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載鏈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數:6883
也談新詩寫作
【摘 要】詩歌是中華文化的瑰寶,經過一代又一代詩人們的努力,它像一棵幼苗發芽、生根、茁壯成長。五四以來的新詩,更是詩歌王國中的一枝奇葩,折射出耀眼的光芒!但是,新詩發展到今天,有些迷茫,作為一個詩歌愛好者,說說我對新詩的理解。
【關鍵詞】新詩病痛 新詩寫作 新詩走向
五四時期,詩歌走出古文進入白話新詩時代,涌現出一大批優秀的詩人,像郭沫若、徐志摩、劉半農、艾青、聞一多、李金發、馮至、卞之琳、何其芳、臧克家、戴望舒、田間等,他們為新詩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建國以后,新詩發展也很快,賀敬之、郭小川、聞捷、公劉、李季等奉獻了很多優秀的作品。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人們躲在螺絲殼里不敢說話,只有口號和干喊,新詩轉入地下。打倒“四人幫”后,新詩又迎來了一個新的春天,老一輩詩人艾青、臧克家等又拿起了筆,李瑛、雷抒雁、牛漢、、張志民、梁小斌、丁芒、舒婷、顧城、海子等等,更為新詩添彩。時至今日,詩歌進入了一個個誤區:詩歌寫得讓人讀不懂,有位中文系的老教授曾開玩笑說:現在的詩歌副教授以上的人都讀不懂,詩歌讀者漸少;國家一級作家趙麗華老師的梨花體讓人不知詩歌該怎寫?口語入詩是這樣的寫法嗎?下半身詩歌流行;詩歌轉入個人情感寫作;又誕生了一個寫詩軟件。針對現在上述種種,有人打趣的說:現在啊,寫詩的比讀詩的多。悲哀啊!悲哀!下面說說我對詩歌看法,請各位老師指點。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