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載鏈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數:4256
淺議官渡之戰【摘 要】官渡之戰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以弱制強的戰爭。也是奠定曹操霸業的重要決戰。本文主圖通過曹操跟袁紹在官渡長達半年的決戰,對袁紹的“強”、曹操的“弱”作出探討,總結袁紹“強”卻失敗的原因,曹操“弱”而取勝的意義。【關鍵詞】背景 白馬坡 以退為進、貴在堅持 烏巢劫糧 用人 東漢末年爆發黃巾農民起義,在鎮壓起義的過程中涌現出一批割據一方、實力強大的豪強,他們彼此為了各自利益又重新混戰。建安四年(199年)夏,中國北方大致形成了袁紹與曹操兩大軍事集團。當時袁紹擁兵數十萬,占據了黃河以北的冀、幽、青、并四州之地,非常強大。建安元年,曹操首先把漢獻帝挾持到許昌,形成“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局面,取得了政治上的優勢,同時還占領了黃河以南的袞、豫、徐等州郡,曹操本來就野心勃勃,當然不甘示弱,從而與袁紹形成沿黃河下游南北對峙的局面。袁紹的兵力在當時遠遠勝過曹操,而且處于進可攻,退可守的有利地位,自然也不甘任曹操的擺布,他決心同曹操一決死戰。但曹操只有數萬兵馬,所處的地理位置又易攻難守,且為敵眾多。總體說來,作戰形勢袁優于曹。終于在建安四年(199年)六月,袁紹挑選精兵10萬,戰馬萬匹,企圖南下進攻許昌,官渡之戰的序幕由此拉開。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