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載鏈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數:3571
簡析《詩經》民歌與漢樂府民歌的藝術特征
[摘要] 《詩經》的最大影響是以民間詩的“饑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和文人諷喻詩的憫時傷政、憂國憂民的創作精神,以描寫具體生活、抒發切身感受的現實主義創作方法,奠定了現實主義詩歌創作的優良傳統。各代直承“風雅”傳統的是漢樂府民歌。漢樂府民歌比之《詩經》來說要成熟很多,不僅運用了寫實,還融合了很多其他的藝術表現手法。
[關鍵詞] 寫實 繼承 發展 藝術手法
從原始歌謠開始,我國詩歌經過漫長的發展,到周代,終于以成熟的體裁,深廣的內容,精湛的藝術,鮮明的風格,創造出民族問學的一代大觀——《詩經》。繼《詩經》之后而崛起的漢樂府民歌,繼承并吸收了《詩經》寫實的精髓,運用了豐富多樣的敘事手法,使民歌藝術臻向成熟。《詩經》、漢樂府民歌,真實而深刻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表現了廣大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和藝術追求,其思想和藝術的魅力一次又一次地撞擊著我的心扉,傳導到我的心靈。《詩經》的精華是《國風》和《小雅》中的民歌部分。民歌來自民眾,大多出于民眾的口頭歌唱,是民眾感情的自然宣泄,緊扣民眾生活,基調健康真摯,風格淳樸厚實。內容也極其豐富,有苦難的農奴之歌、哀傷的士兵之歌、熱烈的戀人之歌、悲切的棄婦之歌、嘲諷荒淫的歌、勞動和戰斗的歌以及民風民情之歌。閱讀這些民歌不難發現,它們的創作方法都有這樣的特征:善于描寫日常生活中的具體事物,刻畫日常生活的具體細節,塑造日常生活的具體場景,并通過這些生動可感的事物、細節和場景,抒情寫意,自然而然地表達內心的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