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載鏈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數:5213
從范進中舉看《儒林外史》的諷刺藝術
[摘 要]吳敬梓的《儒林外史》是以反科舉制度為中心的著名諷刺小說,它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儒林外史》中,范進忍辱負重,屢考不第,終于,歷盡艱辛,在五十幾歲時考取了進士,且近乎癲狂,神經錯亂狀,本文主要通過《儒林外史》第三回、四回里寫范進中舉后的種種表現,以及社會各界對他的反映的變化的剖析來論述了吳敬梓在《儒林外史》中所運用的諷刺手法。[關鍵詞] 主題 《儒林外史》 諷刺 藝術
一、對封建科舉制度的批判——《儒林外史》的諷刺主題在《儒林外史》第三回里寫范進中舉后高興得發了狂,為什么會這樣呢?從醫學的觀點來看,這是一種精神病。但是,我們當然不能從醫學和心理學的角度來簡單的、片面的解釋這種現象,而應該揭示這種“精神病”的社會根源。在中國封建社會中,知識分子的唯一出路就是讀書做官。自唐代以來,便設科取士;明清以來,科舉考試則只重毫無內容的死板的八股文。讀書人為了求得所謂“功名”,爬到統治階級行列,從小就不問家事,不辨菽麥,專在四書五經和八股文上下功夫,把自己變成一個書呆子。雖然能夠考上舉人和進士的畢竟只占少數,但不少人從二十歲左右一直考到五六十歲,他們閉門讀書,不窺庭園,皓首窮經,屢敗屢試,到死方休!這種欲望是如此強烈,以至在一些人身上竟發展為一種近似精神病的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