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載鏈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數:4731
踵事增華的女性譜系——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幾個“新女性”形象分析
[摘 要]:作家的寫作意圖與創作實踐之間的巨大裂隙,提醒文學研究者在評析作家與作品時,應該警惕作家個人對作品的解釋,要把作家的意圖與創作的實際都放入具體的語境中去研究,從意圖與實踐的縫隙中發現文學與歷史、想象與現實之間的互動與對話機制。本文分析了子君、沙菲、葛薇龍等六個“新女性”形象,重點解讀這些形象體現出的這種“意圖謬誤”現象,并分析了這種現象給寫作帶來一些麻煩和困境,以及難以化解的重重矛盾。 [關鍵詞]:現代文學史;“新女性”形象;意圖謬誤 一、子君的傷與沙菲的狂 “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 參考文獻: 魯迅:《傷逝》,《魯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第110-131頁。以下相關引文均據此版本。]這是子君從大家庭里掙脫出來投入自己愛人懷抱的宣言和理由。五四大概就是以此為基點,建構成一座巨大的歷史碑石;它也是五四文學的萍末之風,由此吹刮起巨濤狂瀾,引導出一系列子君式的“新女性”形象。《傷逝》是講婦女解放、經濟獨立、社會解放的故事,但這個解釋忽略許多豐富的人性內容,我倒覺得這是一個講述家庭精神暴力,講述新型的始亂終棄的故事。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