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載鏈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數:5002
清代小說中所反映的科舉制度[摘要] 科舉制度對文學和史學的影響極為深遠,發展到清明時代,已異常腐朽反動,以《儒林外史》為例:1、通過一系列科舉迷形象,深刻揭露了科舉制度對人精神的摧殘,它使人神魂顛倒,愚昧無知;2、通過描寫純樸青年的蛻變過程,深刻揭露了科舉制度對人的靈魂的腐蝕,它使人道德墮落,廉恥丟盡;3、把批判科舉制度同批判理學、批判吃人的封建禮教結合起來,使它的揭露性更強,所反映的社會內容更深廣;4、把對科場的批判與對官場的批判結合起來,深刻說明科舉制度培養出來的不是貪官酷吏,就是土豪劣紳。[關鍵詞] 科舉制度 腐朽反動 必然滅亡 科舉廢除 從唯物辯證法的角度看,科舉制度對文學和史學的影響極為深遠,反過來文學又是科舉嬗變的晴雨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成是特定歷史時期科舉嬗變的寫照。以小說為例,幾乎同時出現的《儒林外史》、《聊齋志異》、《紅樓夢》在對待科舉制度上卻有著不同態度:《聊齋志異》對科舉制度改變士人人生價值觀、品行、情懷的現象進行了辛辣的諷刺與批判,《聊齋志異》主要是對科舉制度操縱者水平和骯臟品性的不平與不滿,因而實行挖苦、諷刺與抨擊;《紅樓夢》則是對這個制度比較徹底的否定,該書主人公賈寶玉將勸其努力科舉斥為“混賬話”,就是最好的說明。為什么幾乎出現于同時的小說對科舉的文化意義卻表現出不同層次的批判態度,這是值得深入探討的。從宏觀的角度看,三書都對科舉制度有所不滿,是因為這個制度本身已經到了衰敗期,而處于這個時期的事物一般都會弊端百出;三書采取的態度不同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其作者的思想深度和對這個制度的感情。曹雪芹出身貴族,他完全可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