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載鏈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數:3516
論梁山起義悲劇的必然性【摘 要】《水滸傳》中的招安與悲劇結局是由多方面原因共同決定的。歷史的局限,宋江的個人因素、長期束縛人們的封建禮教以及農民思想的局限性等等,各方面的原因錯綜復雜,融合在一起,故而使得招安以悲劇收場。【關鍵詞】招安 聚義 忠義 封建禮教 小農意識 招安是《水滸傳》的重要情節之一,也是表現主題的關鍵所在,它與《水滸傳》不可分割。招安導致的悲慘結局,揭示了農民革命的弱點和封建統治階級的兇殘本質,進一步闡明了封建時代農民起義失敗的必然性。本文將從《水滸傳》中招安的歷史背景,宋江對梁山起義的影響以及招安失敗的必然性等三個方面來探討梁山英雄們的悲劇結局及它所揭示的意義。 一、梁山起義的歷史背景 梁山起義發生在北宋末年,當時政治日漸腐敗,統治階級對外妥協,對內則是大肆搜刮,殘酷壓迫和剝削廣大人民,階級矛盾日益尖銳起來。尤其宋徽宗即位后,更是大興宮室,浪費無度,鎮壓百姓,加之水旱自然災害的侵擾,人民無法生活,在這樣一種背景下,農民最終揭竿而起,爆發了梁山起義。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