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小學語文課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摘 要]作為一名語文老師,一方面要傳授語文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對語文知識的興趣,這樣才能使我們的語文教學收獲更多。學生在學語文的過程中總是會感到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教師在設計自己的教案時,一定要設計怎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才能更好的達到自己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興趣教學 朗讀 環節設計 求知欲 生活中的語文 語文就是中國人學中國話,看似簡單雖然從學習說話就使用它,但是真正把語文學好,卻并不是簡單的事情。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在學語文的過程中總是會感到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教師在設計自己的教案時,一定要設計怎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才能更好的達到自己的教學目標。如何培養和激發學生的語文興趣呢? 我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了有意識的思考: 一、從朗讀入手激發學生對語文的興趣。 朗讀課文是語文教學活動中的一個重要部分。聲情并茂,進入情境等多樣化的朗讀,能使學生身臨其境,從而更好的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比如在講解《美麗的小興安嶺》這篇課文的時候,文章通過對東北長白山地區的森林風光的描寫,展現出小興安嶺的“美麗、誘人”景色。我就采用了“想像感受”的方法誘導學生進入課文所展示的景象中,學生感到很新奇。然后我再用抑揚頓挫,聲情并茂的聲音朗誦課文,讓學生們都閉上眼睛,想像我們的大興安嶺春夏秋冬的不同美麗景色,感受文章所表現的美景。大家隨著老師的朗誦能想象出文章它展現的壯觀風光,好像真的看到了小興安嶺的美麗景色,讀完之后,學生好像在我的引領下游歷長白山的感覺,使學生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 對于不同的課文要有不同的方法,比如可以讓學生朗誦、齊讀、分角色朗讀、以及帶著動作去讀等等。比如講《賣火柴的小女孩》這一節課,可以按照文章的內容,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礎上,增加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訓練,采取不一樣的語速、強弱來讀,讓孩子們一邊聽一邊想,想像 “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的悲慘遭遇”,過一會后找上幾位讀的比較好的來朗讀課文。完了之后老師輔導學生們有感情地去讀。文章的中心寄托著作者的感情,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的基礎。然后哪里的語氣語調該低沉的緩慢的,什么地方要用激烈的語氣語調,什么地方該用悲涼凄慘的語氣語調,哪里的節奏應該快點兒,哪里的節奏應該慢點兒,進入文章中所描述的那種催人淚下的情景。如此一來就可以更加有效地激發學習興趣。使學生學的開心,老師教的順心,所設定的教學目標也能順利完成。 二、導入巧妙,認真設計。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導入雖占用的時間不長,但“牽一發而動全身”,語文教學亦是如此。一節課能在上課的前幾分鐘激起學生的興趣,是決定一節課是否成功的關鍵因素。依據描述內容進入情境,用學生感興趣的話語導入本課,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馬上進入課文所講內容的情景,從而更加出色的完成教學內容。 我們所教授的對象是小學生,他們的思維方式和興趣點與我們所教知識的內容距離較大,所以容易變成空洞的說教,使小學生就厭學,更不用提課堂效果了。運用電腦課件、掛圖、模型、錄音等現代化手段導入課文,可以讓我們的語文課更加的生動形象。為學生創設更好的學習情境,把死板無趣的說教變得更加生動,從而使學生產生濃厚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為完成教學目標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如教《釣魚》時,我是這樣創設情境導入本課的:咱村的南邊有個小水庫,咱們也見到過有人經常在那里釣魚,那么你們去過那里釣魚嗎?釣魚要準備什么?這些東西咱們熟悉不熟悉?你最多釣過幾條魚?你想不想釣更多的魚?好了那么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關于釣魚的一些知識好嗎? 對于學生來說釣魚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他們很感興趣,所以這樣一問,他們就更加想了解文中是怎樣向我們講釣魚的知識的。這樣依賴,學生就進入了本節課的內容中,然后一步步跟隨老師學習全文。學習的興趣濃厚了,思維也就變得更加活躍,老師也更容易完成自己的教學目標。 