、漢字在日語語言中所起的作用     
       漢字在日本已經有一千六百多年的歷史了,日本的重要典籍和文物,都是用漢字來記錄的,漢字使日本人和他們的傳統文化緊密的連在一起。
       漢字具有極強的表意映像能力。因為人們在看到漢字的同時,會因腦神經閃電式的反射作用而得其所意,這是假名及拼音所無法比擬和抗征的。在特殊的場合和 狀況下,人們遇到困難的時候,日本人看到用漢字書寫的日本天皇的大名時,情緒就會立刻激昂起來,產生讓人們無法克服和戰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  日本的同音詞太多,約占日語詞匯的36.4%,同樣的讀音,常常可以寫成幾十個漢字,例如讀作“告”.的漢字就有“輝、聆、規、紀、著、攝、氛、樓、器、期、基、木、榭、黃、奇、己、鬼、食、季、生、忌、喜、祈、旗、耙、軌、氛、希、既、葵、掩、窺、企、危、伎、嬉、岐”等幾十種寫法,如果不用漢字,就會混淆不清,難以分辨詞義和句義,發生不可避免的誤會。[ 皮細庚;《日語概說》、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2005年,第108頁]所以說,漢字是治愈同音字的最佳也是最有效的良藥。   漢字是具有音、形、義的表意文字,用它記錄的句子,不僅克服了用假名記錄句子的冗長,而且也去除了難于理解的弊端,用漢字進行記錄,極為簡潔精密,常常只從字義或字形上就可以理解它的意思。如“再石”這個詞,漢字有“馥、冤、看、替,軾”等多種寫法,而每一種寫法都有著思想上的細微差異,這正是漢字文化的精髓所在。它可以按照我們表達的實際需要來選擇使用適當的漢字。這是表音文字的假名無法達到的。
       日本使用的漢字有吳音、漢音和唐音三種,這些讀音都是從古代的漢語通語或方言引進的,因此,日本語言學家,尤其是老一輩的學者,關于漢語的研究首先就集中于漢語音韻學的方面。有坂秀世的《國語音韻史研究》(1994)中就有不少漢語音韻學的研究,例如,運用漢字的韓、日、越對音材料分析《廣韻》的重紐現象。服部四郎關于《蒙古字韻》的研究對于近代漢語語音的研究很有貢獻。藤堂明保據《韻鏡》的系統聯系日本漢字讀音對《廣韻》音系作了構擬,對上古音也有所涉獵。他的《漢字語源辭典》(1965)和《藤堂明保中國語學論集》(1987)都是很有影響的名著。后來的一些學者中,平山久雄研究從中古音到現代音(包括通語和方言)的演變過程,由于重視方言調查材料,有許多獨到的見解,為許多中國學者稱道。平田昌司從發掘徽州方言的田野工作開始,對于語音史的研究有不少建樹。此外,遠藤光曉研究《切韻》音,花登正宏研究《禮部韻略》,也很值得注意。  漢字具有很強的造詞能力,可以說幾乎每一個漢字都可以作為日語詞匯的構成詞,比如漢語中的公園、地鐵、銀行等等,都是日本人創造的。據相關統計,在當代的日語中,漢語的詞匯大約占了47.5%,幾乎達到日語詞匯的總數的一半。使用漢字,可以使文章簡練明確,內涵豐富。日本明治維新以后,西洋科學大量涌入日本,在翻譯或介紹西洋科學、藝術上的一些新詞語時,富于創造和模仿的日本科學家和語言學家們,正是利用漢字的這種特殊功能,圓滿地完成了與之最相適應的新詞語的創造性的翻譯。得到了社會和人民的贊賞與好評。      三、日語對漢語的影響  與漢語對日語的影響來相比,日語對漢語的影響就顯得微乎其微了。古漢語在傳入日本后,對日本的文字、語音和詞匯等各個領域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可是,近些年來,日語對漢語在單詞引進的方面也相應的產生了一些影響。   從古至今,大部分都是日本從中國學到漢字文化,但是如今中國把日語中利用漢字標記的意譯詞、自造詞及古代漢語外來詞搬到漢語中來,這主要指的是日語中的漢語詞,其造詞的結構和構詞的形式與漢語相同,中國在學習引進日本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方法等的同時,有意識無意識地也將日本的語言文化傳入了中國。在中文報刊廣告上會常常會見到“日本料理、新發賣、公害、新干線”等詞語。還有中文經常見的“理發、公園、銀行、哲學、憲法”等詞語都是由日本人創造發明的。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日本人還用古漢語中某些現成的語詞進行改造,去意譯歐美語詞或表達日本自己創造的概念。這些詞語再回到中國,就猶如同游子歸輝故里一般,是詞語中的“回歸詞”。