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載鏈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數:4643
論漢樂府民歌與《詩經》民歌[摘要] 漢樂府民歌繼承并發展了周代民歌現實主義的優良傳統,它更廣泛、更深刻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和人民的思想感情,對后代詩歌也有其更具體、更直接的巨大影響。許多作品都起著示范性的作用。這種影響,首先就表現在它的"感于哀樂,緣事而發"的現實主義精神上。這種精神象一根紅線似的貫串在從建安到唐代的詩歌史上,儼然形成一條以樂府為系統的現實主義傳統。《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也是儒家的六藝之一。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共三百零五篇。共收錄周代初期到春秋中期約500年的詩歌305篇,且接大多數是四言詩;《詩經》原稱“詩”或“詩三百”,漢代儒生始稱《詩經》。《詩經》是中國韻文的源頭,是中國詩史的起點。它的表現形式多樣,有:史詩、諷刺詩、敘事詩、戀歌、戰歌、頌歌、節令歌以及勞動歌謠樣樣都有。它內容豐富,對周代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如勞動與愛情、戰爭與徭役、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祭祖與宴會,甚至天象、地貌、動物、植物等各個方面都有所反映。可以說,《詩經》是周代社會的一面鏡子、一部史詩。而 《詩經》的語言是研究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前6世紀漢語概貌的最重要的資料。[關鍵詞] 漢樂府 《詩經》 民歌 一、漢樂府民歌與《詩經》民歌的內容方面 1、 漢樂府以民歌居多﹐民歌也正是其中精華。人們提到漢樂府﹐就一般意義而言﹐往往是指漢樂府中的民歌。這些民歌都是“感于哀樂﹐緣事而發”﹐如《東門行》﹑《孤兒行》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