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載鏈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數:3576
“被”詞義演變[摘要]:“被”字的詞義演變的過程呈現出詞義的虛化及詞義的狀態化兩大特點,本文擬結合語料論證“被”字的詞義演變的過程的詞義虛化及詞義的狀態化的問題。[關鍵詞]:“被”字;詞義虛化;詞義狀態化;
“被”.《說文解字》釋:“寢衣也,長一身有半。從衣,皮聲!薄氨弧痹跐h語里最初是以名詞的身份出現的指“被子”。如宋玉《招魂》“翡翠珠被,爛齊光此”,.這個義項一自沿用至今。“被”由名詞“被子”的意義引申為動詞的“覆蓋”義.,如阮籍《詠懷》“霜被野草”!氨弧庇蓜釉~的“覆蓋”義再引申出動詞的“施及”義,如《尚書·堯典》“光被四表”!氨弧庇蓜釉~的“施及”義再引申為動詞的“蒙受、遭受”義,如《墨子·尚賢中》“下施之萬民,萬民被其利”,《漢書·趙充國傳》“身被二十余創”。至戰國以來,動詞的“被”后一直跟的都是一個名詞,即“被+名詞(N)”,直至到了戰國末期“被+動詞(V)”的格式才出現,如《韓非子·五蠢》》“令兄弟被侵……知友被辱”中的“被侵、被辱”,《戰國策·齊策》“國一日被攻,雖欲事秦,不可得也”中的“被攻”!氨弧庇蓜釉~的“蒙受、遭受”義引申出表示“被動”的處置表達式,它的出現最遲不會超過東漢末年。如東漢末年的蔡已《被收時表》“臣被尚書召問”使用的就是這種表達式。這種表達式的特點是.施動名詞(N2)可以插入“被+V"之間,受動的名詞N1(意念上的賓語)提前放在主語的位置上呈現出“N1+被+N2+V的格式。這種格式在漢語里被稱為“被字句”。本文主要結合語料論證“被”字的詞義演變的過程的詞義虛化及詞義的狀態化特征。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