比如如:“革命”一詞就是日本人在翻譯英文“revolution”一詞時,借用《易經》中“湯武革命”一詞改變而形成的;“生產”這一詞語,是日本人在意譯英語“production”時,是借用《史記•高祖本紀》中高祖的“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產作業。”中的“生產”一詞衍變而來的等等。   日語對漢語的影響,說白了也就是日本人利用漢語的特點,運用漢字的造字方法,以漢語(或古漢語)為基礎,對漢字進行反吸收、反歸納和反總結的結果。日語的這種利用漢字翻譯所形成的西方語言,從狹義的民族心理上看,是不可接受的,可是,要是從民族進步的角度來看,我們就應該舉雙手贊同它。  漢字促進了中日兩國語言和文化的交流與發展。日本文化中有相當比例是由中國輸入或接受中國文化而發展起來的。而如今漢字的倒灌,這種現象絲毫不會影響這批漢字詞在中國文化中的實質作用。其本質是西方科學與文化的融入,這種東、西方科學與文化的交融,促進了世界民族的進步與發展,是華夏民族走向世界,走向先進行列的必要條件。完成這一重任的恰恰是漢字。因此漢字有功于世界語言的交融。有功于中國,有功于漢語。為華夏兒女向世界人民弘揚漢字文化做出了貢獻。 
      參考文獻 1、黃伯榮、瘳序東:《現代漢語》,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2、皮細庚;《日語概說》、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2005年
      3、周有光:《日本、朝鮮和中國使用漢字的情況》,《新語文的建設》,語文出版社,1992年4、馮志偉:《應用語言學綜論》,廣東教育出版社,1999年5、鄒嘉彥、游汝杰:《漢語與華人社會》,復旦大學出版社、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01年6、石汝杰:《漢語研究在海外》,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5年7、陳謙臣:《漢字的應用與傳播》,華語教育出版社,2000年8、陳信德:《現代日本語實用語法》,商務印書館,1964


      上一篇:論語文課堂的特色改革 下一篇:論李清照前后期詞風之比較--免費..
      Tags:漢字 日語 影響 作用 【收藏】 【返回頂部】
      人力資源論文
      金融論文
      會計論文
      財務論文
      法律論文
      物流論文
      工商管理論文
      其他論文
      保險學免費論文
      財政學免費論文
      工程管理免費論文
      經濟學免費論文
      市場營銷免費論文
      投資學免費論文
      信息管理免費論文
      行政管理免費論文
      財務會計論文格式
      數學教育論文格式
      數學與應用數學論文
      物流論文格式范文
      財務管理論文格式
      營銷論文格式范文
      人力資源論文格式
      電子商務畢業論文
      法律專業畢業論文
      工商管理畢業論文
      漢語言文學論文
      計算機畢業論文
      教育管理畢業論文
      現代教育技術論文
      小學教育畢業論文
      心理學畢業論文
      學前教育畢業論文
      中文系文學論文
      計算機論文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

      Copyright@ 2010-2018 LWGSW.com 論文格式網 版權所有

      感谢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您可能还对以下资源感兴趣:

      论文格式网: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 <tr id="22sie"><s id="22sie"></s></tr>
    • <samp id="22sie"></sa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