三、認真備課,教學方式多變多樣,潛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相讓學生變成“樂之者”必須在備課上多下功夫,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就需要我們的教學趣味化、多樣化、情景化和游戲化,只有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低年級的孩子們大多都活潑好動,注意力不太好集中。我們可以借助游戲來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置身在游戲的環境之中學習語文知識,這樣對整體的教學效果起到了很關鍵的帶動作用。低年級學生年齡小、接觸到的事物范圍窄,雖然也有學習的欲望,可是課堂的有效時間卻很少。為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的安排一些游戲活動,來激發學生情趣,刺激學生的有效學習時間,讓學生在玩中學習我們的語文知識。例如:在教學生拼音時,我們可以讓學生在游戲活動中進行聲母和韻母的搭配,教師出示“抬頭”兩個字,然后放兒歌的音樂讓學生有節奏地拍手,再由三位同學分別扮演蘋果、香蕉和西瓜,配合兒歌做游戲: 戴著蘋果面具的同學說:“我來了,我來了我是聲母t t t。” 然后戴著香蕉面具的同學說:“我來了,我來了我是韻母ai ai ai。” 蘋果香蕉抱一抱和在一起說:“我們合體就念tai。” 第三位戴著西瓜面具的同學上來說:“我是韻母ou ou ou。” 蘋果西瓜抱一抱和在一起說:“我們合體就念tou。” 老師引導學生來學習韻母“ai”和“ou”. 這種做游戲的形式很適合孩子們喜歡新奇的特點,興趣十分容易的就被激發起來了,在游戲的過程中進行關于韻母的學習,也鍛煉了學生的綜合能力。 教師還要學會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全面發展。“尊重學生、面向全體學生”這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想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就必須面向全體學生,特別是部分成績不太理想的學生,只有這樣才能激發更多學生對語文的興趣。例如:上課時用循循善誘的語言啟發學生;學生回答問題,教師應用期待的目光看待他們。即使學生回答錯了既不能諷刺(這樣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也不能不理睬,而是應該耐心的去引導學生,使他們能夠正確的回答上來問題,老師再給與肯定。如此一來,學生即體會到了成功的快樂,又激發了學習語文的興趣,增強了學生學習語文的信心。 一般教師對所學知識的處理,一步一步的延伸,教學過程中的趣味性增強。讓所講知識變得更加直觀學起來更有興趣。在講授新課時,可以從網上下載一些相關的材料,用電腦制作成課件的形式,運用“聲、光、電”形象、真實的做好備課。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望,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 語文課的內容豐富多樣,學生對于這種更富多彩的知識有了一定的渴望,那么我們老師怎樣才能使學生的求知欲望更加強烈呢?很顯然一成不變的教學模式和方法是不行的,學生會厭煩,這樣興趣就更談不上了。所以我們還要不斷的改進我們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做到與時俱進常出新花樣,這樣才能更好的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所以我們要鉆研教材,認真備課,在各教學的各個環節中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四、和生活接軌,生活中處處有語文。 新課標明確指出:“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自然風光、文物古跡、風俗民情,國內外的重要事件,學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話題等都可以成為語文課程的資源。”所以作為老師要認識到資源的重要,利用好我們的各種資源,和生活接軌。把語文教學工作延伸到我們生活的任何地方,把我們的語文變得處處可見隨時能用,充分發揮它的作用。 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根據小學生認知的發展特點,可以增強所學知識和學生生活的接軌,使學生在強烈的興趣指引下體會語文知識的價值與意義。古詩文的學習常常會由于內容與學生本身相差比較遠,使學生無法理解,無法深入學習,從而使學生出現抵觸的心里。這就需要老師充分備課來為學生搭橋,使學生把文章和自己和生活聯系起來,這樣既縮短了學生與課文的距離,又能激發學生對古詩文的學習興趣。 讓學生帶著從語文課上所學到的知識和感悟,讓學生呼吸一下新鮮的空氣,感受一下生活中更為廣闊的語文天地。 總之,語文學科的學習興趣是關鍵!激發學生的方式方法有多種多樣。作為一名語文老師,一方面要傳授語文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對語文知識的興趣,這樣才能使我們的語文教學收獲更多。
參考文獻 1.蘇霍姆林斯基《給老師的建議》 2.斯賓塞《快樂教育》 3.郭麗娜 王志明《學周刊》2012年31期 淺談如何有效的激發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