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載鏈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數:4555
從沈從文創作《邊城》看作家“自我表現” [摘要] 沈從文,二十二歲 “棄武從文”的作家,憑著對藝術的敏感和堅定不渝的追求,硬是在中國文壇上爭得一席之地。三十年代《邊城》的發表,招致眾多非議,應該如何讀《邊城》呢?筆者從這部書產生的背景和經過入手,并從《沈從文自傳》中沈從文有關文學創作的一些文字及作品《邊城》中找尋問題的答案。提出了個人的一點淺見:現實與理想、夢想間的“自我表現”。 [關鍵詞] 沈從文 《邊城》 自我表現 一、沈從文其人 沈從文,出于湘黔交界苗漢土家族雜居的邊境山城——湖南省鳳凰縣。他小學畢業,二十二歲 “棄武從文”,憑著對藝術的敏感和不渝的追求,硬是在中國文壇上爭得一席之地。 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中國,正是國內政治斗爭極其激烈、文壇上左翼文學盛行的時期。沈從文保持一種中立的態度,他認定“一個偉大作品,總是表現人性最真切的欲望”,[注釋 《創作雜談·給志在寫作者》,《沈從文文集》第12卷,花城出版社,香港三聯書店1984年7月出版。]這“表現人性”便是他創作的中心。沈從文神往于不受“近代文明”玷污的原始古樸的人性,他創作時往往去除現實中嚴酷的政治經濟關系,而在古老的生活節奏與情調中塑造一系列不帶社會階級烙印的自然化的人,謳歌一種自在自得的人生。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